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茎叶,于夏、秋两季采收。它主要含有挥发油,即薄荷醇、薄荷酮、异薄荷酮等成分。此外,还含有薄荷烯酮、蒎烯、柠檬烯、迷迭香酸和兰香油烃。

薄荷可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本草纲目》:“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医学衷中参西录》:“善消毒菌,逐除恶气,一切霍乱痧症,亦为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薄荷可治头痛、经痛、瘙痒等不适。

可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泻气胀、口疮、牙痛、疥疮、瘾疹等。其他像耳痛、血痢也可以用薄荷来治疗。炎炎夏日里,薄荷更是清凉解暑的最佳饮料,同时还能消除令人尴尬的口臭。

阴虚血燥、汗多表虚者忌服,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须慎用,尤其不可多服、久服;若煎汤作茶饮用,则忌久煮。

购买时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应置于干燥的地方保存,并密封以防香气走失。

薄荷糖

原料:薄荷粉30克,白糖500克,食用油少许

做法: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水少许,以小火炼稠后,加入薄荷粉调匀;再继续炼至不黏手时,倒入涂有食用油的容器中,放冷即可,随时含食。

功效:疏风热,利咽喉。主治扁桃体炎初起,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适、咳嗽咽干、发热、口渴等。

薄荷粥

原料:薄荷6克,白米30克,冰糖少许

做法:把薄荷加水稍煮,滤取出约150毫升的药汁备用。将白米加水煮成稀粥,调入薄荷汁,再稍煮,加入少许冰糖调味即可。每日早晚服食2次,温热食用。

功效:疏风散热,辛凉解表。主治风热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喉肿痛等。

薄荷绿豆大米豆浆

原料:绿豆40克,黄豆40克,大米适量、薄荷适量、蜂蜜适量

做法:黄豆用清水浸泡10~12小时,捞出洗净;绿豆洗净,用清水浸泡4~6小时;薄荷叶洗净,加水先煎煮取汁;大米淘洗干净。黄豆、绿豆、大米、薄荷汁一同放入豆浆机,加清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启动豆浆机。待豆浆制作完成后过滤,加入适量蜂蜜拌匀即可。

功效:薄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绿豆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薄荷绿豆大米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热之毒。

薄荷豆腐汤

原料:鲜薄荷20克,豆腐200克,花生油适量,盐适量

做法:鲜薄荷用清水洗净;豆腐切块。鲜薄荷和豆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转小火煲20分钟,加盐调味,淋上花生油即可。

功效:薄荷性凉、味辛,有疏风、散热、利咽喉的功效;豆腐清热解毒。二者煮汤食用可以治疗因胃火过旺而导致的口臭。

薄荷绿茶

原料:绿茶适量、薄荷叶适量

做法:绿茶与薄荷叶相配泡制成饮品,即可。

功效:可提神醒脑、缓解暑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