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冬天,似乎要比去年要冷一些,特别是对于国内汽车市场而言,借助SUV的东风经历了两三年增速的意外之喜后,国内车市迎来了平淡乃至下滑期。

不过,海底之下依然潜藏着火山喷发,在汽车市场的寒冬面前,吉利博越仍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活力。

从最初的上市20天全国订单量突破3万辆,截止上个月,上市31个月累计销量突破60万辆,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位消费者选择成为博越的车主。

这也让人好奇,博越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越发挑剔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前阵子,《钟叔驾道》记者在云南沪沽湖试驾了博越,以一场逐梦之旅,真实体验博越车主的生活方式。

合乎标准的家用SUV

SUV在中国市场火热了这么久,乃至销量能够与轿车平起平坐,有时候也会有疑惑,为什么中国消费者都想要拥有一台SUV?是他们喜欢折腾爱上越野了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绝大多数消费者更多的是需要一台能够“多功能”的车,所以选择一台SUV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应付一些稍微复杂路况的同时,又可以保证出行乘坐的舒适性。

当你厌倦了应接不暇的加班工作,在川流不息的城市里感觉身心俱疲时,想要前往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过几天无所事事的日子,找个机会让内心平静。相比于轿车,SUV无疑更能给人信心和底气。

博越的成功之处正是于此,在一台SUV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做出了符合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定义的真正好用。

作为此行的目的地,沪沽湖位于川滇两省界,环湖一周约66公里,距离宁蒗县城有73公里,盘山公路、坑坑洼洼的国道、甚至还有一段石板颠簸路……沿途复杂的路况对博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博越的表现明显出乎我们的意料。1.8T+DSI 6AT的动力组合更加强调平顺性,整体行驶更加平稳舒适。其中1.8TD发动机采用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最大功率可达135KW,峰值扭矩可输出285N·m。

驾驶着博越面对盘山公路的诸多急弯,这副6AT变速箱降档反应不快但换挡动作很小,配合轻巧却又准确的转向,以及线性的刹车力度,依然能够表现得优雅从容,整台车灵巧听话,驾驶亲和度很高。

另一方面,博越也打破了消费者对于SUV“偏软底盘、超厚轮胎”的传统印象,博越胜在底盘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走在连续石板颠簸路上,充分吸收过滤来自路面的冲击,悬挂上下动作干脆利落。

在适应中国极端路况这点上,博越确实让人喜欢。再结合做得很不错的底盘降噪和发动机隔音,优秀的行驶品质使得其成为10-15万SUV阵营中鹤立鸡群的存在。

下对了料,便是好汤

在真正接触博越之前,对于它的了解更多地集中在表象。比如作为自主最美SUV之一,博越的车头格栅、内饰细节都有着代表吉祥的回字纹,和谐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算是一大特色。

再比如,丰富的配置,质感不错的内饰,都足够让人眼前一亮,为之心动。

但就一款好车的标准而言,要想让60万人为之买单,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博越身上,智能也是其带给用户的一个重要标签。经过升级,“你好,博越”3.0版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拥有更强的自然语义识别能力,例如一句“我饿了”便会自动推荐附近餐厅信息,或者直接说出目的地,就可以自动规划路径导航到想去的地方。

除此之外,这套智能交互系统还增加了电话、导航、音乐等更多应用场景的“免唤醒”的语音指令,以及支持空调、车窗、天窗、空气净化器、座椅加热等更多的车身硬件的控制等,可以说重新树立了这一级别SUV的体验标杆。

钟述

看似处处相同,实则处处不同,大概说的就是此行在沪沽湖遇见博越的这种感觉。

从刚推出时的惊艳,到如今依旧保持了月销两万的魅力,与市面上一众SUV相比,舒适、好开、智能或许便是博越取悦消费者的独到之处。

特别是经过市场长时间打磨、超过60万车主的认同之后,使得它成为选购10万-15万级SUV时一个绕不开的选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