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11月22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小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它不单是反映天气现象带来降温与降雪的节令,也是一种节俗,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小雪,每年11月22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小雪节气开始。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急速下降。谚云:“小雪不见雪,便把长工来年歇。”意味时至小雪,农田尚未积雪,则冬麦裸露于寒冬气候中,无法过冬,且明年春季将缺乏灌概用水,长工将无工可作,但小雪并非一定下雪。大陆北方,已经飞雪,江南一带,尚未开始,而台湾除高山外,平地则终年不见雪迹……小雪,农历十月中,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

—— 刘金岭《二十四节气杂记》,《河北平津文献》1992 第18期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农事探索研究和总结的科技产物,其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沉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在指导人们的农事活动中,对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则体现了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在横向的地域分布中的变异性。例如,“小雪杀猪,大雪宰羊”,是北方一带农村的风俗习惯,每到这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准备年货;而南方则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关于民俗文化的区域性与差异性,同乡会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史料记载。

在东北

说到了二十四节,本是我国古已有之的节令,但由于地区限制,气候的差异,二十四节歌所包括旳内容,南北绝然不同。我们家乡的二十四节歌,似乎可以唱出如下的词句: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离水乾。

淸明忙种麦,穀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正开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正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先封地,大雪封河严。

冬至数了九,小寒刚刚过,大寒又一年。

——李辉英《冰雪、隆冬、严寒》,《东北文献》1973 第3期

在江苏

蟹过重阳鱼过冬。(58.5.陈昌骝表哥口述)

指蟹与鱼的肉肥、味美之时间。

十月推浪赛羊肉。(69.6.10.严国鑑弟口述)

“推浪”,鱼名,黄白色,头大口扁尾圆,长约五至八寸左右,入冬肉膄而嫩,味极鲜美,阜宁县新志亦有此谚。

晴冬邋遢年。

言“冬至”天晴,春节时会阴雨连绵。

——唐存政《阜宁农谚》,《阜宁人》1986 第4期

在浙江

冬至那天,自古至今,杭州人有吃年糕习俗,如汤年糕、韭芽肉丝炒年糕,也有买嵌有猪油的红色玫瑰油年糕及粘有糖桂花的白色桂花年糕,在锅中蒸着吃,一般安排在早餐时进餐,以求万事开始吉利之兆。在浙中西部的桐庐、建德一带,冬至扫墓是当地的一个风俗,也是同姓亲族相聚的日子。这天,亲族们一起到祖宗墓地,焚香烛供拜祭祀;祭毕,大家便到祠堂,敞开大门,全族男女老小聚餐,并按人丁分发猪肉、油豆腐、黄酒等物品,凡是家族中有功绩成就者,一律可多得奖赏。

—— 妙凤《浙人冬至习俗》,《浙江月刊》2010 第1期

在福建

冬至,又叫冬节,就在这一天展开了马祖过年的序幕。虽然马祖的冬天特别寒冷,人们热融融的心却温暖了整个大地。冬至夜晚阖家围绕桌前搓米粉丸,俗称“搓丸”,也就是团圆的意思。第二天早上,煮汤圆、祭家神,并以搓丸黏在门楹。新过门的媳妇必须穿红裙搓丸,以求吉利。

冬至过后,在腊月期间,家家户户均实施大扫除,以长竿绑上竹枝,遍拂屋内各角落,以淸除尘垢,并换上新的门神、春联。一切都焕然一新,象征希望、祥和,俗称之谓“分年”。

——姜荣玉 《马祖年俗》,《福建杂志》1989 第39期

二十四节气民俗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寄寓,体现了人们一种精神的寄托。由此而演绎出来的丰富多彩的习俗,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娱乐、趋利避害和精神追求的一部分。生活在宝岛台湾的同胞们,即使四季如春,一年中春夏秋冬的时序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但也依然不会忘记节气的重要性,并借民俗之日表达乡梓之情。

中部地区的贵州乡亲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择日在同乡们出钱出力;位于新社乡所属中兴岭郊外建构约数十坪大的黔灵园举行使生者怀思,祈亡者安息的祭典;同时用祭礼循导贵州在台湾成长的年轻后辈们将敬乡敬梓的精神,生生不息的传递下去,使贵州人孝悌忠厚的传统美德永远流芳。

—— 张兴尧《从中部地区同乡会春祭之礼》,《贵州文献》2007 第32期

传统习俗的延续会引发思绪和灵感,又往往成为诗词创作抒情咏怀的缘由和契机,这些诗韵不仅把民族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而且赋予节俗以强大的生命力。二十四节气歌可以唱出家乡的天气变化和农事上的诸种情形,那些庄稼人虽然没有学过天文地理,但他们大概可以从经验中预料出风雨阴晴,历经千年世世代代传袭下来,现在不单只是作为一种历法指导农耕,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蕴含丰富多样的历史传说、节令食文化和许多科学道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成为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收录这些民俗文化精髓的文献,也是弘扬民族精神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阅读更多文献资料,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台湾大陆同乡会文献数据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