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心理学帮助,进入幸福研习社·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一份与父母关系状况的调查表。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因其跟父母关系的好坏,而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长大后的行为模式。

  如果你至少有1/3的内容符合下面的状况,那么你就可能会有下列行为:感到自尊心受损,觉得自己无价值、讨人嫌、没能耐,或有其他的自我毁灭式行为。

  

  若是如此,你要特别关注自己心理健康,可以学习如何自我疗愈或选择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保持心灵的健康:别永远在自责中打转。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表格:

  A你小时候同父母的关系状况

  

  1.你的父/母说过你坏或者无用之类的话吗?骂过你吗?常常批评你吗?2.你的父/母为了让你守规矩使你受过皮肉之苦么?用皮带,刷子或其它东西打过你么?3.你的父/母酗酒或吸毒吗?对此你感到过迷茫,不安,恐惧,伤心或愧疚么?4.你的父/母是否因为情感障碍或精神方面及身体方面的疾病情绪严重低落或对你不闻不问?5.你曾经因为父/母有病而不得不照顾他们吗?6.你的父/母是否对你做过见不得人的事情?你是否受过任何形式的性骚扰?7.你是否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惧怕自己的父/母?8.你是否曾经怯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愤怒?

  

  B.你的成年生活

  

  1.你是否觉得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具有伤害性或毁灭性?

  2.你是否相信,如果过于接近别人,他们将会伤害你或抛弃你,或者既伤害你又抛弃你?

  3.你是否觉得从别人身上只能得到最糟糕的对待,从整个生活中也是这样?

  4.你是否觉得很难弄清自己的身份、感觉和愿望?

  5.你是否担心,假如人们了解你的真实面貌,就不再喜欢你了?

  6.取得成功时你是否感到担心,是否害怕别人说你是在欺诈?

  7.你是否会无缘无故的发火或伤心?

  8.你是追求完美的人吗?

  9.你是否很难放松开心一次?

  10.你是否感到,尽管自己动机良好,但办起事来却"像自己的父母"?

  

  C.你成年以后同父母的关系

  

  1.你的父/母还把你当成孩子对待么?

  2.你的一生中的许多重大决定是否是以父/母的赞同为依据的?

  3.你同父母在一起,或者每想到要同父/母在一起后,情感或身体上是否反应强烈?

  4.你担心你同父/母意见不一致么?

  5.你的父/母用威胁或者使你感到内疚的方法操纵着你么?

  6.你是否觉得自己应当为父/母的心情负责?他们不高兴,你觉得是你的错吗?是应当由你负责让他们心情变得好起来么?

  7.你是否觉得不管做什么,总是对父/母有所亏欠?

  8.你是否觉得,不管怎样,终有一天,你的父/母会变好?

  

  备注:即使你的父/母不酗酒或吸毒,但如果存在所有酗酒家庭中的那种吵闹不安,则对于子女来说也都会有相似于酗酒家庭那般的实实在在的感受。

  所有经历过(至少1/3)上述状况的人都会有惊人相似的问题产生:会不自觉地为父母的行为而责备自己。但他们一直都没有面对和接受一个可怕的事实,即作为自己的父/母(养育者)的行为不值得信赖。

  而且在成年之后,仍会继续背负起未尽到本分的负罪感,很难产生正面的自我形象。不断地攻击自己,并谴责自己的行为。

  总结说

  很多书籍会说即使父母的教育出现问题,我们也要跟他们和解。但我却认同另一些专家的说法:我们不应一味地追求和解,因为父母也应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应该是期待孩子来为他们的行为负责。

  父母要付的责任有哪些呢?

  答:比如要面临孩子在长大后不想跟他们亲近等。

  与此同时,孩子也不应为他们当时还是个毫无防卫能力的幼儿所遭受的痛苦负责,甚至还有很多人会带到长大后的生活中不断地自责。

  我们要认清父母真实的形象:也许他们的形象非常不值得信赖。

  这样做的结果是:

  1. 当认清父母真实形象的时候,我们会马上感到愤怒、焦虑、懊恼、迷茫登,最突出的感觉是悲伤。也许你会感到巨大的悲伤笼罩着你,然后还可能伴有失落感和自暴自弃感。

  2. 但在这些感觉过后,会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感觉:觉得自己能够把握生活,体会到了自尊与权利,开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

  3. 带有自尊地活着,同时开始有爱。

  这些步骤我都亲身经历过,写出来看着很简单,但其实过程很痛苦。要面对很多内心的挣扎、行为上的悲痛和身体上的不舒适。我还没有全部走完,因为完整地认识自己和父母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

  但每经历一波就是一段自我的成长和升华。你会感觉到内心的解放,并重新获得生命的力量。在长期的成长智慧,你最终将会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并个性鲜明的生活主人。

  参考书籍:《中毒的父母》[美]苏珊·富沃德 克雷格·巴克著

  作者:许艳丽,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系统排列导师(师资),精神分析师,专栏作者。心理学从业10年,有超过2500小时的心理咨询和授课经验,善用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许艳丽(IDxuyanli179936680),已获授权。

  《小森林》| 一个人的生机盎然

  人必须安静下来,才能听到内心的声音

  真正的灵性修行离不开情绪工作

  ==

  咨询电话:188-0137-4573 / 138-1124-8084

  回复目录,提取所有往期文章目录,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