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百姓宣讲之四:无悔的选择 执着的坚守

宣讲人:云梦公路局代红艳

大家好!我叫代红艳,1979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养路工家庭,1997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养路工。在此之前19年时间里,我坚守在云梦最偏远的乡镇,养护着一条8.3公里的乡村公路。在那里挥洒青春和汗水,记录平凡和质朴,书写责任和担当.回首过往,我的体会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用执着去坚守,就一定会阔步走向新时代;展望未来,我的信念是:永远牢记自己的使命,用新精神去引领,就一定能开创出新征程。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无悔的选择 执着的坚守。

对于公路,我始终有一种无法言尽的情怀。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养路工。从我记事起,我的家就在公路边,桔红色成为我童年世界里最耀眼的色彩。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画面是:父亲每天着一身桔红的衣帽,拿着洋镐和铁锹在公路上劳作忙碌……这个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定格在我18岁的那一年。

那一年,42岁的父亲因为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父亲生前是一名养路工,他一生对养路工作寄予了深厚的感情。为了继承他的遗愿,刚出校门的我来到父亲生前所在的工作单位——云梦公路管理局,永丰道班当上了一名养路工。

当年9月,我被调到倒店道班。倒店乡位于云梦最北部,被人们称为云梦的“北大荒”,路远位偏。母亲和亲戚们都劝我:在哪不能做事,一个女孩子,何必吃这个苦?可我心里想,父亲早逝,母亲多病愁苦,弟弟年幼,自己书读的也不多,这个工作机会来之不易。心态放平和,在哪做事都一样。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亲友的反对声中,我仍然扛着背包来到了倒店道班报到。倒店道班成立于1982年,当时这里有4名职工。

虽然来前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一切还是让我心里凉了半截:一座破旧的房子、门窗多半已朽坏、周围杂草丛生。有蛇呀,蜈蚣呀等好多虫子。道班附近一片荒凉,只有零散的几乎民居。

见到我,几名养路工人都不解地说:“我们正想走呢,你倒好,还来!”我想:“这路怎么也得有人养护吧,你不干我不干,这路咋办呀?在哪干不都是养路护路吗?”第二天,我就扛着铁锹和同事们上了路。

当年,我们管养的界操线还是一条砂石路,是倒店乡方圆十公里周边村民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行人车辆多,黏性的土质,路况差,经常是“下雨一团糟,晴天一把刀”,养护任务非常繁重。同事们都想方设法调到条件相对好些的道班。到2004年,倒店道班就只剩下我一个人。

老班长离任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代,这里条件艰苦,以后就辛苦你了!”后来,组织上也多次想调人过来,但没人愿意来。我对领导说,这也不能怨人,这地方条件太差了。既然谁也不愿来,那就由我一个人养护好这段乡村路吧。从此,道班门前的界操线就成了我一个人的工作地盘,它一头连着316国道,一头连着云安线。每天,我都会在路上巡查、清扫、排水、修整树枝、挖补坑槽……在《公路养护巡查日记》里记下一天两次的巡查情况。

由于养路工作的清贫而辛苦,当初离开的女同事都劝我:“和我们一起走吧,搞点别的,也比这强!”看到她们走了,我也有点动摇。可想想,父亲是县里出了名了道班劳模,他一生修路护路,我要是半途而废,会给他抹黑的。最终,我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呀,就是19年!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0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下3度。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的,吹得道班的门窗发出了“砰砰”的响声,就像有人砸门一样,我久久不能入睡,迷迷糊糊好不容易睡着了,半梦半醒间突然发现天空白茫茫的一片,下起了大雪。我一惊心想:坏了,刮这么大的风,下这么急的雪,下了一晚上,那公路上该积多厚的冰呀,着急的我再也没有睡着。天还没亮,我就用斗车拖着防滑料、融雪剂上路了。我首先是分段撒上融雪剂,然后赶紧用铁锹铲雪除冰,最后铺洒防滑料,并且还要清理路面上、边沟里压倒刮断的树枝。原本寒风凛冽的早晨,我却干得满头大汗。忙完后拖着疲惫的双脚回到家,我才发现,膝盖以下的裤腿全湿了,袜子和鞋底粘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泥水,哪是汗水。那年腊月天气异常寒冷恶劣,我每天都是这样早起撒融雪剂、防滑料。在那段时间,仅4公里的界操线西段,经我之手使用的融雪剂就达3吨、防滑料0.5吨。劳累加风寒,让我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一到阴雨、寒冷天,两个膝盖就隐隐作疼。然而,一想到那一年倒店乡界操线没有因为大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我就感到欣慰和自豪。

工作中的戴红艳。

我的家住在云梦城区,一周或者半个月才能回去一趟。儿子出生后一直由公公婆婆照顾。前年,婆婆因胆结石被送到医院,我都没能回去一趟。我清楚自己的位置,我是一名养路工,养路就是我的工作,养好路就是我的职责,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就是我的人生准则。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的家,就一直在路上。

如今只剩下婆婆一人,年岁大了,手脚也不方便,丈夫一直在外打工,家里无人照料。2010年9月,为了方便照顾儿子,我只好把儿子从云梦城区转到倒店罗庙中学。“别人的孩子是千方百计从农村转到城里上学,而我为了工作却把儿子从城里转到农村读书......”想到这些,我一直心存愧疚。令我欣慰的是,儿子很懂事,回到家,自己做作业,帮我做家务。有时,他还帮我一起护路。

一条8.3公里的偏远乡村路,我一个人坚守养护了19年。在这19年里,用坏5辆斗车、骑坏10辆自行车、用坏54把铁锹和103把扫帚,巡查公路里程10多万公里,写下21本工作日志。倒店乡人民没有忘记我;各级政府和组织没有忘记我;各部门领导没有忘记我;社会各界给了我丰厚的回报。让我觉得这19年来的辛勤工作和付出是值得的!从2008年起,我先后获得省、市、各种荣誉,2014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2015年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2016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和赞扬我觉得受之有愧。我只是千万名战斗在公路一线的,养路工中的一员,我并没有做出惊人的业绩,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我只是做了我份内的事,也只是做了一个公路人应该做的事。然而,组织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和褒奖,感谢组织和各级领导对我的关怀与厚爱。一份荣誉就是一份鼓励,一次褒奖就是一次鞭策。坚守岗位,养好公路,就是我的职责和任务。

如果说,19年前我穿上桔红色的标志服,是因为别无选择。那么,19年后的今天,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做一名公路人!不为荣誉和名利,只为倒店乡这一片淳朴的热土,只为我深深眷恋着的桔红色的公路情怀。我愿永做这平坦坚实道路上的一颗小小铺路石,无怨无悔!

2016年5月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组织上破格提拔为公路管理局副局长。如今的我,已经告别了19年的基层工作,在机关分管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虽然,我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将不忘初心,继续传承和发扬铺路石的精神,认真做好现在的工作,以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和饱满充沛的热情,继续为公路事业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再创新的成绩。

2018年11月20日

代红艳工作照

代红艳在下刘村开展扶贫工作。

代红艳走村串户开展扶贫工作。

戴红艳进村工作中。

局一班人在工作中。

代红艳在下刘村开展扶贫工作。

戴红艳在城关镇宣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