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听改革开放“第一声春雷”向“中国硅谷”前进的回响

11月14日至1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本届高交会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各项先进技术。

微型个人飞行器、复古电影放映机、可以浮动的智能岛、全球通AI翻译机……作为经济大区和科技强区,南山区共遴选25家前瞻性强、互动性和成长性高的代表性科技企业参展,覆盖人工智能、军民融合、智慧城市、知识产权四大领域,带着最新科技产品亮相。

2018高交会南山区展馆

1990年建区至今,南山紧抓创新驱动的战略,越来越具有“中国硅谷”气质,一个个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从这里生长壮大,迈向全球市场。

南山区政协主席陈军、副区长肖辉一行来到南山展馆

今天,南山正探寻创新发展的“世界坐标”,以开放包容的理念融入全球“创新链条”,奋力迈进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从“第一声春雷”到孵化创新能力全国第一

11月16日,创新南山2018“创业之星”大赛颁奖典礼暨南山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举行。

凤凰网广东注意到,本次大赛历时5个月,共举办96场赛事,26家机构参与办赛。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在致辞时表示,南山的蓬勃发展,正是得益于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创业之星”大赛便是生动的印证。

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致辞

位于南山区的蛇口工业区,是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的地方,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蛇口工业区竖起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标语,成为加快改革步伐的宣言,华为、中兴、腾讯等众多中国知名企业也诞生于这片实干的“沃土”。

2016年12月21日,《中国区域孵化能力评价研究报告2016》正式对外发布,南山区孵化能力达87.58 分继续蝉联第一。

近年来,对标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等著名科技创新城,南山区大力构构建科技创新综合生态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培育市场化的创新土壤,用好“有形之手”激活“无形之手”,通过设立区产业引导基金、出台科技产业扶持政策等,通过多种措施撬动“大社会”的创新资源,变输血扶持为引导形成有造血功能的“自循环”,孵化和培育了众多科技型企业,逐渐建立了科技创新服务无缝对接的生态体系。

如今,南山区已经有294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腾讯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先进制造业占比达77%,工业质量和竞争力持续攀升。

本届高交会中,南山区展馆共吸引8万次左右人流入场,商务咨询数高达3000余次,潜在合作意向超过1000余项,意向代理商超过200家,产品成交额(包括潜在成交)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广受关注的代表。这家位于南山区科兴科学园。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打造行业首个“终端+内容+平台+软件”于一体的智能家庭影院生态圈的企业在高交会现场受到鞑靼斯坦共和国副总理、信息化及通信部部长对火乐科技的激光电视的高度关注,他们并向总统进行了推荐。

该公司展台负责人对凤凰网广东表示,南山区都是科技公司,集中在科兴科学园,整个区域的研发氛围对企业发展十分有利,“和美国的硅谷十分类似,这是我们选择落户南山的原因。”

“南山区政府对我们非常重视,区领导以及科技创新局刘石明局长也经常指导我们的工作。自2016年入局激光电视领域,我们连续两年一直雄踞行业领先地位,在家用市场销量占比达38.3%,稳居行业第一。在我看来,如果要选择做互联网硬件,南山区是最好的选择。”火乐公司负责人说。

未来,再度招手南山,再度出发

总部经济是经济形式的高端形态,可以整合全国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也是以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11月16日,在第二十届高交会南山区重大科技活动发布会现场,南山区政府与ARM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公共创新设计平台正式启动,标志着ARM公司又一重大成果落地南山。

南山区政府与ARM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公共创新设计平台正式启动

据凤凰网广东了解,这将是全国首个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平台。平台建设以南山智园崇文园区为依托,初期规划约1万平方米,不仅提供芯片开发所需的软硬件设施服务和专业技术指导,还提供专业的资讯和商业服务,一站式解决需求分析、规格分析、设计辅助、脚本管理等。

