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特效的历史上,有两位我非常喜欢的功勋人物。一位是定格动画泰斗雷·哈里豪森,另一位就是斯坦·温斯顿(Stan Winston)。

“异形女皇”的诞生

斯坦·温斯顿既是视觉特效专家、化妆造型艺术家,也是一位电影导演。他生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大学毕业后于1969年前往好莱坞谋生。他的演员生涯不长也并不顺利,后来成为迪士尼公司的化妆造型学徒,1972年独立出来并开设自己的特效公司斯坦·温斯顿工作室(Stan Winston Studio,以下简称SWS)。SWS从1980年代起主导过詹姆斯·卡梅隆、约翰·麦克蒂尔南以及蒂姆·波顿的多部影片特效工作(如《终结者》及续集、《铁血战士》及续集、《异形2》、《蝙蝠侠归来》、《剪刀手爱德华》),更因《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道具设计而声誉鹊起。

1986年上映的《异形2》(Aliens)中,斯坦·温斯顿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合作设计了片中的终极怪物——异形女皇,并由SWS全力制作出等身大的傀儡道具用于拍摄,逼真的特效和摄人心魄的设计使女皇这个角色大获成功。

在二战爆发前后的二十年间,好莱坞的怪物影片一度辉煌。《金刚》(1933)、《科学怪人》(1931)以及《化身博士》(1931)这样的经典怪物片曾使观众们趋之若鹜,然而在那之后,怪物电影便一步步滑向平庸。恐怖电影也由此沦为二流货色的代名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0年代和1970年代。在这段时间里,那些高投资的好莱坞名作大片更关心如何提高观众的风评,而不是想着如何吓得他们飙尿。对电影怪物情有独钟的温斯顿,曾如此评论这二十多年低潮期:

“片厂的如意算盘很简单:只要往这些粗制滥造的低成本恐怖片里面塞进几头怪物,便准保能赚到钱。而他们正是这么做的。这些片子我全看过,一部没落下。当然了,我和其他人一样是冲着怪物去的,可我总是失望而归——无论电影本身还是那里面的怪物都让我感到泄气。他们偶尔会推出几部像《黑湖妖谭》(1954)这样的佳作,将怪物电影的总体水平往上拉那么一丁点儿。但这都是昙花一现,那些电影大都质量低下,走的是捞一票就收的套路。整个产业逐渐成了B级片的天下。”

“异形女皇”的诞生

《黑湖妖谭》,或者也可叫“纯情水怪俏佳人”。

然而,一位电影人在1979年用一部恐怖电影扭转了这一趋势,高超的演技、紧凑的剧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制作策划,以及一头惊艳的致命怪物——这位电影人就是雷德利·斯科特,而这部电影就是《异形》(Alien)。

对观众而言,《异形》以其前所未有的创新性为恐怖/怪物电影注入了新的生命。斯坦·温斯顿亦曾毫无保留地赞美道:“雷德利·斯科特令怪物电影重获新生,使它重登一线影院的宝座。对整个恐怖片行业来说,《异形》是一部力挽狂澜的杰作。”

若干年后,加拿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凭着过人胆气再续异形传奇,他自己写了一个题为《异形2》(Aliens)的续集剧本。对此,温斯顿评论道:“吉姆聪明就聪明在,他并不想尝试去再现《异形》,而是拍出了一部类型与前作完全不同的影片。尽管《异形》是一部恐怖片,但《异形2》却是一部含有恐怖桥段的科幻冒险题材电影。所以,正如《异形》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恐怖片,《异形2》也是有史以来最棒的科幻冒险电影。我一读完剧本就立即爱上了它。”

