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季柒间在北京草场地艺术村的巷子深处,没有广告,没有门牌,没有路标。这里原是左小祖咒的工作室,后来季琦找来七位名人,张静初、左小祖咒……还有他自己,根据各人爱好,设计了七间客房。

  季琦设计的房间里,没有电视。“卧室肯定没有电视”,这是季琦的生活态度,他还关闭了大部分朋友圈,退了很多群。

  “交流工具的便利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容易使我们的生活碎片化,而这极有可能是平庸化的开端……人必须安静下来,才能倾听到内心的声音。”这是季琦写于2016年5月22日的文章《朋友圈》里的句子,发表在季琦的新书《创始人手记》里。

  这不是一本口述出来的作品——像某些以讲段子出名的企业家出书那样,更不是秘书写出来的书,这是季琦用他的Airbook,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来的,有时没有电脑在旁,他就用笔记下提纲,等到夜深了,再挑灯夜战。

  “写出来的,比选到书上的多了两三倍。”他把人生经历,创业体悟以及治心之道,都写在了书里。

  全季柒间的大厅里,挂着左小祖咒的油画,季琦在他的旅行包里拿出一支香,客气地询问:“香,你不会拒绝吧?”

  房间内悬挂着左小祖咒的油画

  01

  每一段人生,总有一个最简洁的公式

  “我自小就觉得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书的第一篇名为《简洁之美》,讲的是万有引力和库仑力公式。

  1985年,季琦考上上海交通大学,专业是机器人,就是现在时髦的人工智能。有两年时间里为了写论文,他的脑子里全是计算机语言。

  有一次运算量太大了,电脑死机了。季琦想了一个办法,他把运算结果储存在硬盘上,不断迭代,这样就不会死机了。后来,季琦发现,微软Windows的核心就是这个技术。

  大二某天去晚自习的路上,他想到自己饭也吃不饱,还要这么拼命的读书,自己就像行尸走肉,所有行程都是外界安排好的,“人为什么活着?

  为什么我要这么匆忙的去上学?”想着想着,他放慢了脚步,开始注意周围的一切。几十年后回忆起这个场景,季琦也觉得自己很奇怪,当时应该想想怎么吃饱饭才对。

  作为名校工科生,上学时他花了三分之二的时候看哲学、文学类的书籍。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季琦寻找答案的园地,他清楚地记得,哲学类是桔黄色的封面。他浸泡在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斯宾诺莎的世界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生并无意义,只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的三场答卷,季琦都拿到了A+。他按心灵的境界,把人生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崇拜。“我自视比较高,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当年流行的琼瑶、金庸,季琦都没有追风,“流行跟我没关系,我不是一个俗人”。

  第二阶段,自我放逐。连续创业,追求各种欲望,挑战身体的极限。学业成功,生意成功,使季琦自我感觉良好,“I’m the King,我能控制所有的东西。”

  第三阶段,回归本心。对季琦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王阳明传习录》。他突然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大一个宝藏藏在传统文化里,他又开始思考大二时的问题——人活着到底为什么?

  季琦的《创始人手记》

  书中有一篇《追寻与安顿》,季琦写到:“如果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睡觉了,晚上的时间都用来喝酒,那我会去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几十年来季琦从未停止。“对我来说,这个太重要了,比逻辑重要的多,比财富重要得多。”后来季琦发现,原来很多人根本不思考这个终极问题。

  2008年金融风暴,季琦在纽约,接触到一个个倒下的巨人——美林,雷曼兄弟等,“在飓风的眼里,感受很强烈,我想把这些记下来”。

  这是季琦开始写的第一篇文章。那天晚上,一帮同学去酒吧喝酒吹牛,季琦去了一会就回酒店了。酒吧不是季琦的菜,酒店才是。那个晚上,酒店里很安静,但整个纽约城都在颤抖之中,作家季琦把这一幕记录了下来。遗憾的是,这一篇因某些原因,并没有选到书上。

  “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给我的孩子看,让他了解老爸经历了什么。世界这么多干扰,到处都是噪音,很容易就忘了,我要把丰富的情感写下来。”

  思考与写作,是这位创业家对自己心灵的交待,季琦说:“一个不思考的人生,赚多少钱对我来说没有意义。”

  

  02

  思考的人生才有价值

  对季琦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阳明心学以及禅宗

  与他一起创办携程的伙伴梁建章被称为人口学家,但季琦不打算在某个领域成为“家”,他打趣梁建章“给自己挖坑挖得太深,要探讨世界万物的逻辑,认为世界必有其理”。季琦更愿意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认为世界唯此一心。

  梁建章与季琦在学问上的不同,正是宋代朱熹理学与明代阳明心学的分野。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你的心才是唯一的真实。”这对季琦影响很大。在西方哲学里,季琦学到的是唯物论,正如他学的机器人专业,“都是确定的,都是有逻辑可依的”。

  “但王阳明让我打开了一个‘唯心’的窗口。这扇窗一打开,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世界。唯物是有限的,唯心是无边的,当你把边界打开以后,你会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季琦这样解释唯心世界:天堂与地狱是一念之间。一个农民在地里干活,又热又累,如果他只是为了挣一点口粮,这时他就像在地狱里;如果他把种地当作乐趣,看着庄稼长大很有成就感,他就是在天堂,这时一个镜头拉过来,就是一段很美的田园风光片。

  体会到内心的平静后,季琦开始给人生做减法。他退了很多群,退了很多总裁班,“大部分人不是我喜欢的人,我没必要花这时间”,他甚至关闭大部分朋友圈。所以,在他设计的全季柒间的卧室里,没有电视。只在床头放一台老式的Philips唱片机。

