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4A广告网(ID: AD4Anet)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laodianzhuli)

  

  互联网的一大魅力就在于,时刻保持新鲜感。

  当你自认对某个APP再熟悉不过时,它下一次的更新或许会带给你惊喜;当某款产品已经成为你的生活日常时,不断地迭代运营又会营造出别样的体验。

  就以今日头条为例,作为数亿网民获取信息、连接外界的重量级窗口,他们依旧在不断创新与进化,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优质KOL的进驻与合作,生产出更丰富多元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平台粘度,最终让每个用户都能找到最满意的“头条”。

  最近,今日头条便以“让我做你的头条”为主题,携手济公爷爷游本昌、美食家王刚等6位不同领域的平台优质KOL,玩转精准整合营销,不仅吸引大批用户的关注,完成高效转化,还强化了“今日头条存在大量优质KOL”的平台印记。

  1

  预热短片横空出世,

  6位KOL要做你的头条!

  11月13日,今日头条制作发布了两支风格迥异的视频。两支视频采用了常规剪辑和欧美大片式混剪两种不同的手法,但内容主体保持了一致——集合了济公爷爷游本昌、美食作家王刚、张之灜大夫、摄影师傅拥军、儿科医生雨滴、考古学家大师姐6位KOL,精选了每位KOL的“独白”镜头,看似在介绍人物,实则却留下了一个个疑问。

  例如,无数人心目中最经典的济公饰演者——游本昌,为何会在80多岁高龄卖掉房子?

  “过去抓贼,现在抓拍”是一种怎样的人生?

  一个医生,穷尽一生到底能救治多少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又会是什么?

  毫无疑问,两支视频的发布宣告了今日头条我做你的头条”主题传播拉开序幕,而设置悬念的做法也带来了立竿见影的预热效果。

  两支预热视频在今日头条站内上线不久,播放量便迅速破2.2W,第一时间得到了各大KOL粉丝的注意,调动了戏剧、美食、健康、摄影、教育、考古等圈层用户的好奇心。

  2

  深挖6大KOL故事精髓,

  引爆全网关注热潮!

  充分的预热发酵后,今日头条于11月14日起,陆续发布了6位KOL的个人专属故事视频。

  86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济公爷爷游本昌”,为了演剧事业,不惜卖掉房子筹建剧团。别人不解认为他疯了,他却坚定认为“为了心中热爱,一切都值得”,戏里戏外都活出了济公的乐观与智慧,这样的“80后”人生,才叫精彩。

  

  美食作家王刚自喻为外表朴实无华、内里干净有营养的山药,如今他“以自己为食材”做了一道菜,讲述起自己的故事:从一个15岁辍学的打工者,到成为厨师长,王刚用了8年,逆袭的背后是他对做菜的高度热爱;而从厨师长到小有名气的美食圈“网红”,又源自于他“实在、真实”的做菜理念,不需要任何滤镜和小清新音乐的衬托,也能制作出令网友喜爱的做菜视频。

  心脏内科医生、医学科普作者张之瀛在今日头条上拥有60多万粉丝,累计写下了9000多篇医学科普文章,让广大网友受益匪浅,而张之瀛大夫却说“我不是神医”。他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今日头条,他能将毕生所学的医学知识科普给无数的网友,帮助群众获取靠谱的医疗知识。

  

  拿过两次荷赛大奖的摄影师傅拥军,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先后做过卡车司机、记者和警察,曾经一个月抓过15个小偷,如今他的人生由“抓贼”,改为专注于“抓拍”了。对于摄影,他人物不需要严肃,生活本身就是艺术,拍下来就是一部作品:西湖边的一颗小树,他一拍就是三年10000多张照片,为此他第一次获得了荷赛大奖;第二次荷赛大奖,来自他听说的重庆忠县一位老师与21位留守儿童的感人故事。如今,他经常在今日头条上分享自己拍摄的照片,也希望更多人拿起手机拍照,不用想太多,拍起来再说……

  从一位菜鸟妈妈到育儿领域知名KOL的过程,是儿科医生雨滴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写文章、审视频的辛苦。正是这份坚持,让她成为今日头条上众多新手父母的“育儿导师”,在她的育儿科普下,许多父母掌握了更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技巧。

  近几年,盗墓题材类的影视作品迅速蹿红,但也使大众对考古学有着各种误解。对此,“考古系大师姐”表示:“影视剧中的一切考古情节,都是虚构的”!同时,她还结合自身的日常工作,在今日头条上发布考古小科普,以专业考古人员的素养,传播正确的考古知识。

  6支视频短片虽篇幅不长,却精确而生动地描绘了6位KOL的鲜明形象与独特个性,讲述了他们乐于运用生平所学展示各行业魅力的初衷,在为粉丝揭开此前预告片所留悬念的同时,激发了更广泛用户的浓厚兴趣。