早在《终结者》刚开拍的时候,斯坦·温斯顿工作室的雇员们便已得知了这部影片的拍摄计划,以及他们将要负责的工作内容。他们当时正为自己与卡梅隆的首次成功合作而激动不已,这也是SWS员工们的第一次海外工作机会。出于预算考虑以及为了保障摄制工作的连续性,影片拍摄地点定在英国。“当然啦,《异形》也是在那儿拍的。”制片人盖尔·安妮·赫德说道,“当时就有很多当地的技术人员参加过拍摄,也通过《异形》将自己的技艺磨炼得更加出神入化。其中不少人仍在英国,他们的精湛技艺正好可为我们所用。我们可不想去重现第一部影片中出现过的那些东西,想做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但我们也觉得,某种感触上的连续性将会令影片获益良多。”

一确定参加《异形2》的制作,斯坦·温斯顿就将工作室雇员扩招至四十人,以满足影片中数量众多的怪物特效工作。此外他同时还要参与另一部影片的摄制工作——就是他早些时候接下的《火星大接触》(1986),工作量惊人。

新鲜血液加入团队后,温斯顿立即组织他的新员工开始塑造异形生物的原型。众所周知,所有这些异形生物的设计均出自瑞士艺术家H.R.吉格尔之手。在《异形》中只出现了一头异形武士,而续集中它们的数量过百;此外还包括会紧抱宿主面部进行寄生的抱脸寄生体和异形破胸幼体。尽管卡梅隆和温斯顿都力图保持吉格尔设计稿的原汁原味,但同时也并不限制自己对异形设计的拓展深化。“对于异形,我的方针是吉格尔当年怎么设计,就怎么做。”卡梅隆说道,“但同时我也希望在工作中不要对自己过多限制。我们将灵活运用那些业已定型的生物,同时又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拓展。”

“异形女皇”的诞生

这幅画稿描绘了芮普莉与异形女皇的决战,由詹姆斯·卡梅隆绘制。

设计、拍摄《异形》时,雷德利·斯科特的团队并没有多少时间仔细考虑这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是设定其会捕捉猎物,并用黏液让被困的猎物化茧,最后变成异形蛋。

卡梅隆在撰写《异形2》剧本时意识到,仅靠第一部电影中的那些异形生物,不足以撑起自己的新故事:“观众已经在《异形》中看到过那些蛋了。随后他们又见识了蛋里孵化出的寄生体,然后呢,幼体又从宿主体内破胸而出,最后长成成体。但那艘被遗弃的飞船里可挤着上千颗异形的蛋,电影里的那头成年异形显然无法产下这么多的蛋。而至少就我看来,它并没有产卵的能力。看着那大片大片的异形蛋,我逐渐将创意集中到蜂巢式的阶层构成上去,构思出一头身处异形族群核心的巨型女皇个体,她是整个族群兴旺的关键。”

尽管在拍摄《终结者》的时候,卡梅隆选择定格动画手法来拍摄T-800机器人的镜头,但这次却决定采用等身大的机电傀儡道具进行即时拍摄,配合部分缩比模型定格动画镜头,来呈现这位异形巢母,目的是酿造出女皇和演员之间互动的真实感。“在《终结者》中,吉姆已经领略了我们的傀儡操纵技艺。”温斯顿评论道,“因此当他需要在银幕上呈现异形女皇的时候,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使用傀儡道具。即便如此,我们当时也很难想象自己将如何造出一具四米多高的活动傀儡,这对我们的信心是极大的挑战。”

而卡梅隆不但绘制出女皇的概念画稿,还构思出了傀儡道具的基本活动模式:包括用一台高架吊臂将这头怪物悬挂起来,并在傀儡的躯体部分内塞进两名替身演员,让他们来演女皇的四支手臂;此外还需辅以外部支撑杆、钢丝悬挂和液压装置。对此,温斯顿如此回想道:“当吉姆第一次和我提出要在巨大的异形戏服里塞进两个人的时候,我就想‘这家伙已经失心疯了!’我以前从没有干过这样的事儿。但我转念一想,既然他想得到,那么我们应该也就做得出啊。”

