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皇权旁落,多半是宦官和外戚擅权。而汉安帝时,他的后宫同样如此,他的皇后阎姬就是这样一位牛人。

阎姬不但长得貌美如花,而且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堪称一流的才女。同时,她的母亲与邓绥之弟西平侯邓弘的夫人是同胞姐妹,这是阎姬发迹的敲门砖。

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才色”兼备的她被选入掖庭。这时候,汉安帝已经二十出头,正值精力盛旺之年。但由于朝政大权由邓太后邓绥“接管”,沦为傀儡皇帝的他,只好选择隐忍和消沉以迷惑邓太后。于是乎,只能“醉入”女色来打发他“空闲”的时光。

阎姬入宫后,被汉安帝惊为天人,很快对她爱得死去活来,并且立马给了她“名分”——立为贵人。

第二年,也就是元初二年(公元115年),阎姬转正了,以势不可挡的气势被立为皇后。大典完毕,熬成婆的阎姬以皇后身份入居中宫。

十年蛰伏陋室,一朝大权独揽。成了后宫至高无上的“一姐”后,阎姬一边在享受“专宠”带来的喜悦,另一边开始挥霍“专权”带来的快乐。也正是因为这样,后宫的“后起之秀”李氏很快就成了她的“试刀石”。

李氏之所以会成为阎姬的目标,一方面是李氏和阎姬一样,同样才色兼备。另一方面李氏肚子很争气,生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刘保。而阎姬肚子却不争气,没能为汉安帝生下一儿半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汉安帝对这位美人“另眼相待”,给了一个很好听很韵味的名分——喜人。虽然这个“喜人”只是虚名,但李氏在汉安帝心中受宠程度却日益加深了。

李氏逐渐受宠,阎姬很是受惊,为了避免以后受难,她一杯毒酒将李氏送上了不归路。事后,她给李氏的死捏造了这样一个理由:醉酒而死。

面对阎姬这样赤裸裸地犯罪和欺骗,汉安帝并没有派人进行追查,李氏的死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随后,在阎姬的极力推荐下,汉安帝将她的父亲阎畅封为北宜春侯,食邑五千户。

但此时的汉安帝早已被阎姬的容颜遮住了双眼,对她的行为听之任之。后宫很快陷入了风声鹤唳之中。

各种不利因素都消灭于萌芽状态了。结果是后宫很快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个个如花似玉,正值芳华之年的嫔妃都是“不动产”——一年半载也没有谁为汉安帝生下一儿半子来。

“高明”的阎姬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摧花毒手”高兴,“打击”就接踵而至了。原来,因为其他嫔妃迟迟没有“动静”,李氏生的刘保既是长子,也是独子,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年仅五岁的刘保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太子。

对此,阎姬想把刘保这根眼中钉肉中刺除掉,但无奈此时刘保有邓绥“罩着”,她再疯狂,也不敢造次。

然而,阎姬苦恼的时光并没有维持多久,一年后,也就是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太后病死,汉安帝终于夺回了原本就应属于自己的权力,开始主宰天下。

阎姬原本失神的双眸顿时有了光彩,她仿佛溺水的婴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对汉安帝大献殷勤,通过她的“温柔攻势”,汉安帝很快将她的四个兄弟加官晋爵。这样,阎显、阎景、阎耀、阎晏并列为卿校,典掌禁兵。第二年,也就是延光元年(公元122年),她又将阎显加封为长社侯,食邑一万三千五百户,追封早死的母亲为荥阳君。阎显兄弟家的孩子也全被拜为黄门侍郎。

羽翼渐丰,毒辣的阎姬开始对“最大威胁”太子刘保下手了。她采取的战术很明确,只有两个字:诬告。罪名也只有两个字:谋反。

阎姬于是本着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原则,她找了两个“枪手”,分别是大长秋江京和中常侍樊丰。于是乎,“密谋三人组”就这样形成了。

接到“密谋三人组”打来的小报告后,汉安帝高度重视,立马派人去调查。

然而,他不会料到,这时朝中大多是拥后派了,调查组慑于皇后的淫威,哪里敢坚持“实事求是”,而是选择了“随波逐流”,上报给汉安帝的回复是:太子刘保谋反证据确凿,属事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听到调查组的报告后,汉安帝刘祜怒了,把太子是庶人——贬为济阴王。

至此,阎姬的“毒手摧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个强大的阎氏集团称霸朝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