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到哈尔滨,不但要去逛一逛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和太阳岛公园,拐进一家温暖的小饭馆品尝大列巴、俄式红菜汤,更要去欣赏一下冰雕、雪雕艺术的风情。阿成在《风流倜傥的哈尔滨》里介绍过,冰雕艺术自冰灯演化而来。

你好哇,

这里是上流君的看图读书小栏目“地图书局”。每周六上流君都将为你推荐一句来自书里的城市记录。今天的内容来自当代作家阿成《风流倜傥的哈尔滨》。

最近一周,武汉、杭州等南方城市下雪纷纷上了热搜。对此,北方人民表示,我们都堆了好几回雪人了!

你在的城市下雪了吗?小时候遇上下雪,我们总是不顾妈妈叮嘱,脱下手套去团雪球、打雪仗,甚至还想尝尝冰块和雪粒的味道。堆个小雪人也是小孩子的保留节目,围棋黑眼睛、胡萝卜小鼻子,还要围上可爱的花围巾。

冰和雪,握在手里明明是那样冰冰凉凉,却构成了一整个冬天的快乐与温暖。这大概是我们对冰雪的本能亲近。

其实,越是高纬度地区,冰雪越常见,人们与冰雪的关系也越紧密,比如哈尔滨

来到哈尔滨,不但要去逛一逛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和太阳岛公园,拐进一家温暖的小饭馆品尝大列巴、俄式红菜汤,更要去欣赏一下冰雕、雪雕艺术的风情。

▲来源:豆瓣
阿成在《风流倜傥的哈尔滨》里介绍过,冰雕艺术自冰灯演化而来。冰灯通体坚实、晶莹剔透,是冬日里纸灯笼极佳的代替品。冰灯在黑暗中给回家的人们指路,因此也有了指向幸福生活的美好寓意。当现代电灯逐一亮起时,冰灯也没有熄灭,而是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冰雕艺术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的冰雪世界可不单单是“官方出品”。下雪之后,这里人人都成了冰雪艺术家——堆个充满想象的冰雪艺术品,完全不在话下。看来我们小时候堆雪人的艺术功力并没有消失,给我们一堆雪,人人就是米开朗基罗。

冰雪艺术是哈尔滨的独特魅力与性格的绝佳注脚,无论四季冷热,它们一直矗立在每个哈尔滨人心中。

你欣赏过哈尔滨的冰雕、雪雕吗?你对哈尔滨这座城市有什么印象?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

,看看在书里,它曾被描述成哪番模样,如果没出现关于这个地方的文字,可能因为上流君还没走到那儿。留言告诉我,你在哪座城市,期待在以后的某一天,与你相遇。
随时欢迎你给我们推荐好书好句,也别忘了给文章点个“在看”哦。

编辑|知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