由替身演员亲自操作女皇手臂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傀儡的动作更富有活力也更加栩栩如生,比利用配线、撑杆的效果可要强多了。“这主意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非常诱人。”温斯顿补充说,“把真人塞进去,让他们挥动自己的手臂来带动女皇的手臂。如果我们完全用机械装置来拍,那表现力将完全不及真人演出。所以我们必须按这个思路来设计,她的躯体内要能够容得下替身演员。”

“异形女皇”的诞生

斯坦·温斯顿绘制的异形女皇设计修订案,可以看到形似蝗虫后腿的下肢。

温斯顿对卡梅隆的异形女皇设计初稿进行了一系列改动,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吉格尔设计的原初异形要素。为简化傀儡躯干的设计概念,温斯顿还设计了一头只有两支手臂的女皇,这样一来只需塞进一个替身演员即可,但这个方案被卡梅隆毙掉了。此外,温斯顿还对结构原本过于接近人腿的女皇腿部进行了改进,使之看上去更接近昆虫的腿:“吉姆拿走了我的画,自己又重新画了一张。我们又把设计往回推,并且敲定。有一次我们两个就坐在他的房子里,他拿一块画板我也拿一块,各自画女皇的不同部分。”

最后,卡梅隆接受了温斯顿的一些改动,如拥有两个关节的腿部。拿出定稿后,卡梅隆便和温斯顿一起进行等身大制图,利用这些轮廓图和视图来决定傀儡的真实尺寸,它的躯干必须容得下两名成人。

“异形女皇”的诞生

卡梅隆用两个木制人偶阐述自己对异形女皇内设两名替身演员的具体设计,两名替身演员模拟女皇手臂。

从纸上作业的结果来看,卡梅隆的点子似乎行得通。为测试这个设计在立体等身大条件下的可行性,温斯顿和他的员工想到了一个有趣的办法:先用泡沫材料搭出骨架,然后在外面罩上黑色垃圾袋,再把这个“垃圾袋女皇”运到工作室的停车场用吊车悬吊起来。女皇模型的胸部设有支架,两名替身演员趴在上面,由于女皇的两支主手臂很长,因此他们在外侧的手中还要拿上滑雪杖来模拟戏中女皇主手的动作。

“异形女皇”的诞生

在SWS后门停车场上用吊车悬吊起来的等身大“垃圾袋女皇”。

“我们用一堆垃圾袋组成这位女皇,往它里面塞了两位替身演员,然后把它挂在工作室后面。目的是看看我们的设计是不是行得通。”温斯顿说道,“事实证明,它行得通。于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如何将它付诸现实。从很多方面来说,异形女皇都事关重大,但这次测试至少证明我们的基础设计是可行的,那就是一个能够容纳两人的、配有发声机动装置的巨大机械电子液压傀儡。”

决定了基本设计方针,接下来SWS的雇员们便开始着手塑制一尊1/4比例的缩比女皇模型,再参照它来制作等身大的女皇傀儡。它不仅是等身大傀儡道具的参考,也被用作拍摄道具参考,后者将和1/4的芮普莉缩比可动模型对战。

“异形女皇”的诞生

以灰泥粗略塑制出形体的1/4女皇缩比模型,动画师道格·贝吉克和他的小组参考它制作了可动实拍道具。

异形女皇的缩比模型是在洛杉矶北脊片场制作的,当时北脊片场不再是过去那个孤零零一栋建筑的小片场,而已成长为坐拥诸多辅助场地的综合性产业园。SWS的办公室和前台大厅在同一栋楼里,而机械装置部门则在另一栋楼,此外还有一栋建筑专门供艺术家们雕制原型、翻模以及组装各类装置产品。由于各部门不在同一栋办公楼,因此大家每天必须频繁地在几栋建筑之间奔波。

