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自身好奇心的驱使,她们开始对文字产生了兴趣,从而会开始去认识少量且不复杂的字。到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方法就稍显高级了,他们会开始去分析汉字的形状或其他一些细节。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去闺蜜家做客,刚到她家,闺蜜简单地招呼我一下,就很抱歉地说:"你先坐一下,看会电视。我教孩子写一下作业,老师说明天就要上交了。"我充满好奇,"什么作业啊,这么难,还要家长辅导?""唉,这倒不是难不难的问题,就是我家孩子觉得认识字很困难,而且也记不住,不说了,我得让他赶紧去背书了。"闺蜜说完,就跑去书房辅导孩子了。

正在客厅喝着茶的我,突然听到从书房传出一阵骂声。"你这么笨,不背诵怎么行,这几个字都不认识,就只能死记硬背了"闺蜜气冲冲地朝孩子说道。"怎么啦 怎么啦?发这么大的火,别和孩子置气啊!"我赶紧出来打个圆场。"

你看看,教了半天,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就只记住这些个字,他还说不想背了,那这样要怎么去考试啊?"闺蜜一边骂孩子一边把孩子的练习册拿给我看。

很多时候,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提高成绩,总是让她们去死记硬背,但是到头来却依旧没有取得好成效,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识字难记字慢就逼其死记硬背?这样对他们的伤害很大

1、死记硬背会让孩子们产生厌学心理

孩子们天生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刚开始家长们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新鲜感遵循你们的要求。

但死记硬背换来的效果就是感到学习枯燥无趣、并且学习效率也不高。学习本身对于孩子就是一件稍显无趣的事情,在一件无趣的事情上添加更无趣的因素,孩子们怎么能够提起兴趣呢?

当孩子感到学习效果不佳,便会不想继续死记硬背,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2、 死记硬背让孩子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

死记硬背会让孩子们形成一种依赖感,也就是只要他们一接收到什么新鲜的知识,就会不由自主地去背,他们坚信这种背书方式可以提高成绩。

但其实这样的危害特别大,单纯地死记硬背却不知道背过的知识要怎么样运用更简单的方式去梳理、去弄明白一些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死书"。

死记硬背的孩子们失去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只会抄抄写写、背背书。当他们遇到一些灵活的题型时,只要没有出现在自己的笔记上,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去做。而事实上,这些题型只不过是他们笔记本中的题型进行了一个灵活的转换而已,答案依旧是相同的。

这三个科学的识字方法让孩子变成"识字小能手"

1、时机很重要!正确的时机可启发孩子学习兴趣

想让孩子主动学习,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有兴趣去学习。

首先,孩子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可能刚开始孩子们发现学习很新鲜,但慢慢地,如果他们发现学习并没有什么乐趣或者有其他新鲜事物的出现,孩子就会讨厌甚至放弃学习。

我们不难发现,小孩到了两三岁这个阶段,很喜欢碎碎念、自说自话。这是一个培养孩子们语言能力的重要时机,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学会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这个时候,父母要抓住时机,不去强迫孩子识字,而是先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比如孩子喜欢猫,一直在学猫叫,家长就可以和孩子说,"你看这只猫,这么可爱,你想不想知道猫这个字写出来是怎么样的呢?"当我们成功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时,孩子有了一定的求知欲,家长就可以慢慢地教孩子们识字了。

2、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科学启蒙

万物生长都有其规律,包括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和认知能力,都有其一定的规律性。虽说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要比较强,但还是有阶段性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识字阶段、粗略识字阶段和分析字形阶段。家长要针对每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去按照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教育。

1)前识字阶段:孩子们对图像比较感兴趣

孩子处于这个阶段的时候,如果家长一直向他们灌输抽象的汉字时,孩子其实也不懂,就等于做了无用功。但是也不是说完全无计可施,家长可以带孩子去观察、认识一些图像。

就像我们去公共厕所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说穿裤子的那个标志牌代表的是男生,而那个有裙子标志的就是代表女生。载孩子出去玩的时候,看到一个画着圆圈,里面还画了一辆汽车,再加上一条斜杆的图案,我们就可以和孩子说,这是禁止停车的标识。孩子就会懂得原来这些图案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意义。

从图案慢慢过渡到一些比较简单的文字,比如笔划较少的一、二、三等,让孩子学会将图像与字产生一种联系,才能更容易地记住。

2)粗略识字阶段:孩子开始认识少量的字

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自身好奇心的驱使,她们开始对文字产生了兴趣,从而会开始去认识少量且不复杂的字。

很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孩子可以识得一些字,但是仅限于简单的字,因为识字的过程中依旧会受到大脑机制的限制。孩子只能靠自己的方法去粗略识字,并且记住字的时间不长。

这个时候,家长就不可以操之过急。我们可以用一些卡片,上面写上一些简单的独体字,让孩子反复看,反复练习,以此强化她们的记忆力。

3)分析字形阶段:孩子可以认识更多的字了

到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方法就稍显高级了,他们会开始去分析汉字的形状或其他一些细节。

虽然学习方法在进步,可是难免还是会闹出笑话。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犯了错就去责备,只要积极纠正他们就好。就像我们感觉很简单的汉字"人"和"入",有时候大人都会看错,更何况刚学会识字的小朋友呢!

形近字,偏旁部首,这些汉字的细节,也许孩子们还没完全的掌握。当只要孩子多加练习,并且家长能够帮助指出学习中的错误时,孩子们慢慢会学得越来越好。

3、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识字.

在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教孩子识字,他们能记住得更好、更久。

孩子都比较喜欢玩游戏,所以家长可以运用卡片游戏和孩子玩、教他们识字。首先,我们把要让孩子们学习的字和已经学习过的字,写在图片上并打乱顺序。家长们和孩子轮流抽卡片,谁回答不上来就要答应对方的请求。

当孩子抽到不认识的字时,家长可以要求他把这个字抄几遍,强化记忆。当家长抽到孩子学过的字时,要学会"装傻",求助孩子,问他们这个字怎么念,这也是在二次强化孩子们的记忆。

日常生活教孩子们识字,不仅是寓教于乐,还能从另一方面促进亲子关系。

我是奶果妈妈育婴师,也是4岁孩子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和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