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购物,考验我,更考验你。”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然落下帷幕

  土特产购物热潮却才刚刚开始

  在枫树岭镇下姜村,

  推出了时髦的“无人售货摊”

  在城市风靡的无人售货店

  摇身一变

  成了下姜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乡村售货摊

  走进村里的廊桥广场,就能看到两辆军绿色“无人售货”手推车。

  车上,村民自发提供的时令土特产整齐地摆成一排,黄澄澄的橘子、高山地瓜干、农家南瓜干……旁边立着收款二维码,游客们自行挑选了土特产便打开手机扫码付款,旁边没有任何看着的人。

  说起无人售货的缘由,下姜村民姜金娜不由打开了话匣子:“这可多亏了我们姜书记想出来的好点子,今年家里橘子是个丰收年,有了无人销售这个模式,自己和丈夫都不用把时间放在销售上。”

  原来由于夫妇两人都在葡萄园餐厅上班,丰收的橘子正愁没销路的事恰巧被党总支书记姜浩强路过听到。结合实际,姜浩强便提出将橘子摆在廊桥广场,同时把收款二维码印出来放旁边,大家自己称自己付钱。“这能行吗?”姜金娜对此深表怀疑,可是还是架不住姜浩强再三动员,“你要是亏了,我出钱补给你。”姜浩强的承诺给姜金娜夫妇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九月份,下姜村第一个无人售货摊出现在廊桥广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姜金娜的手机支付宝进账声音响的频率越来越多。令姜金娜没想到的是,五天时间,她的一百多斤橘子就已销售一空。

  看姜金娜尝到了甜头,跟风的村民们也纷纷将老南瓜、地瓜干、红糖麻花、烘干鱼干、野生土蜂蜜等农家自产的地道“土货”搬上了“无人售货摊”的货架。前期推出的红糖麻花、烘干鱼干和野生土蜂蜜,已经销售一空。这不,刚摆上的的六七瓶农家自制辣酱,不一会儿工夫也没了。

  无人售货摊在下姜村已经推出两个月了,摆摊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想卖的都可以摆上,深受村民喜爱,游客们也非常感兴趣。那为什么还是两个摊位呢?原来这些农特产品全都是村民们自家生产的,算的上是真正的“土货”,所以产量都不多,卖完就没了。

  “千岛湖山好水好空气好,农家的土特产当然要多买点,城里肯定买不到这样的土货。没想到的是,现在农村也这么时髦了。”来自上海的游客吴女士笑着说。

  下姜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需要解放思想,通过推出“无人售货摊”,引导村民接受新鲜事物,带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触网”,帮助村民在自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通讯员 方琳 我们大杭州新媒体编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