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能一次比赛失利,就放弃围棋!

关注

比赛成绩,学生和家长在意。说实话,教练更在意。那么,面对比赛成绩,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呢?

第一,多找自身原因

无论你怎么抱怨,抱怨比赛场地,抱怨裁判,抱怨天气,甚至抱怨对手太强,抱怨运气不好……

但不可否认,在所有竞技项目中,围棋比赛还是最能体现个人实力,裁判主观因素最少的运动。

每一盘棋不用评委评分,不用场外拉票,同时误判几率也小,一局棋很直观的比较出两个人的竞技水平,围棋比赛是相对来说很公平。

我们总结成绩的时候,要重过程,多去找自身因素。只有多找自身因素,今后的训练才有更准确的预期。同时,总结不仅仅是表达心情,总重要是想清楚以后怎么做。

第二,保持平常心

输赢不必太在意,要知道,棋逢对手才是人生幸事,假如对手太强或者太弱,进场前就知道了输赢,那么这样的对局也就兴致大减。

中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将人性分为天性与后天习得;北宋张载的性二元论,又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和行为 ,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②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则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③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本能决定论又反对习得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你是一个太重感情的女人吗每晚9点半,我都会在这里陪伴着你。喜欢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吧,晚安!

@

两天内专心地和同水平段的孩子一起下棋,本身也是非常舒服的事情。围棋的最高境界是平常心,所谓的平常心即赢也下棋输也下棋,泰然面对胜负。

其实,更深层次的平常心,则对局时忘记场外因素深入思考,寻找当前局面下只此一步的最佳招法。如果孩子认真思考每一步棋,获胜自然水到渠成。

反过来想,假如孩子冥思苦想最终还是输了,那么对手的实力一定比你强,输了也是理所应当。因此,只要孩子能慢慢做到平常心,努力过了,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第三,对手可能有不规范的行为

比如,有的小朋友悔棋,有的小朋友自己输了却偷偷去报成绩,有的小朋友数棋的时候偷偷放一个子。家长抱怨裁判,也让我花大力气去教如何对付这样的行为。

我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赛场条件简陋桌子不稳,对手在铁定输的情况下“无意中”用脚钩桌子腿让桌子翻了。那演技简直绝了。

对此我也有我的看法,围棋竞技是需要修心的,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你达到的成就永远就是那么一点。棋能反映人品,人品决定棋的高度。

一般比赛,耍赖的都是低级别的,2段以上的比赛就几乎没有耍赖的。网络对局更是如此,3段以下耍赖和吃零食一样普遍,而6段以上耍赖的就少多了。

我奉劝家长教育孩子要志存高远,不要特别在意某一次吃亏上当,当你的层次高了,接触人群变了,这些现象自然离你远去。

第四,孩子输棋或者晋级失败,家长如何安抚

首先,孩子出场后偷偷地哭或者不愿意说话,这个时候我建议家长不要管他,让孩子先静一会自己调整一下,(大哭大闹伸胳膊伸腿不在此列)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再进行安慰。

其次,当孩子抱怨客观因素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打断,引导孩子把话题转到寻找自身不足。

再次,找到不足之处之后,一定要有相应的训练计划,这个很关键。疏通情绪后,有训练计划,就是勾践,没有训练计划,就是祥林嫂。

最后,家长一定不要抱怨孩子,要支持孩子继续学围棋。

千万不要说,我花钱花时间陪你学围棋,最后你还没谁谁谁考的好。因为一次比赛失利放弃一个可能陪伴一生的爱好是不明智的,不要轻易放弃。哪怕孩子有百分之一的想法想再试试,家长也要支持。

Since 20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