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计划,11月16日24时,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再度开启,的确油价也在这次的调整之后实现了下降,说到底,虽然经历了一次能让人暂时忘忧的降价,但国内油价水平依然让不少车主大呼吃不消,而对于国内油价的不断变化,也让车主们心有余悸。

早前,上海某大学教授以“国内人均收入水平和油费支出的比例”为论据,提出国内油价已经超出车主的承受范围,应该及早控制油价的价格。之后经过电视节目转播之后,这位教授的言论得到了广大车主的认可与拥护。

然而,来自中国能源网的相关专家就在一档专题节目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国内油价不是说降就能降的。”根据该专家的说法就是,由于国内原油十分依赖进口的因素,中国的油价远远没有英、美等国亲民,这也都是受现实因素的制约,所以国内相关部门其实也很无奈。所以国内油价调整也只能跟随国际油价的变化,而不是以车主的承受能力为标准。

同时该专家还表示,油价的波动并不大,车主觉得油价上涨太快实际上只是受国内消费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但目前由于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油价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消费者已经建立更理性的消费观,买车前必定对自己的承受能力有充分的认识,不会跟风消费。而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消费水平必然要高于低收入阶层,以人均收入和油费支出的占比来衡量油价是否过高,并不合理。

其实对于专家的分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油价调整是多方因素,并不是相关部分的一句话就能改变价格,所以专家的建议还是希望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来选购车辆。当然了,尽管专家分析的有理有据,但消费者们还是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看法,毕竟油价是牵动着无数车主的内心。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