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遗体在大屿山宝莲禅寺海会灵塔火化变为一缕轻烟

著名作家金庸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他的丧礼12日在香港殡仪馆举行,13日出殡。按照金庸生前意愿,丧礼以私人形式举行,不设公祭。

据香港媒体13日报道,13日,金庸的遗体送往火化,但火化地点却不是一般公众火化场,而是大屿山宝莲禅寺海会灵塔。海会灵塔一般不开放给公众,只供寺庙中人及与宝莲寺有渊源的善信使用。13日早晨,海会灵塔的祭坛已准备就绪,凉亭两旁分别挂有写上“身如芭蕉心如莲花哲人远去百节疏通万窍玲珑天笔回归”的挽联,横幅则写上“查公良镛茶毘大典”。

金庸灵柩运抵后,由宝莲寺高僧主持火化仪式,大约中午,金庸火化大典仪式开始,宝莲寺高僧等诵经,亲友逐一手持清香致意,高僧点燃一早选好的木柴,一代武侠大师化作一缕轻烟,缓缓上升,飘往天坛大佛方向,正如查良镛次子查传倜早前在微信的留言“看破放下五蕴空,含笑驾鹤倚天飞”。金庸的遗体火化后,骨灰将安放在海会灵塔骨灰坛内。

金庸先生佛缘点滴(延参法师)

风云几经年,了事拂衣去。

笑红尘,多喧扰,风云几经年,了事拂衣去,侠骨仍留香。金庸先生安详离开,引起世人在大音余响之后的无尽追思。

用心创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武侠世界,娓娓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洞察人心的世间故事,金庸先生以其渊博厚重、亦庄亦谐、雅俗共赏之笔,给这个世界描绘了一番独特的风景,多少人因金庸先生而对传统文化升起孺慕之情。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庸先生的小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常识普及,举凡诸子百家、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如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乃至文化中的各个领域、门类,传统文化中富有魅力、可濡养当代人精神的文化元素,无不被金庸先生恰如其分的运用。

金庸先生的作品浸润了几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用最活泼的方式告诉你,传统文化到底好在哪里,可以说,金庸作品是无数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金庸先生并不曾刻意以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但我们都因为他而愿意进入文化传统的大门一探究竟。

金庸先生的文学世界包罗万象,其中涉及佛教文化的随处可见,先生是一个有佛缘的人。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先生说过,因为家人的猝然离世,“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对生死问题的思索,对人生价值的探寻,让金庸先生最终选择了佛法作为自己精神的依怙。

有人说,金庸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通俗化了,金庸小说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入门书来读。对于那些想了解佛教文化而苦于经典难以深入的好学者来说,金庸小说也可以当做了解佛教文化的通俗读物。金庸先生把自己对佛教文化的领悟,用在对人物的着墨上,我们有幸因之重新思考,原来天下第一等的功夫不是武功,而是慈悲为怀的大爱大愿。

金庸先生是一个认真的人,我们都知道他曾经为研读佛经而购置了全套的英文版《原始佛教》,为了能直接读佛经原典,金庸先生甚至学习梵文。对佛教文化研究越深入,对这个世界、对生命的认识就越深刻,金庸先生曾对朋友说,“研读这些佛经之后,我觉得看待许多事情都变得清朗,连死都不怕了,不再计较名利得失,心里坦荡荡的,无所挂碍。”

把自己对佛教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融入作品,读者看到的是苦海中的众生百态,以及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金庸先生塑造了众多有着菩萨心肠的人物形象,对佛教文化注重“出世不离入世”的精神诠释也最为人所称道。一身浩然正气,一腔慈悲济世的胸怀,是金庸先生笔下的佛缘众生,也是作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选择,正如先生自己所言:我信佛,因为我相信人生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就信了。世事万千,不外佛光普照,这是一个真正在心灵世界耕耘过的忠厚长者对世界的认识与体察。

金庸先生一生,心存大义,情牵众生,两万社评,纵横捭阖,是文字世界里真正的侠之大者;先生一生,进退有节,盛年激流勇退,洒脱超然,耄耋之年仍笃学不倦,好为人徒,做人雅量,读书海量,可谓至情至性,堪称学子典范;先生一生,悲天悯人,关注生民,世间冷暖,皆成笔底波澜,其佛心可鉴;先生一生,谦和儒雅,包容大度,及至晚年更如天心圆月,通透澄澈。

斯人已去,绝响犹在,高山仰止,先生千古。

温馨提示:《

最美五台山

》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互联网

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