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软件的普遍使用

  微信、QQ等通讯软件

  不仅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

  使得一些陌生人逐渐熟识,还由此获得了一份姻缘

  BUT

  相识容易,相知难

  网聊的背后还有可能是一个个陷阱

  近日,高新区公安分局就接报一起微信诈骗,小伙被微信“女友”骗走了13600余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

  8月25日晚,小朱在家无聊刷着手机,刷着刷着小朱觉得没意思,就想到用微信“搜索附近的人”功能。

  搜索的时候,小朱搜到一个叫“如意”的女孩,看着“如意”的头像,小朱突然有点心动,这是个美丽的姑娘,于是小朱便添加“如意”的微信,互加微信几天后,小朱只要下班休息时就与对方聊天,感觉像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一样,很快两人确定恋爱关系。

  9月14日,“女友”以自己要过生日为由向小朱借1500元,称发了工资就还,小朱当即就转了1500元过去。但是小朱不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就这样“女友”以各种应急、出事故、买手机等理由让其转钱,小朱前前后后转给她13600多元。不久后,“女友”突然失联,小朱想到用“女友”的微信联系其微信里的朋友看能否问出“女友”的下落,经询问才发现网上温柔貌美的“女友”,竟然是一个“糙汉子”。这时,小朱才意识被骗,遂报警。

  网上交友要慎重,各种骗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不要以为被骗是别人的事,涉及钱款方面,必需都要慎之又慎。不要以为骗子离自己很远,网络时代,诱惑多多,陷阱也多多,自己碰到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骗子骗局中。

  除了微信中的冒牌“女友”外

  还潜伏着N多“陷阱”

  一旦你点进去

  就有可能泄露隐私,遭到诈骗

  高新区警方为此总结出朋友圈七大骗局

  大家赶快警惕起来,发现以下情况立马拉黑

  骗局一:性格测试

  朋友圈里有各种测试,比如性格测试、另一半长相测试、有所少人暗恋你、你的名字值多少钱、你是电视剧里的谁。

  实际上这大都是某些App开发的营销测试,需要你填写姓名、出生日期、微信号,在测试过程中你的隐私就已经被泄露出去了

  骗局二:拼团买水果

  “1斤智利进口车厘子5人团49.9元”、“海南木瓜4个19.9元团,还差2人”……

  你收到过这类线上团购买水果的邀请吗?这些拼单主要目的是给商家积攒人气,增加App下载量。如果骗子获取了你的个人信息,你电子账户里的资金就有可能被盗取。

  骗局三:投票获奖

  相信你一定有过被微信好友拉去朋友圈投票的经历,一般都是“萌娃评选”、“才艺比赛”等主题,可实际上许多投票都是骗局,即便你花钱刷票也始终得不了第一名,因为数据排名是可以操控的。

  许多投票活动都是承诺有丰厚奖品,吸引大家参与报名,而且一般都要求关注账号、绑定手机或提供个人、家庭的真实信息

  骗局四:集赞换奖品

  “快点帮我集个赞,60个赞可以换个杯子”、“只要集120个赞,就可免费拍一套写真”。。。。。。

  这类让朋友点赞集赞的套路也不少见,可很多都是空头支票,兑换难度大,再不然就是打着免费的旗号,兑现其他消费商品,比如拍照免费,但相框问你要高价,最怕的是个人信息遭泄露,每天都被各种广告、垃圾短信轰炸。

  骗局五:帮忙砍价

  朋友圈吹起过一阵“帮砍价潮”,从上万的相机,到十几万的汽车,都号称如果朋友在链接中帮忙砍价,若看到0元就能免费获得该产品。

  最初只是一种营销活动,可后来因为操作简单,被骗子盯上了,演变成了一种陷阱,要求你输入姓名、手机,甚至是身份证号,不是收到各种诈骗短信就是被骗钱

  骗局六:转发领流量

  不少朋友的朋友圈里出现过“转发送手机话费或流量”的活动,比如“10G流量任性送”、“手机话费任性送,我抢到了XX元,大家快去抢”。

  这种骗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你的手机号和你的手机机型。收集这些有什么用呢?对你可能没用,但对广告公司来说,它们可以筛选出哪些手机号是有效的,之后就会向这些目标发送广告,或天天打推销电话。

  骗局七:转发免费送

  朋友圈里有人转发些免费送的内容,比如各种迪奥、圣罗兰,“我已经领取到了,活动是真实的”、“仅限五百名”之类的,只要你转发并发送截图,就能免费送。

  这一方面骗取了你的地址和个人信息,另一方面还赚了钱(收取高额快递费)。据调查,所谓的大品牌真品,大多是从一些购物网站上批发的,成品价相当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