SWS雇员霍华德·博格曾回忆起那段奔忙的时光:“有一天我还真的掐了表,想计算一下我每天究竟在走路上浪费了多少时间,从机械装置工作室走到总装工作室又走到办公室。结果加起来足足花了两个半小时——我这一天就得走两个半小时!我跟斯坦反映了这个情况,他说:‘好吧,你有什么招儿没?’我就答道:‘滑板呀!’我们都去搞了滑板来,蹬着它在产业园里蹿来蹿去,往来于各个工作室之间。”

“异形女皇”的诞生

斯坦·温斯顿正在为詹姆斯·卡梅隆讲解异形女皇缩比模型的细节。

异形女皇和其他角色的原型雕制完成并翻模后,SWS便将它们全部打包寄往英国。温斯顿和六名主管也很快抵达英国,并在伦敦郊外的松林制片厂搭建了一个临时工作室。温斯顿还就地聘请了很多英国雇员来完成已在美国启动的怪物道具搭建工程,在松林制片厂搭起了自己的工作室。温斯顿自己从美国带了些人过去,加上英国当地的雇员,集合了一大帮艺术家来完成异形女皇和其他怪物的特效。

临时工作室的工作条件很艰苦,因为它原本只是松林制片厂的一个小仓库。林赛·麦克高文是当时被SWS聘请的《异形2》特效组年轻雇员之一,后来当到SWS的怪物特效总监,他如此回忆当年的情形:“那间仓库可是把我们给冻惨了!屋里有几套巨大的瓦斯暖气上,我们就坐在这圈暖气片的中间。这些暖气的总闸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停机一次,搞得瓦斯弥漫,这时候我们就得蹦起来把暖气全都给关掉,免得全体中毒昏厥。尽管多少会有些冷,瓦斯还会不断喷出来,但这真是一大乐趣。”

在美国,斯坦·温斯顿工作室交由十几个年轻的艺术家和技术人员掌管,在整个制片过程中,他们在那里日以继夜地制造各类道具部件并源源不断地寄往英国。但这些活宝大都是精力过剩的愣头青,而且差不多有七个月的时间没人管。每天辛勤工作十几个小时后,就会举办一些匪夷所思的活动,比如头顶温斯顿的艾美奖杯在桌子上蹦来蹦去,或者在满是溶剂和可燃性涂料的工作室里玩火,好在没酿成事故。

身在英国的SWS英美雇员们可没空这样搞怪,他们正在齐心协力制作等身大的异形女皇傀儡,它完全再现了SWS在美国雕制的那尊1/4女皇缩比模型,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件费力的活计。特效人员必须靠目测和基础数学计算,非常考验耐心和动手能力。

“异形女皇”的诞生

在等身大的异形女皇腿部模型翻模前,温斯顿正在查看原型。

异形女皇的主要部件是用非常轻的泡沫塑料翻制的,然后分别以独立支撑材料加强。因此她的前肢够长也够轻,在躯干处的特技替身演员只要用手里的滑雪杆便可让她的手臂抬起来。替身演员需要控制女皇的四支手臂,以及通过踩踏设在女皇臀部的踏板来控制她尾巴的横摇。而尾巴的俯仰则是通过液压装置操控的,尾巴尖儿是吊威亚控制的,因此动作更加简单。

SWS为女皇制作了两个头部,其中一个制作得相对比较结实,使用的是耐用材料,经得起各种动作戏的考验;另一个则比较脆弱,使用轻量材料制成。两个头部都设有液压和线缆控制机构,能够完成精细的动作:如张合颚部,以及呲起嘴唇露出牙齿。较结实的那个头部功能更多,包括一条机械舌头,而且这个头部可以左右倾斜动作。

“异形女皇”的诞生

尚未被安装到躯干上的等身大女皇头部成品。

温斯顿和他的团队完成等身大的女皇傀儡之后,重担便落在特效主管约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的肩上。理查森是一位参拍过007系列等重磅作品的业内老手,他必须想出个完美的法子把这套巨大的装置在片场组合并支撑起来,既要让她动起来,又不能让摄像机拍到任何支撑装置。他为此绞尽脑汁,和斯坦一起观看并且算出了整个傀儡道具的重量,了解了各部分的动作原理,仔细确认一切事项之后,才着手开始搭建支撑装置。