  这六位KOL,俨然是用户获取戏剧、美食、健康、摄影、育儿、考古六大领域专业知识的窗口。而通过“独白”这类接地气的拍摄方式,不仅拉近了KOL与粉丝或普通路人用户的距离,还在“让我成为你的头条的主题号召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快速打通了今日头条平台与用户之间可视化的沟通渠道。

  当然,6位KOL只是今日头条聚集大量优质KOL现象的一个缩影,不仅强化了“今日平台存在优质KOL”的印记,还向用户传递了“来今日头条,看你想要的”等信息。

  3

  全渠道精准协同,

  共筑一体化传播体验

  如果跳出具体的视频创意,我们不难发现今日头条这波营销的整体策略。从传播节奏上来说,这是一次层次清晰的案例,先借助预告片进行预热,迅速引发关注;紧接着发布6支系列主题短片,彻底激活戏剧、美食等六大圈层粉丝的热情,引爆活动曝光量;不仅如此,今日头条还十分注意传播的后续引导与维护。

  而在引导与维护的过程中,则折射出今日头条对于用户的精准洞察,并以此为基础开启了机具针对性的差异化营销。

  毫无疑问,充分调动6位KOL原有粉丝用户的活跃度、参与度,是快速完成“让我做你的头条”主题传播冷启动工作的关键,今日头条的做法是准确把握住每位KOL的魅力所在,制作成优质的视频内容,一步到位获取粉丝用户的好感,从而形成类似“应援心理”,主动为喜爱的KOL打call;随后,通过释放KOL周边内容,如游本昌#我是80后#、张之瀛大夫#我不是神医#等话题,进一步增强KOL与粉丝的互动粘性,加快视频与话题内容二次扩散与传播的效率,最终放大KOL的影响力。

  而对广大的“路人”用户而言,一方面主题视频内容及相关话题本身就是最强的吸睛利器,通过粉丝用户的安利扩散,营销上的“鲶鱼效应”一旦形成,便能带动无数路人围观;另一方面,今日头条始终践行站内(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站外(微信、微博、B站、YouTube)等多元垂直渠道同步并行的传播矩阵,在国内外主流社交平台的流量加持下,必然能为此次主题传播带来海量的曝光,以及最大化覆盖各类受众。

  在此基础上,KOL周边内容及话题互动的推出,同样潜移默化地辐射影响了海量围观路人。而今日头条设置的多渠道奖励机制则成为优良的“催化剂”,放大KOL优质形象的同时,催生了精准而高效的转化,引发一次次“路转粉”现象,最终一举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及对今日头条的忠诚度。

  综合而言,此次今日头条主题传播就是一个全渠道协同营销的经典案例,既展示了今日头条存在优质KOL的事实,又针对不同目标顾客对渠道类型的不同偏好,为用户打造了精准的一体化传播体验。

  4

  影响力再上新高,

  今日头条整合营销的四大关键词。

  数据是传播效果的最佳见证。截止11月20日,“让我做你的头条”6支KOL主题视频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等站内平台,累计取得了近2亿的播放量;在新浪微博@一个抹布向前、@电影工厂等垂直领域大V的推广下,主题视频获得了近220万的播放量;岁月如歌、整点电影等头部微信公众号,更是以该系列视频为题,诞生了多篇10万+阅读的优质文章。当然,其中更重要的是平台收获了全网网友无数精彩的评论。

  如不少网友表达了对游本昌爷爷的由衷敬意

  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复盘今日头条本次主题传播,我认为有三大关键词始终贯穿其中。

  首先,是内容为王。现如今,聚集了大批KOL的今日头条,影响力早已站上了新的高度,去挖掘平台优质KOL的故事,帮助塑造良好形象,展示他们的魅力,为他们提供集中发声的渠道,本就是今日头条作为大众化平台的责任,而这项工作最终的成果,恰恰又是满足广大用户深入了解喜爱KOL这一内在诉求的优质内容。

  其次,用户至上。本次campaign由始至终的主角都是KOL与用户,而非今日头条本身。今日头条所做的是,在KOL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搭建起彼此了解、沟通甚至是对话的渠道。

  不容忽视的是,这一过程中,今日头条的平台优势也得以凸显。从此次出镜的6位KOL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一股“真诚、热爱、责任”等正能量,而这也是今日头条一以贯之的原则,正如张之瀛大夫所说,今日头条已经建立了“人和人之间宝贵的信任关系”,这是越来越多创作者、各领域公知倾向于选择今日头条作为独家或首发主阵地的内在驱动力。

  另外,今日头条面向KOL和用户两大群体,分别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奖励机制,进一步鼓励各方,共同生产、获取甚至消费“优质内容”,从而营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内容平台环境。

  而上述一切,构成了今日头条的平台价值。通过这次整合营销,KOL和用户已经在内心中对今日头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用户,今日头条不止是单纯的信息新闻端,更是聚集了大批有趣、有魅力KOL的互联网平台;对KOL,今日头条是可信赖、可安营扎寨、可专心创作的内容生产平台。

  —— END——

  欢迎来留言区留下神评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