摘要:白皮书结合文献材料、企业调研以及我国的市场环境,对 BI 的概念、价值、功能技术、工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针对我国企业的认知和实际情况,对 BI 工具的定义进行了重新梳理,并且从生态的角度描述了 BI 生态系统,强调技术平台、运营规则和人的有机统一,以期为企业提供更科学的 BI 建设参考,让数据产出持续的价值,成为企业真正的生产力。所以,BI 项目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持续产生令人满意的价值,不仅取决于 BI 系统这一技术要素,还取决于当前企业的文化氛围、管理制度、IT 和数据部门的素质能力、IT 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配合等,即数据价值的产出,跟公司大环境、跟人、跟信息化平台都紧密相关。

文末有福利~

引言:

12月10日,帆软商业智能创新实践峰会在北京如期举办,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在峰会上发布了商业智能(BI)白皮书1.0。

白皮书结合文献材料、企业调研以及我国的市场环境,对 BI 的概念、价值、功能技术、工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针对我国企业的认知和实际情况,对 BI 工具的定义进行了重新梳理,并且从生态的角度描述了 BI 生态系统,强调技术平台、运营规则和人的有机统一,以期为企业提供更科学的 BI 建设参考,让数据产出持续的价值,成为企业真正的生产力。

久等了!商业智能(BI)白皮书正式发布(内含福利)

当前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其价值愈发凸显。作为数据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反哺生产运营。数据驱动决策的需求正在不断地推动企业寻找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的新方式,而商业智能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思路。

商业智能问世已有二十余年,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与追捧,硕果累累。虽然不少企业没有特别强调商业智能这一概念,但是商业智能的广泛应用已成既定事实。商业智能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国内市场增速更是大于全球市场。

Gartner在《Market Share: Analytics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Worldwide, 2018》报告中指出,商业智能软件市场在 2018 年增长了 11.7%,达到 216 亿美元。现代 BI 平台继续以23.3%的速度增长,增速最快,其次是数据科学平台,增长19.0%。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发布的《2019 年中国大数据 BI 行业预测报告》显示,国内 BI 市场在 2018 年增速达到25.8%,高于全球市场增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已经迈入商业智能阶段。

关于国内用户对商业智能的诉求,白皮书中调研显示:当前国内企业应用 BI 产品,最期待获得的数据价值,一是数据整合,二是数据展示效率,三是辅助管理决策。

72.8% 的受访企业最想获得的数据价值是整合多系统数据,打通多系统的数据,解决掉数据壁垒问题,实现信息透明。69.1% 的企业想要提高报表的输出效率,期望能够更快更准更省事。53.7% 的企业则希望通过数据分析,辅助企业决策,实现科学化、数据化的决策。

久等了!商业智能(BI)白皮书正式发布(内含福利)

对于 BI 功能,企业比较看重报表能力、移动端、填报录入、管理驾驶舱这几项。

超过半数的企业非常重视常规报表制作与展示和移动端 BI 功能。

接近一半的企业,期待用数据填报来解决企业内部数据采集和录入的问题,数据填报也是解决数据分散在 Excel、Word 中的有效办法。

对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识别、人工智能这些未来 BI 的功能,企业并不感冒,仅有一成的企业表示关注。这些功能更多地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目前仍处于炒作期,实际的使用场景还不多。

久等了!商业智能(BI)白皮书正式发布(内含福利)

关于商业智能的价值,BI 的价值在于满足企业不同人群对数据查询、分析和探索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监测、业务洞察、业务优化、决策优化甚至数据盈利。

实现业务监测、洞察、优化以及决策优化的前提是数据统一准确,BI 系统的上线会极大的推动企业数据标准的统一,解决数据孤岛等问题,否则 BI 也就丧失了业务监测、洞察的能力,无法为企业运营和管理赋能。

具体地,BI 价值体现在支撑管理决策、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和改进优化业务四个方面。白皮书中列举了不少企业的实战案例。

关于BI项目,不少曾经花费了巨额资金、耗时一年多搭建的商业智能(BI)系统荒废了。关于BI的成功建设,白皮书中总结,BI 系统应用成功面临四大挑战:

  • 数据人才的培养
  • 数据的整合与治理
  • 与管理层及业务部门的配合
  • 以及 IT 部门自身的能力提升

被这四大问题困扰的企业均超过50%。另外,衡量数据分析的价值产出、公司重视程度或预算投入这两项挑战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占比均超出 40%。还有 13.95% 的被调研企业认为,项目风险的控制也是 BI 价值产出的一道阻碍,风险控制不善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所以,BI 项目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持续产生令人满意的价值,不仅取决于 BI 系统这一技术要素,还取决于当前企业的文化氛围、管理制度、IT 和数据部门的素质能力、IT 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配合等,即数据价值的产出,跟公司大环境、跟人、跟信息化平台都紧密相关。这些关键要素的存在和彼此关系,就如同大自然一样,是一个整体统一的系统。

所以白皮书中引入了生态学思维,提出 BI 生态系统。认为企业在建设和运营 BI 系统的时候,应当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层面上,综合各项要素,构建 BI 生态系统。

BI 系统、以及存在其之上的的制度文化、协调沟通、流程配合、技术能力等影响数据价值产出的关键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序关联结合的、充满活力生机的整体。通过构建这种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方能有效率的、可持续地产出数据价值。

久等了!商业智能(BI)白皮书正式发布(内含福利)

BI已经成为企业精细化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价值无需多言。我国企业应当不断强化数据基础,拒绝盲目追求智能,稳步按照企业的切实需求进行 BI 系统的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围绕 BI 生态系统的概念,运营规则的完善和员工能力的提升、配合将是广大企业在下一阶段的行动关键。欣喜的是我国企业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相信借助 BI 生态系统,我国企业的数字化之路将更加顺畅,信息化水平将将大幅提升。

关注我并转发该文章,私信回复“白皮书”,即可获得下载地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