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授权自:菠萝斑马居住指南

  微信公众号ID:homeupgrade

  

  目前世界上最值钱的三个公司,有两个你们都很熟悉:Uber和Airbnb。

  还有一个WeWork,它最近从日本软银拿到了30亿美元的投资,公司估值超过了Airbnb跃居第二。

  不要觉得这跟你没啥关系。

  这将会是今年你最想转发给老板的一篇文章。

  「办公空间也能多姿多彩」

  WeWork,简单点说,是个网红办公空间,现在已经遍布全世界22个国家,拥有283个办公地点。每一间颜值都高到炸裂。

  它是共享的工作空间,你可以把整个公司都搬进去,也可以作为自由职业者只租一个工位。

  WeWork 上海

  而且地段绝佳,比如日本的这栋楼“冰山”是奥迪的前陈列室,就位于原宿中心,玻璃建筑闪闪发光。

  图片来自网络

  巴黎店,就在老佛爷百货旁边,上班购物一键切换啊!走进去,它通常会有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空间,摆放着巨大的模块沙发,采光极佳:

  WeWork 巴黎

  各种类型的多人座位,确保有足够的小组工作场所。

  如果你想打个私人电话,或者找一个完全无人打扰的地方,还可以走进这样的电话亭。

  这里不仅能办公,还能提供食物、免费无限量畅饮的咖啡和啤酒。

  WeWork 香港

  加班熬夜累了还可以去休息室躺一躺,或者做个日光浴。

  WeWork 荷兰

  WeWork 以色列

  这里整个空间都充满了设计感,连厕所、楼梯这些细节都美到惊艳。

  总之看下来,我感觉自己上了这么多年的假班!

  「办公空间也需要“故事感”」

  其实联合办公的空间很多,为什么偏偏是WeWork杀出一条血路。

  首先我觉得最棒的点在于,它通过空间里的艺术作品,比如壁画呀、墙纸啊、霓虹啊来讲故事。全球那么多个城市,每一个都有自己本土化的特点。

  wework门店里的艺术能量

  比如北京店的门上有巨大的脸谱装饰,楼梯墙面则画了涂鸦的千里江山图,都非常酷炫。

  WeWork北京

  图片来自Instagram

  这些都是由中国本土的艺术家创作的。不像美术馆里的油画那么沉重、宏大,但依然在快节奏的生活里给人灵感和震撼。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身边真的有这样一群人,在用街头涂鸦的喷漆来实现中国传统国画里的留白和笔锋转折。都市森林里孤舟独钓的老翁头上戴的不是斗笠,而是棒球帽。

  还有随处可见,特别圈粉我的霓虹灯。

  能和这样的作品朝夕相处,怎么会没有能量呢。

  办公室里的家具比家具展还潮

  

  而且,WeWork里的家具,也不是随便摆摆的。WeWork的联合创始人Miguel McKelvey是建筑师出身的,本身对空间就非常敏感。

  如果你不告诉我这里是办公室,可能我会误以为这里是什么潮牌买手店,或者米兰家具展的展厅。

  这里面还有许多古典和现代的碰撞。比如伦敦的Wework,就通过古董家具商mustard vintage大量采购Mid Century的餐具柜和橱柜用来装饰会议室。

  图片来自mustard vintage

  这些几十年历史的老古董,可能和Hay的家具,Urban Outfitters的靠垫摆在同一个空间里,混搭功力极强啊。

  「将办公过成了生活」

  WeWork室内设计负责人Justin DiPiero说过:“不要害怕适度使用住宅家具,这是一个你将花费大部分时间的空间,所以它应该感觉像你的家,而不是一个无菌办公隔间。”

  不过有人大概会质疑,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没有正经的书桌,是不是姿势不舒服啊。

