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我们面前,一度无言/即便是偶尔的几句简单对白,也让我们澎湃/即便是那几句尴尬的口吃,也会让我们坚硬的心,再度善良的微笑/那么多年,那些喜欢你的人,依然纯真/只是,时光记忆的池塘,散落了一地的沧桑。

——题记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上海演唱会

张楚,我来听你的演唱会。

​ 2013年12月14日,阴冷,上海大舞台。19点30分,现场一片黑暗,闪烁的灯光乍然亮起,依然瘦小的张楚静静的站在那里。离1993年发行第一张专辑,整整20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20年后,他依然手足无措,依然木讷腼腆,依然语无伦次,眼睛依然澄澈,只是额头上的皱纹记录了20年的变幻无常。

没有开场白,只是简短的说,谢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聚会。接着便是第一首歌。20年,台上那个在香港红磡体育场里坐在吧凳上安静唱歌的少年已经皱纹丛生;20年,那些曾经疯狂的喊着“走出城市,空空荡荡,大路朝天,没有翅膀”的少年们如今也多已成家立业,有了老婆,有了孩子,有了车子,有了小肚腩,在各自的城市零散的奔波。那些年少时的激情,早已褪去,终日为了票子委屈的活着,甚至没有任何闲暇的时间来追忆那些曾经令我们热泪盈眶的青春。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从千里之外的地方赶到上海听一场演唱会,只因为他是张楚,曾经给过你青春记忆的张楚。在飞机上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真正见到台上的张楚,我会是一样什么样的心境。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就在那一刹那,眼泪不争气的就要流出来。我摘下眼镜,使劲的揉了揉眼睛,眼前一片模糊。是一种酸楚。说不上来的一种情感。

张楚,我来听你的演唱会。

​入场前,一个孤独的少年,举着“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红色条幅站在高高的台阶上面,显得那么孤单,间或有一两个赶来看演唱会的人借着条幅合影留念。这个条幅或许是整个演唱会现场唯一的一抹亮色了,8000人的体育馆零散的坐了不到一半的观众,当明亮的灯光闪灭,漆黑的空间里,没有几个荧光棒闪亮,而这也或许是中国少数的没有荧光棒的演唱会了。或者,来听张楚歌的人根本不需要荧光棒,虽然时光还在,但我们老了。

“我坐在土地上/我看着老树上/树已经老得没有模样”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所有的人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台上唱歌的人依然纯真,只是台下的我们,早已被现实击晕。没有站起来挥着手臂大声呼喊的人群,没有跑上台去疯狂献花的姑娘,台上只有张楚还有他的乐队,在认真的唱着——那些我们曾经在心里默唱了千万遍的青春记忆。

在台上,依然是那个只会真诚唱歌的张楚,没有太多的言语,更不会渲染或者拉升现场的气氛,段落之间的转换,也只是简单的几句对白,却也说的语无伦次,没有表达的重点。甚至当驻场嘉宾姜昕在台上演出完的答谢,张楚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他的感谢,仅一个尴尬的拥抱还被姜昕生硬给挡在了那里。台下几千的听众没有一个笑场或者在意,他们需要的是,你-张楚,依然在音乐的路上站在那里,就足矣。

张楚,我来听你的演唱会。

​ 当悠扬的小提琴声再次响起,全场的观众都站了起来,挥舞着双臂,大声的合唱着,很多人眼里噙着泪水,很多人已经泪流满面,很多人疯狂的叫着,很多人傻傻的站着。是的,对他们而言,只一个音符,便是全部。那些关于一去不复返的青春的全部,那些热泪盈眶的记忆的全部,那些疯狂迷恋张楚的全部。

当最后一个音符悄然落下,张楚、姜昕以及现场乐队集体谢幕,全场的人掌声雷动,大声喊着“张楚,张楚”,张楚依然腼腆的笑着,消失在了后台的黑暗里,没有返场。是的,这才是张楚,在高潮里戛然而止,这或者是对那些青春20年最好的交代。

那个年少声名鹊起,却在成名后一度甘愿在汽修厂做着一天十几块钱的修理工的张楚;那个曾经悲天悯人眼眸澄澈,却在俗世的纷争中茫然不知所措的张楚;那个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却在自己的青春里挣扎着沉默无语的张楚……

2013年,他坚强的站在了我们的面前,眼眸依然澄澈,只是额头上多了岁月的沟壑;歌声依然深沉而高亢,只是台下少了认真听歌的歌者。

张楚,我来听你的演唱会。

​而我,也只能用这些碎片式的文字,向那些课堂里、大街上、寝室中的青葱岁月做着祭奠式的告别:

你站在我们面前,一度无言/即便是偶尔的几句简单对白,也让我们澎湃/即便是那几句尴尬的口吃,也会让我们坚硬的心,再度善良的微笑/那么多年,那些喜欢你的人,依然纯真/只是,时光记忆的池塘,散落了一地的沧桑

你站在我们面前,开口歌唱/即便是模糊了年轻时的模样,也让我们忧伤/即便是那几段忘掉的歌词,也会让我们现实的心,再度温暖的幻想/那么多年,那些你喜欢的人,依然纯真/只是,现实交错的无助,散播了一切的麻木

说明:老麦原创文字,另,这是一篇旧文,好几年了,今天突然看到头条这个活动,感慨万千,重新发到头条吧,张楚,老麦最欣赏的一个歌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