早在今年8月24日,南山区政府就与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支持安谋中国在南山建设ARM中国总部、中央研究院、生态科技公司总部、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双方将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设备安全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凤凰网广东表示,深圳是设计之都,南山是深圳的科技中心,安谋选择南山属于强强联合,“芯片是国之重器,南山区政府此前已经提供了包括场地等各方面支持工作,未来安谋也会围绕南山的固有优势,发挥自身的长处,加速芯片创新。”

事实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南山在珠江东岸的位置日益突出,在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面前,南山对总部企业的渴求更为强烈,努力打造一条贯通深圳湾、后海、蛇口、前海的环南头半岛总部经济带。加速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中国电子等18家总部企业抢滩布局,六大片区建设热潮高涨,新建联想国际总部等69个重大项目,总部经济能级快速提升。

南山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总部经济战略,是南山作为中心城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区品质的内在要求。

在2018年7月20日发布的《关于开通重点企业落户资助项目(非金融类)申报的通知》中,南山区政府明确指出,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在南山区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重点企业,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落户资助,这些总部企业的扶持涉及一系列内容,比如总部企业办公用房扶持、购置社会办公用房补贴、租赁社会办公用房补贴等。

2017 年,南山总部经济聚势发力,腾讯跻身世界500 强,恒大集团入驻深圳湾;中兴等9 家企业挺进中国企业500 强,占全市30%。59 家企业入选广东500 强,居全省各区(县)榜首。深圳市认定的总部企业增至43 家,超过全市30%。

强调技术创新 重视人才引进

14日的高交会现场,深圳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Dorabot)对前来观展的南山区政协主席陈军一行介绍了自主研发的移动机械臂,“这是下一代知能物流机器人,以后物流仓库都可以让机器人来替代人工。”

深圳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移动机械臂

Dorabot最早注册于2014年,由CTO张浩与高级软件工程师周丹旦联合设立,商业化运营在2015年,专注于提供智能仓储的软硬件方案,致力于为电商、快递和物流行业打造智能无人仓。在机器人视觉、识别、抓取、挑拣、装卸载、多机器人协作、自主导航、机器学习等领域都有着领先的技术和研发。

“如今我们已经经过了四轮融资,市场估值在4.3亿美元左右。”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早在2006年,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在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成立,当年就决定参展高交会,18个海归带着18个项目,布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展台,展示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机器人、新材料等技术。

彼时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预言,“未来10年,机器人将大为普及,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南山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它们的背后是南山区政府一直以来对创新的重视,对发展的支持。

深圳打造“创新链”引领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基础研发、创新发展、企业实力等方面,而南山区在实施“两链一环”创新驱动七大战略的基层探索和实践正是深圳创新发展的注脚。

近年来,南山着力构建“两链一环”,建设“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创新层级链和“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创创新”的创新形态链,打造优质创新生态之“环”,取得明显成效。

南山区全景

2016年度南山区有1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涵盖国家科技奖三大奖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所获奖项占深圳16个获奖项目的75%。

截至2017年底,南山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39件,是全国的40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1/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82%,与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水平相当。

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凤凰网广东,它们的机器人是完全自主研发的,目前已经有40多项知识产权。她说南山区政府对企业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十分重视,也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南山文化就是一种强调技术创新的文化。”

2017年7月,南山区建成6600平方米的全市首个“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保护、运营、转化、协同、支撑“五大链条”。

针对人才短缺,这一长期以来制约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题。南山区启动" 领航2020 人才发展计划",希望通过系统化的人才新政全面优化区域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生态,计划到2020年高层次“领航人才”总数达到4400人,全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生态示范区。

就在2017年,南山区全职院士、“千人计划”、“孔雀计划”人才分别增至15人、230人、1901人,5个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2个未来产业集聚区、6个双创示范基地、2个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海外创新中心布局南山。

南山区的种种措施也确实惠及到了企业,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公司有来自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40多名高科技人才,他们都随着公司落户于南山,这也源于政府政策的便利和支持。

“南山是我们的发源地,我们不会走,我们蓝胖子愿意在南山不断成长。”这名负责人说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