  床头的老式唱片机

  季琦做过很多投资,“餐饮就投了七八个”,现在全都停了,“投资是为了赚钱,但赚钱对我没有意义,那我投资干嘛呢?”他找不到投资的意义所在。

  有一次,朋友在微信里给他发来一篇《冯仑谈女人的段子》,很多观点季琦不敢苟同,当即写了一篇文章批驳。季琦和冯仑都是理想主义者,都在思考形而上的问题,“但出路不一样”,季琦说:“冯仑这一代人比我们无奈,我们这一代是历史的宠儿,就像所有的好事都是为我们这一代人准备的。所以我们都有感恩心,而他们这一代更苦大仇深。”

  “女人、性这些我是不敢写的,”季琦说,看到漂亮女孩他也会多看几眼,但让自己的文字渲染这些欲望,最终会让自己失去心灵的自由。“人不应该按牛顿定律活着,人应该按心的选择来活着。”

  王阳明一来,季琦就开始改变了,“你的形而上起来了,慢慢的,你的形而下就改变了。过去我擅长判定一个人一件事的好与不好,后来发现这是两分法。当你的心静下来,你自然就可以自由选择了。人的最高境界是自由,当你自由的时候,做每一件事都是喜悦的。”

  人生的减法带来心灵的自由,心灵自由了,人生回归至简。这是季琦体悟到的禅。

  “充满好奇心是一种不成熟,不自信,真正的境界就是内心的安定。当你不再寻找的时候,你就安顿下来了。”直到三四年前,季琦的心开始安顿下来,心态改变了,做事的方式也改变了。

  季琦希望别人也能体会到他体会的宁静,他在公司买回了很多坐垫,让员工们练习静坐,但坚持者寥寥。“中国缺信仰,老百姓只好信钱,这点是比较讨厌的,但我还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点。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喜欢,或者你不喜欢,它就不变了。”

  季琦并没有把农民种地的故事讲给汉庭的阿姨听,“我很少向我的员工灌输我的体验,因为很难,跟汉庭的阿姨传播这样的理念会很累,与其给他们看书学这些理念,不如给他们提高点工资。”

  季琦经常带孩子看云,他也不告诉孩子云像什么,让孩子自己想象。

  “我们要给世界留下任何东西的想法,都是徒劳的。我创造的企业一千年以后就不会存在了。当你认识到这种徒劳的时候,你只能默默地做。”

  全季柒间的大厅

  03

  人生是一场艺术创作

  大学毕业后,季琦曾经办过一家电脑公司。那时季琦生活平淡,百无聊赖。一次从上海到杭州,到了李叔同出家的寺院,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差点就在那里出了家。很多年后,季琦再看佛学的书,才明白“所有的出离都是一场逃避”。

  小时候家人给季琦算命,算命先生预测,他将来是和尚命。

  季琦说:“如果我当了和尚,我会把素食做得很好吃,器皿要自己烧。但不能吃肉,吃肉会影响你的职业,和尚也是一个职业,他们也有很多烦恼欲望。真正的出家是内心的出家。”

  季琦在全季柒间的客房里放了一个唱片机,莫扎特曾经“救他一命”。他的一篇《我的至暗时刻》说到,2004年底他离开自己创办的如家,一如当年乔布斯离开苹果一样,他陷入了人生的第二次危机。

  郁闷的他出去散步,看月亮从乌云中爬出来,遇到居民区里卖碟的安徽老板,老板给他推荐了莫扎特精选集,“你拿去听听”。“当我听到莫扎特第三十一号交响曲时,我觉得太美了。这种美让我觉得人世间还值得。”

  季琦喜欢瓦格纳,也喜欢肖邦,但他不喜欢贝多芬,“平时在生活中已经有很多Struggle了,在音乐里还要有Struggle,没有必要。我不是一个斗士。”

  上学的时候,在一堂英语课上,季琦读到一句:listen to the sound of your heart,一下子就触碰到了他的内心。后来,另一句话也触碰到了他的内心:人生就是一场艺术创作。

  如果人生不是一场艺术创作,那他可能只是一次商品制造,一次又一次地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最可悲的还不是活成商品,而是活成玩具,被自己玩,被别人玩,最后玩过气了,就扔到角落,被人抛弃。

  

  人生应该是一场艺术创作,而这件艺术品的欣赏者也只有创造者自己。

  “我的存在,我的企业的存在,应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几年前,当季琦明白到这一点,他回归华住,开始全心打造中端酒店品牌全季。

  季琦在《创始人手记》中提及他的日常生活好物

  “汉庭就是Windows系统,兼容性好,发展快,有点糙,但好用。全季是苹果,代表禅的思想。计算机语言是要把简单变复杂,而禅是要变复杂为简单。”

  从阳明心学开始,季琦确立了他人性本善的价值观,并把这种理念推广到自己的生活和公司的经营中。“企业也要找到意义所在,企业的意义不在扩张,不在提高市值,而是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真正的禅的意境是喜悦的,而不是枯槁的,是生动的,而不是死寂的。”季琦又点了一根香,“没有人会拒绝香,正如没有人会拒绝生活的美好。”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弘兴资本(ID:HonsunCapital),已获授权。

  真正的灵性修行离不开情绪工作

  行动剧场第八弹 | 召唤熬夜的人,你为什么不肯入睡?

  好的教育是什么颜色?

  咨询电话:188-0137-4573 / 138-1124-8084

  回复目录,提取所有往期文章目录,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