  不要小看了那些不起眼的家具,尤其是椅子,很多都来自全世界最顶级的办公家具品牌。

  上面这个灯,就是皮克斯工作室里那款跳跳的台灯,20世纪最经典的灯具,AnglepoiseORIGNAL,非常灵活稳定,适合阅读。

  伊姆斯的铸铝座椅,至今还是美国大选总统辩论场上的首选。Romney 和 Obama 的第一次辩论,屏幕中央出现的椅子就是它。

  图片来自网络

  然后还有人体工学椅,不是Herman Miller就humanscale或者Knoll。座椅的曲面靠背都极度完美贴合,托起腰椎。只要坐过一次这样的椅子,就除却巫山不是云,坐什么都不够舒服了。

  除了这些大牌,还有一些家具有小心机。

  比如这个来自turnstone的campfire系列桌子。当你和同事在头脑风暴时发现纸巾不够大,就可以直接在桌面上写字记录。

  图片来自turnstone

  圆桌顶部可以旋转,而且纸张写完可以撕下来保存。

  简直是多人协作的画板啊。除了办公室,也特别适合放在家里和小朋友一起写字画画啊!

  这个7*24的办公空间,不要说工作了,给我一间独立卧室,我立刻、马上、拎包入住。

  wework的设计理念,不仅适用于办公室,其实还满足了我对家的很多构想。

  让工作变得更舒服

  1.一个让我放松、快乐的空间

  色彩和艺术作品传达出来的情绪是很直接的。沙发是彩色的,灯光是温暖的,墙上的画是快乐且有创造力的:

  你下班回家满身疲惫地走进一个开阔明亮的空间,

  整个人都会被拯救的。

  2.家人可以自然而然聚集在一起

  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传统的书房利用率特别低,就是因为功能太单一/不明确。下面这种霸道总裁式的书房,你很难想象,爸爸坐在里面办公(打游戏)以外,能留给妈妈和孩子什么空间。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的设定,其实根本不符合家庭日常生活的需求,是极大的浪费。

  wework虽说是办公室,但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型的LDK,所有空间都混在一起,融合了客厅、餐厅、厨房、书房,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

  你可以起身随手去吧台拿一杯啤酒,

  老公看书累了也可以顺势躺倒在沙发,

  而小朋友和宠物就在你们的脚边玩耍。

  不仅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还可以促进交流。所以wework连走廊都故意设置得不太宽,人们走路的时候就要顺理成章地打个招呼。

  如果想要更私密的空间,可以走进玻璃隔间,或者帘子后面。不被影响,但是依然共处一室。

  同样的20平米,少掉一面墙,就可以搞出40平米的功能。

  我有一位日本朋友,在银座ginza six的wework里办公,她就说起过,工作之后待在家里的时间非常少,因为这边的环境更开阔更舒适。 说以后如果换大房子的话,也想搞成“Wework风”。

  “wework风”的本质,并不是简单的网红家具堆砌。而是在一个大空间下,如何去选择更功能化的家具,让自己过得更舒服。

  比如wework会员有一个特权,你这次坐过的升降座椅,下次再去其他分店的时候,ID会自动记忆你上次入座的高度。

  曾经我们可以能需要用10平米,来打造一个形式上的书房。现在可能一盏阅读灯,一把人体工学座椅,就能代替整个书房,让你在客厅、餐厅这些更棒的环境里学习办公。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的住宅面貌正在被新的功能主义趋势刷新。几年之后,大家可能都不会再讲到什么北欧风啊日式啊美式啊。

  wework风,小米风,会代替这些词语,重新定义未来的住宅风格。

  毕竟,北欧风三房,大美式四房,现在我们也买不起了啊。

  声明:文章未标注图片均来自WeWork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整个家的好品位,都体现在几把椅子上了

  虽然得不到坂口健太郎这样的“盐系男生”,但起码可以给自己一个“盐系的家”!

  90后美女上班族,用35万打造90㎡两居室,更有超美阳台植物角!

  关注尖叫设计

  每天为好设计WOW一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