理查森为女皇选用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索具和撑架,因此根据不同镜头的拍摄需要、不同的动作设计和不同的拍摄角度,他可以随时换用合适的支撑装置来一一对应。有时候特效组的人会用吊车悬臂上的威亚将女皇吊挂起来,有时候则使用设在女皇背后的装置支撑她,这些装置的固定式底架就埋藏在女皇的脊椎中。

傀儡的躯干是液压驱动的,通过一系列动力操纵机构来控制其左右前后的俯仰倾斜和脖子的上下动作。只需一位操作员便可对机构中任一动力装置进行单独操控,这些埋设于女皇躯干部位的液压装置是温斯顿的首创之举,他评价道:“从前我们从未使用过液压技术,这次用在女皇身上的原因很简单,她太大了,很难靠人力推动操纵。”

“异形女皇”的诞生

SWS的特效人员理查德·兰顿和朱利安·卡尔铎正托着女皇的尾部进行确认

女皇傀儡的躯干中藏有两名特技演员,他们负责女皇四支手臂的动作;三名操作员分别负责三套液压机构,此外还需要若干名演员用支撑杆来操纵女皇的腿部。因此,这尊等身大的异形女皇共需八人合作才能活动起来,加上后援人员,需动用的特效人员达十六人。他们要保证她的动作看上去就是一头真正的生物,而且各部位的动作还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这场傀儡交响大戏的指挥便是斯坦·温斯顿本人。

“异形女皇”的诞生

拍摄间隙,温斯顿和工作人员为女皇补充唾液,为减轻女皇体内特技演员的负担,另一位特技演员托着女皇的一支

尽管异形女皇是SWS在《异形2》中接到的第一单工作,不过她在整部影片中要到第三幕才会出场。重回LV-426星的芮普莉在女皇的眼皮子底下救出纽特,并把她的产卵场轰了个稀巴烂,然后搭乘仿生人主教驾驶的登陆艇回到太空船苏拉科号上。女皇挣脱了她的产卵器,一路追踪芮普莉等人登上飞船,并甩起尾巴,把主教刺了个透心凉。

在刺穿主教这个特效上,温斯顿和卡梅隆决定弃用传统的侧面拍摄配假身的拍法,而是让主教在胸口被女皇的尾巴刺穿时保持直立并且拍摄过程全景。SWS为扮演主教的兰斯•亨利克森制作了一块胸部衬板,里面藏有一条可以折叠的弹性胶化尾巴尖儿。开拍的时候,尾巴尖儿是平折在衬板上的,外面套着工作服;然后尾巴尖儿便会被一条威亚拉出来,看上就像是它刺穿了主教的身体。

“异形女皇”的诞生

温斯顿正在片场为扮演主教的亨利克森调整背后连接女皇尾部的基座,而卡梅隆(背对镜头)和摄影师已经在一旁

这个镜头有些像马戏团演出时常见的“利箭贯脑”把戏,其装置支撑设计是由约翰·理查森和他的特效组成员合力完成的。为达到演出效果,亨利克森需绕胸固定一套基座,其前胸部分安装着一条固定的女皇尾巴尖儿,后背部分则与女皇傀儡的尾部主体相连。而亨利克森的双脚并不在镜头中,实际上,他在拍摄时一直站在一个升降平台上并被后者一路带着升高,看上去就好像他正被女皇的尾巴往上提起一样。在这一幕的结尾,女皇将主教整个拽到她藏身的天花板上,然后把他撕成了两半。

女皇傀儡当然没有足以撕开一个假人的力气,为了这场分尸镜头,约翰·理查森设计了一个弹力分尸机械装置:他在假人体内埋设了一套弹簧支撑的机构,一旦激活,该机构便会以很强的推力将假人的上下两部分躯体大力撑断,而女皇傀儡的手爪则事先固定在假人身上的沟槽中,当后者被弹力撕裂时,女皇的手臂也随时甩开,模仿出现场手撕活人的逼真效果。

“异形女皇”的诞生

来啊,互相伤害啊!

