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一雙筷子》導演:筷子是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

一雙筷子,串起了中國人關於過年與愛的記憶,承載了中國人數千年的情感,它不僅是一個飲食工具,更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和象徵。今天,周到君輾轉通過鑫盛影視創始人羅法平先生,採訪到了幾年前這部以筷子爲主題的公益廣告主創成員之一,陳孟浩導演,請他聊聊當初的創作過程——

不要小看一雙筷子

“這部公益片,是團隊合作的結果。”一上來,陳導就強調這一點。

這部備受好評、幾乎每年過年期間都會被全球華人自發傳播的公益片,主創來自全球:創意人之一是前任麥肯光明總經理、現任上海馬馬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被譽爲“中國廣告四大教父”之一的莫康孫。他祖籍澳門,曾在美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任職,是第一批從海外進入大陸開拓事業的廣告人之一。另一位創意者是前麥肯光明創意總監、現馬馬也合夥人的孫濤。

而陳導本人▼,則出生中國臺灣,後在加拿大定居,他與妻子孫煜菁,是知名的廣告導演和製片人。

雖然團隊成員來自全球各地,但筷子始終是每位華人、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在一雙筷子裏面,寄託了全球華人最深遂的愛意、情感與文化。

”筷子一頭圓、一頭方,象徵着天圓地方;手持筷子,五指需要上中下配合使用,象徵着天地人三才;筷子一分爲二、卻又合二爲一,象徵着陰陽結合、包容和諧。所以,不要小看一雙筷子,它是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和象徵。”陳導說。

2014年的央視公益廣告,最終選擇了”筷子“,作爲當年的主題。事實上,每年春節,央視都會向社會徵集公益廣告,希望主題和內容能體現中國文化特質和意蘊。除了”筷子“,還曾拍過”門“、”書法“、”中國紅“等主題,不過”好像我們拍的筷子特別受歡迎呢。“陳導開玩笑地說。

主題確立後,團隊集體構思,很快確立了幾個表現內容,包括:啓迪、傳承、明禮、關愛、思念、睦鄰、相守、感恩。而他的任務,就是用自己的手法,通過人性、戲劇性的視覺畫面去執行和體現。

成員親身經歷改編

據說,爲了找到能最好體現主題的畫面,400人次的創作團隊花了60多天做了大量前期準備,之後奔波8000多公里,選擇了八個地方、八個人的不同故事,用30多天才拍攝完成。

其中那段關於“傳承”的片段,就是在上海拍攝的。

Frank說:“我們希望片子更真實,更接地氣,所以大部分使用業餘演員,希望他們在鏡頭前表現出真實的生活狀態,自然而然地呈現出場景和主題。”

爲了拍攝這一段,攝製組提前與媽媽和孩子呆在攝影棚裏,直到孩子習慣了攝影團隊與攝影機。然後,在平時孩子喫午飯的時間,準備了她最喜歡的紅燒肉,跟孩子說,要用筷子去喫。可因爲孩子還小,筷子使用還不熟練,幾次夾肉都沒成功,急得她哭了起來,於是媽媽一邊耐心地安慰孩子,一邊教她用筷子——關於傳承的主題,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了。

”我們每一段主題都是這樣拍攝的,很多演員都是在當地找的,這樣更自然。當然,在內容上,我們會提前設立一點戲劇性的衝突和矛盾,比如孩子想喫肉卻夾不起來,但我們事先也沒想到她會急得哭起來。但這樣拍出來效果更好了。“

而睦鄰的那一段對話,則是製作單位觀池CEO張斌的真實經歷。

交往應以尊重爲前提

然而,同樣是一雙筷子,在某些不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眼中,卻成了調侃的對象。

Frank導演說:“我看過這部D&G的視頻了,這兩天,也有不少朋友與我談論到這件事。我覺得,製作團隊弄巧成拙了。他們或許是想通過輕鬆的方式來表現他們眼中的中國文化,但表現手法錯了,想搞笑但結果沒有搞好的情況下,顯得在挖苦、嘲弄,這讓華人看了不舒服。”

“不過,正如在筷子中體現的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一樣,我希望看到他們真誠道歉。我想,只要真誠道歉,中國人會包容他們。彼此的交往,應該以尊重爲前提。只有彼此尊重,才能共同發展。”

關於一雙筷子的視頻和介紹,請看周到君之前的報道: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