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条狗的使命》。—《一条狗的使命》。

在《金刚狼3:殊死一战》《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的强势围堵下,这么一部萌宠担正的影片,真的很容易沦为“困兽斗”。节奏不强烈,表达不鲜明,软萌软萌的主题氛围,绝对没有燃爆的大片刺激精彩。然而,明知是套路,却心甘情愿被套牢牢的,是种什么感觉?

当哭成狗已经成为常态,一定要期待新的轮回

《一条狗的使命》由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根据W·布鲁斯·卡梅伦同名小说《在轮回中找你》(A dog's purpose)改编。莱塞·霍尔斯道姆,这样一位故事类型多样,不拘泥于同一拍摄风格导演,间接成就了《一条狗的使命》的成功。平淡见真情,温情之中品人生,也是莱塞·霍尔斯道姆作品十分明显的标志之一。

宠物题材的影片似乎往往自带催泪效果,一句台词,一个眼神,轻而易举的就能让人泪流满面。能产生共情,激发观众的恻隐之心,是多数宠物题材电影坚定的大方向。类似的,《导盲犬小Q》、《灵犬莱西》、《为你取名的那一天》等等,关于汪星人,其实本身就有许许多多的佳片涌现。莱塞·霍尔斯道姆曾经执导的《忠犬八公的故事》就是很好的宠物片典范,集万千宠溺的小秋田触碰到多少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温柔。

当哭成狗已经成为常态,一定要期待新的轮回

看片之前,我以为会被虐惨。毕竟煽情、催泪,宠物片惯用套路全都摆在那儿,实际上,比预想的要“低调”很多,有点小特别。

1.“狗眼看人”,狗言狗语,能发声的汪星人是一枚暖男

或许这就是换位思考吧?《一条狗的使命》中,将视角设定为“狗眼看人”,狗狗操控全片,试图用拟人的手法让狗狗发声,表现很直观,画面台词很呆萌。

“我的狗命也太多了吧,你们可能听的不太懂,让我从头说起。”一句诙谐的“狗语”,开启他和主人伊森的故事。离开了伊森,经历轮回的贝利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经历和心情,这些感觉通通被简单的表现出来,那就是台词。最直接的表达,直戳人心。

当哭成狗已经成为常态,一定要期待新的轮回

“就像这样,我回来了,我怎么没有......我是个女的?”

—《一条狗的使命》

当哭成狗已经成为常态,一定要期待新的轮回

"如果我可以让人们微笑,那就是我存在的意义。"

—《一条狗的使命》

当哭成狗已经成为常态,一定要期待新的轮回

"人类真复杂,为什么总是要做狗都不明白的事情,例如: 离开。"

—《一条狗的使命》

当哭成狗已经成为常态,一定要期待新的轮回

"我几次转世,就是为了再次遇到你。"

—《一条狗的使命》

当哭成狗已经成为常态,一定要期待新的轮回

"若我能将幸福带给你,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一条狗的使命》

2.不刻意强煽情,引导情绪跳转,遇到一个好主人是多么重要啊

整部影片除了台词,导演对狗狗神态动作的捕捉和狗狗的表现绝对值得给一个大写的赞!贝利“养大”小主人,一起嬉戏打闹,追女生,尽显汪星人活泼调皮本色。当伊森要离开,贝利追赶着伊森离去的背影,眼中流露出的是不舍。进入了下一世轮回,成为英勇的警犬,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英勇献身,镜头再次转向警犬贝利和警官主人的特写,是不舍中带着自豪。温情窝心,情绪在轻松、紧张,喜悦、悲伤中来回跳转。小说和电影不一样,宽容度高受限少,多情节多故事,容得下读着细细品味或天马行空,要轮回四次这么多,非常考究导演如何把握这个“度”。如果太过于沉浸渲染,显得煽情动机明显,未免会有点冗长做作。和伊森的情感作为主线,其他部分事情并没有留足充分的展现余地,匆匆带过,表达效果不是那么强烈,这也就是越是想囊括百千,越是容易感觉什么都差了那么点吧。拍成影片未免还是有点慌忙唐突感,好在主线清晰明了,瑕不掩瑜。

当哭成狗已经成为常态,一定要期待新的轮回

3.四生四世的轮回用圆满结束,百转千回,只为遇见你

四世轮回,四个故事可以独立成片,伊森、警官、黑人女孩、年轻情侣代表了四种不同的生命定位,四只表面上不同的狗狗,全由贝利共同的灵魂串连。和伊森一起,温暖窝心,与警官并肩作战,骄傲自豪,感受黑人女孩如家人般的对待,以及被年轻情侣遗弃的茫然。最终跟着熟悉的味道回到了中年的伊森身边,兜兜转转,happy ending画了一个圈。直到这时,才真正显现出“活在当下”的主旨,还真是有点慢热啊。

狗狗的一生对于人类来说,极为短暂,本以为对人狗情未了已司空见惯。《一条狗的使命》不是爱狗人士专属,流着泪看完,给了生命一个新的注解,为什么而流泪,每个人不尽相同。萌宠多样,总有一条适合你,情节贴近生活,总能找到几点治愈(致郁)你!

当哭成狗已经成为常态,一定要期待新的轮回

《一条狗的使命》为什么会火?暗寓生命,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故事和眼泪买单。

可惜,我们明明知道,轮回?不可以。

《一条狗的使命》整体没有想象中完美,可我愿意为他买单。

百转千回,只为遇见你,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来,干了这碗狗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