为保障特效拍摄的完美,这个镜头反复拍了两天,期间最可怕的就是那些人造道具血液,因为牛奶很快就会馊掉,演员不得不泡在恶臭扑鼻的馊奶里表演。每拍完一次,剧组人员都要辛苦清洗喷得遍地都是的仿生人人造血液(由牛奶和酸奶混合制成),再把假人体内的弹簧机构复位接好,最后还要给它换上一套干净的工作服。

解决了主教,异形女皇便从天花板上一跃而下,准备横扫货舱里的幸存者,拍摄这个镜头时,特效人员用多条威亚悬吊着女皇傀儡缓缓落下,而女皇躯干内的特技演员则操纵她的手臂展现精细动作,等于是一场大尺寸的扯线木偶表演。

“异形女皇”的诞生

特效人员正在调整女皇傀儡,可以看到她身上的多条威亚。

“那时候,电脑涂抹威亚的技术还没有出现。”温斯顿解释道,“所以其实所有的威亚都在镜头范围内,只不过我们用烟雾、布光和氛围蒙骗了你的眼睛,所以观众不会注意到那些威亚。”和拍摄《终结者》时一样,斯坦·温斯顿亲自执导了第二工作组的所有拍摄工作,包括异形女皇和其他怪物的镜头在内;不仅如此,他这次还监督了非怪物相关的第二工作组。

SWS还根据1/4的女皇缩比参考模型,制作了一个同样比例的可动模型。这个模型与1/4的芮普莉及起重机模型道具被用于拍摄部分中远镜头。

“异形女皇”的诞生

左起:罗伯特·斯科塔克、斯坦·温斯顿、约翰·理查森、苏姗妮·本森,第5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1987年

斯坦·温斯顿凭借《异形2》斩获了他的第一尊小金人,他和特效组的罗伯特·斯科塔克、约翰·理查森、苏姗妮·本森一同接过这个最佳视觉效果奖项。尽管温斯顿满心欢喜,然而《异形2》带来的荣耀却仍无法抚平当年《心灵之声》(Heartbeeps, 1981)落选带给他的失落感,部分原因也在于《异形2》的成功是靠整个团队的协作,而非他个人的技巧;再者,此时温斯顿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渴望各种各样的奖项了,他谦逊地评价道:

“获得奥斯卡奖只是代表了一种广义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之所以能获此成就,完全因为我能够有幸参加这样一支伟大的团队。我知道这听上去很像是陈词滥调,但我还是要说:提名就等于是成功。你的同行对你说,你的作品是今年最棒的——夫复何求?

不过呢,当获得这尊奥斯卡奖时,我的脑子里变得一片空白。控制自己的好胜心与自负,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非常重要。我努力了很久才走到了这一步,得过几次艾美奖,也几次和艾美奖失之交臂;我曾争强好胜,也曾一败涂地;曾经被提名过一次奥斯卡奖,也曾数度被提名委员会拒之千里。因此当时的我已饱经风霜,虽然夙愿得偿,却也大彻大悟。我终于明白了,奥斯卡奖其实什么都不是,对我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能够跻身这支技艺超群的团队,能够与一帮酷毙了的艺术家一起和吉姆•卡梅隆共事。从那时起,获得奥斯卡奖对我来说再也不重要了,至今仍是如此。”

2001年,斯坦·温斯顿罹患多发性骨髓瘤。斗病七年后,于2008年6月15日在家人目送下与世长辞。

本文作者:徐辰· 读库编辑,策划出版《异形全书:经典四部曲终极档案》

个人微信订阅号:五号锅炉房

“异形女皇”的诞生

对“异形”系列电影的创作和拍摄幕后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扩展链接了解《异形全书:经典四部曲终极档案》详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