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福清

官方新闻平台,每天推送福清最权威信息。

我市的上迳、渔溪两镇是养鳗大镇,辖区的养鳗场众多,这些鳗场在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的同时,排放的尾水却对迳江、渔溪河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今年开展的污水零排河百日攻坚行动中,不少鳗场响应号召,对排污设备进行治理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近日,记者跟随市污水零排办的工作人员来到上迳镇林秉亮鳗场。见到十月初动建的鳗鱼尾水处理站已经投入运行。该处理站利用磷酸根离子溶解于水中,尾塘集混凝、沉淀、集污于一体,有效去除养殖污水的总磷,让鳗场尾水控制在0.4毫克每升的地表水标准范围。

上迳镇林秉亮鳗场尾水处理站工程师 吴帆:从整个流域分析的话,百分六七十的磷来源于鳗鱼场。如果鳗鱼场的磷能够消减掉,这对于我们消除劣V类水质有很大的帮助。目前,这个鳗鱼尾水处理站,可以消减掉90%的磷。

同样,位于渔溪镇建新村的阮康德鳗场,也引进了一套全新的设备来净化鳗场的尾水。该设备通过系统数字化控制,让养殖户操作更加简单,还加装数据传输装置,可随时进行网络监控,掌握水质情况。

渔溪镇村建站站长 薛国雄:养鳗场排出来的水到这个曝气池,通过曝气装置进行耗氧,耗氧后大分子的有机磷转化为小分子的无机磷,依次经过三个池,第一个池是加化学药剂进行化学处理,第二个池加絮凝剂进行絮凝,到第三个池过滤后排放。

据市污水零排办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共有鳗场近470家,在部分鳗场取得尾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之后,治理样本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助力养殖尾水总磷排量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水质和环境的明显提升。

市污水零排办副主任 林文利:我们想通过上迳跟渔溪鳗场的治理,形成一个可复制的样本,向全市其他养鳗场推广,这对推进污水零排河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来源/福清新闻

记者/高兴铨

编辑/品洪

福清市融媒体矩阵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壹福清

福清哥

福清新闻网

新闻热线0591-85156500(工作日)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壹福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