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在网络上掀起了对于师生关系的讨论热潮,引发了人们对于大学校园师生关系的思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我们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后的人生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师生之间该如何相处?怎样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成为我们无法逃避的讨论话题,也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10月19日,持续占据微博热搜话题榜的“家人去世向老师请假被拒”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网友爆料四川大学一声乐系学生因家人去世向老师请假被拒绝,该老师表示:“你可以回去,但我要扣分。”随后,该老师在全年级合唱课上公开拿该生隐私做例,并表示:“如果这学期你家里面有四个人去世,我这门课,你只能重修。”

20日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发布调查通报:对老师进行严肃批评,责令写出说明和检查,对奔丧学生表示慰问。并且该老师已获得了学生的原谅。目前该事件并没有新的进展,但网友讨论并未到此结束,大多数网友对老师表现出的是批评之意。

10月21日,另一引起热议的事件,网友对老师的态度是赞赏、夸赞,令人敬佩。华东政法大学一同学向老师解释迟交作业的原因,并希望能够补交,老师表示,可论证一下迟交作业的合理性。没想到这位同学写了《迟交作业之合理性》后,老师随后回了一份《论“迟交作业”的归入法分析》。

在上述事件中,老师采取了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并积极进行启发和正确教育。用新的方式对待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解决了问题,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赢得一众好评。

从这两起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处理师生关系的方式不同对学生的影响、自身的影响以及引发的社会舆论都是不同的。从一个正面的案例,也就是“老师要求学生论述迟交作业的合理性”;一个负面的案例,也就是“家人去世向老师请假被拒”中,我们或许可以总结出一些师生相处之道,让大学校园的生活更美好,更和谐;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发展,建立深厚的情感。

第一,老师和学生要彼此尊重,平等和谐共处。老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避免学生受到伤害。学生要尊重老师的职业、威信,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老师和学生相互尊重,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老师和学生要经常沟通,换位思考,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产生。

第三,作为一名老师,要有师德,有职业道德水平和规范,作为一名学生要遵守规章制度,有良好的品德。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帮助他人。在遵守规章制度的同时,要有道德感,富有同情心, 要有人情味儿,一味刻板遵循条条框框,不懂变通,不但没有教育意义,更容易引发冲突,造成多方伤害。

结束语: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每个人都无法独立于社会体系之外,单独存在。希望处在综合人际关系中的每个人,面对纷杂的世界,仍有孩童般纯真的笑容。

本文由社会良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