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作为一个自认为将所有事情串联在一起,看破了监察院长陈萍萍所有诡计的范闲,怎么可能在一个为了庆国愿意置身北齐险境的言冰云面前提起这些事情。范闲还未搬倒长公主,还未打垮太子和二皇子,还没有调查出母亲叶轻眉当年死亡的真相,怎么可能会死。

《庆余年》范闲之死,多处不合理

在《庆余年》第一季结尾处,言冰云反身刺了一剑,

范闲中剑倒地。

言冰云说:“这就是我的选择。”

范闲在惊诧与不甘中闭上了眼睛。

之前我们说过,在猫腻《庆余年》这部小说里面,没有绝对的坏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内心认为第一重要的事情。

言冰云是监察院四处主办言若海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加入监察院,更是身体力行践行“一切为了庆国”的观念。

在言冰云的内心世界,做任何事情的第一出发点都是为了庆国。

只要国家内部稳定,外部安全,就算身死在所不辞。

抱有同样观念的人,在《庆余年》中不在少数。

范闲之前曾不止一次在言冰云面前表露,想要夺监察院权。

范闲意图拉拢言冰云,这件事情不是什么秘密。

那么,作为一个自认为将所有事情串联在一起,看破了监察院长陈萍萍所有诡计的范闲,怎么可能在一个为了庆国愿意置身北齐险境的言冰云面前提起这些事情。

在一个还未投靠自己的人面前,说了这么多真实想法,范闲是不是自己作死。

人在江湖飘,范闲要挨刀~

这一点是促成最后言冰云剑刺范闲的原因,算是铺垫。

但是范闲的行为逻辑点是什么?

剧集里面没有说清楚。

范闲还未搬倒长公主,还未打垮太子和二皇子,还没有调查出母亲叶轻眉当年死亡的真相,怎么可能会死。

都特么怪电视剧版《庆余年》的编剧王倦老师,非要在第一季结尾时,设置这么一个悬念。

王倦毕竟是大神,作为原著党,对《庆余年》第一季的大体方向比较满意。

不过感觉第一季最后一个情节,快剑谢必安传信,二皇子书信内容对既往事实供认不讳,同时拿与范闲有关的三个人,逼迫范闲站队。

这个剧情,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

隐藏了一季的大boss就这么自己走了出来。

在二皇子私军包围使团、谢必安拔剑的情况下,范闲说,费介是四处主办,杀了他监察院不会放过二皇子。范思辙是户部尚书范建之子,范建不是无权无势的朝臣,而是陪同庆帝长大、最受皇恩的大臣。

至于滕子京的儿子,二皇子愿不愿意杀死这个孩子,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孩子和范闲不死不休。

范闲都能想到这些,作为幕后的大黑手二皇子,按照正常的逻辑,不可能想不到这些。

这怕不是编剧给反派套上了降智光环。

二皇子,辛苦隐忍,距离自己的目标中间还隔着很多对手。

这个时候来和范闲摊牌,恐怕不妥。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成年人的世界也在尽量避免不死不休。

范闲,出使北齐团长、户部尚书范建之子(至少现在是)、监察院提司,陈萍萍待其如子侄、郡主林婉儿的未婚夫、小诗仙、一手促成文运入南庆之人。

这等人物,不要说你一个皇子,就算是庆帝想要杀的话也要想一些能站得住的借口,不然朝堂内不服,君臣内心嫌隙。

但从第一季来看,二皇子这些行为没有逻辑串联,行为立场不成立。

可能是小编愚昧,没能揣摩出编剧大人为第二季挖的坑。

但是,小编依然要大胆猜测,因为网传《庆余年》电视剧版分三季播出。

第二季的主要内容是“娶妻林婉儿”“斗二皇子”“接收内库”“推倒长公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