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法分子以解除游戏防沉迷或游戏福利为由,通过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账号及支付密码,进而对绑定银行卡财产实施转账、骗取钱财。近日,他在家中用手机观看直播视频时,看到聊天室内有人发布解绑游戏防沉迷系统广告,遂加对方为QQ好友。

在当前这个网络社交年代

很多人喜欢玩网络游戏

还有很多玩家通过网络来交流游戏

那在你沉浸其中时

是否知道网络那一端坐的是谁呢

你知不知道

很多骗子就隐藏在其中

让你稍不注意

财产就不翼而飞

不信?

且看下面的案例

网民葛某平时酷爱网游,但因网游系统防沉迷限制,常常觉得玩的不过瘾。近日,他在家中用手机观看直播视频时,看到聊天室内有人发布解绑游戏防沉迷系统广告,遂加对方为QQ好友。对方向葛某索要了本人以及亲属的微信账号、登陆密码、支付密码等信息,并从其亲属微信账号中转走5510元

2月7日,犯罪嫌疑人以帮助解除“王者荣耀”未成年防沉迷限制为由,骗取受害人王某某微信转账1.9万余元

3月19日,市民汪先生到辖区派出所报案称:其在大唐无双手机游戏中出售游戏账号,犯罪嫌疑人在游戏中谈好以3000元的价格交易,后对方添加其微信并提出在第三方交易平台“惠速秒”交易。汪先生按照平台提示将账号卖出,提现时发现3000元被冻结,平台客服要求其充值3000元用以解冻资金。其充值3000元后发现充值的资金也被冻结,平台客服又称需要充值12000元才能解冻,其发现被骗选择报警

日前,13岁学生小林在玩手机的时候,偶然刷到一个关于购买手游英雄皮肤的短视频。视频称,只要加入一个QQ群就会有福利,用一角钱就能买到限定的手游英雄皮肤。作为该款手游的爱好者,小林立刻按管理员的要求,扫描群里发的二维码购买,结果却被恶意扣款999元

网络游戏凭借其竞技性社交性

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群体

也另不少人沉迷其中

甚至为游戏里一个“角色”、“皮肤”

疯狂“氪金”

犯罪分子正是看准这点

向“网瘾”少年伸出魔爪

案件特点

作案目标:

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一般为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案平台:

通过腾讯、虎牙等游戏平台发布虚假广告,诱使受害人上钩。

案手段:

不法分子以解除游戏防沉迷或游戏福利为由,通过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账号及支付密码,进而对绑定银行卡财产实施转账、骗取钱财。

作案成员:

多为团伙作案,分工较为明确,专业化程度较高。

看完上面的案例

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怎么预防

警惕!这几类游戏诈骗手段你应该知道

上面这几“法”

是警察蜀黍们总结出来的骗子的行骗手段

然而,骗子们还在不断“推陈出新”

只要仍沉迷于网络游戏

犯罪分子就会一直盯着你的钱袋子

再如何警惕和防范

也容易防不胜防

所以

从游戏中走出来吧少年

草长莺飞四月天

正是读书好时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