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巧手生妙艺!这位扬州人的工作室里,汇聚了国之瑰宝……

金银细工堪称“指尖上的绝活”。扬州2500年城庆之际,重约2吨、镶嵌万粒宝石的金银细工大摆件《大隋龙舟》惊艳亮相,成为献礼城庆的扛鼎之作,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

方学斌是扬州金银细工项目的一位传承人,今天记者就带大家探访他的工作室,走进方学斌工作室,就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博物馆。记者见到方学斌时,他正在摆弄着《大隋龙舟》,这件堪称国宝级的作品,不仅成为扬州2500年城庆的扛鼎之作,还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荣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金奖。方学斌告诉记者,最近他为大隋龙舟改了个名字。

方学斌介绍,大隋龙舟现在更名为大运之舟,象征着大运河承载,大运之舟拥有很多扬州元素,铺首都是扬州出土的文物,按照比例缩小制作而成。

方学斌告诉记者,大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更名为《大运之舟》就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大运河文化,让作品打上更深的时代烙印。最近他正在细化补充更多的扬州元素,预计还需要半年的时间,《大运之舟》将会崭新亮相。

金银细工堪称“指尖上的绝活”,古人称颂其“镂金像物艳于花”。在老艺人的手中,一块金、银,经过构思,先用豆油灯淬火,然后用小锤反复敲打,最终幻化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每件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来的。

眼前的这件作品,下部由橄榄叶形成柱状,上部由银掐丝、镶嵌组成的球体,形似世界杯会徽。方学斌告诉记者,自己早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构思了,由于种种原因,直至2016年才着手完成,与世界杯标志不谋而合。

方学斌介绍说,这个灯充分运用了珐琅技艺,它的造型是通过很纤细的银丝编织的,再在上面附着璀璨的色彩而成。

金银细工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继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之后,今年方学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留住手艺,传承技艺。对于好学者,方学斌总是倾囊相授,毫不藏私,工匠精神与传统技艺在发展和变化中得以传承与创新。

张燕来自西安,是方学斌的一名徒弟,她跟着方老师学习金银细工,因为自小喜欢艺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了方学斌的作品,便从西安来到江都,跟着方学斌学习技艺。在张燕眼中,方学斌是一个对技艺较真、对作品认真、对他人淳真的人。

作为扬州金银细工项目的传承人,方学斌从事技艺40多年,倾注了他的心血和精力,他表示,今后会用更加精湛的技艺打造出更丰富的作品,将时代文化的内容和精髓融入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中。

来源:扬帆 江都频道

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编辑:小腮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