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问文珍和小白,。呶,文珍种的灵芝,。

人间有味是清欢,

我在等风也等你。

- 生活 美学 -

日渐斑驳的石壁,

古朴精美的雕花窗户,

错落有致的墨色马头墙,

宁静淡远的悠悠古巷,

屋檐半遮的碧空纤云,

无不微曳荡漾在一汪清池中,

似遗落人间的世外桃园,

墨染了时光,拂拭了心尘。

任谁来桃花源般的仙境,

都会迷恋忘返。

更何况文珍这个打小在外婆院里,

疯跑长大的姑娘。

小时候上山下河,

打着赤脚跑来跑去,

大自然的一切,

她都觉得分外亲切和神奇。

没院子的房屋,哪怕再大,

没了这个人与自然的天然纽带,

在文珍眼里,它就是一个笼子:

隔绝了随时随地见天摸土、

亲近花草树木的便利,

久而久之,就觉得透不过气。

于是,3年前第一次随小白来他家,

就痴情于这浓淡总相宜的江南画卷。

小白自小生活的新叶古村,

从前这里闭塞古朴,

乡村悠然和田野清香。

星星点点的灯亮了,人们就开始各自归家,除了蟋蟀声和偶尔的犬吠,再没有别的声音,连欲念也低到尘埃里。

在这里,你只要做你自己,

就像山上的一棵树,

路边的一株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悠然活着。

NO.1 | 壹

文珍和小白是大学同班,

学的是专门研究

鸡鸭狗猪牛羊兔的动科专业。

可读完研的文珍发现,

自己与本科毕业的小白一样,

工作与本专业风马牛不相及。

与很多刚毕业的莘莘学子无二,

他们在帝都和魔都飘荡晃悠了几年,

那颗心,始终无法落地。

金钱欲望的满足,

带来的那一时快感如潮水般褪去后,

却始终无法给予他们长久的平静和喜悦。

随波逐流,言不由衷,初心难觅,

日渐成熟的他们明白,

繁花似锦的城市生活,

他们,真的厌倦了。

快要窒息的束缚感,

总是在不经意间袭向他们。

最让小白头疼的上海地铁

在那个天色晴好的夜晚,

已是而立之年的文珍和小白,

看着没有城市绚丽的霓虹灯,

没有雾霾笼罩的阴郁,

只有满天繁星的新叶古村天空,

迷了眼,却定了心。

当一个人找到

自己人生最想做的事时,

就可以放下一切。

NO.2 | 贰

在小白眼里,

有一种诗和远方叫庭院深深,

有一种才情和美好叫文珍。

养猪专业的文珍,

不但设计建造了一个明清风格的房子,

更是亲手打磨出一个

被知乎网友赞为最美最匠心的小院。

进屋的门口,

喜爱《诗经》的文珍,

在左墙上亲手描出小鹿,

用敲碎的青花瓷片,

拼出一只抬头鸣叫的鹿儿。

右墙上是小白上阵题的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有了粘小鹿的经验,

俩人就有了将徐悲鸿的奔马

搬上墙的冲动。

还是文珍绘图,吸取经验的小白,

这次用白水泥粘青花瓷片就随意得多,

有了凹凸感,更加立体生动。

这棵捡回来站岗的枯树,

让文珍想起了三毛的一句诗: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还有这根老木头,

做个架子,

用来放放小东西刚刚好。

在别人看来,

无比琐碎繁杂的事情,

文珍和小白却忙得不亦乐乎。

何况,有时还碰上,

让人猝不及防意外惊喜。

地下室动土时,

挖出个不知是何朝何代何人的一方砚台,

如获至宝,甚是欢喜。

利用两天的时间,

小白趴着歪斜着,

用各种姿势写写画画,

终于完成地下室这片“小洞天”。

空闲时又给这里做张长桌,

喝茶吃饭之余,

也爱在这里捣鼓小玩意儿。

长桌背后的石头墙上,

挂了幅小白用金漆写的

大小不同字体不同的书法,

都是自己心悦的字句。

只要一有空,

他们就会下来练一把乒乓球。

一场酣畅淋漓下来,

彼此的默契和爱,

在一招一式中悄然弥漫。

和爱的人在一起,

再微渺普通的平凡小事,

也甘之如饴。

NO.3 | 叁

要问文珍和小白,

世上有什么是不能辜负的?

小院,一定是他们的答案之一。

120㎡的小院,

亭台,池塘,花坛,多肉区,小菜圃,

哪哪都不能少。

村里山上毛竹特别多,砍了粗毛竹挖孔漏水,再镶到围墙上,根据太阳的移动方向,分别种上阴生和向阳的多肉植物。

用竹子做一个流水,然后小水泵抽池塘水,循环往复。

院墙上还镶嵌着废弃的酒坛子,种着根系不发达的植物。

小池塘的拱形向外,红鲤游得畅快,据说风水好,利财利家,当然要造一个。

才情不凡的文珍,

用粉笔在地上画好一朵朵祥云,

再用鹅卵石一个个镶起来。

脚踏祥云说的就是它了。

一棵人家不要的老樟树,

文珍和小白却像宝一样拖回来,

挖了孔,若有若无的樟香飘散在院里,

用来种玲珑有致的多肉,

简直不要太完美!

这种石猪槽,村民送两个,自己买五个,用来种铜钱草蛮有感觉。

还收了几十个石柱础排在院里,

小白的老妈很纳闷地问:

儿子,这些能当饭吃不?

而这个圆,费了小白好大工夫,

左边是清朝的石头雕的花,

左右两边木头的雕花也是村里访来的。

再配上旧青砖和老木头,

种上绿植,效果还不错。

小院里围起两个小花坛。

一个花坛种上了花花草草,还搭了个花架,本来是坐等两年后在垂满紫藤的花架下喝慵懒的下午茶。

结果,不知道怎么却长出个西瓜,小小的一只,看它一天天长大,也是满心欢喜与期待。

另一个花坛,撒了些菜种,小白老爸种了些青菜,丝瓜,辣椒······

尽管青菜老被虫吃,都是虫洞,但对文珍这个蔬菜控来说,刚刚摘下的没有农药的蔬菜,带着一丝丝的清甜,新鲜好吃到爆!

这盛开的一朵是睡莲,

白天开,晚上合,

爱惜自己的态度,

一点不输她的主人。

呶,文珍种的灵芝,

也一枝枝长势甚好,肉嘟嘟的,

煞是讨人喜欢。

夏天院子里生趣盎然,除了家里养的狗,鸟,鱼,大自然里的青蛙,蟋蟀,萤火虫,蜈蚣,蛇·······经常成为院里的不速之客,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看着一切,小白和文珍小小的幸福感常常会瞬时爆棚:终于不再有繁华城市中,“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失落和寂寥;这里的热闹,踏踏实实属于自己,他们要的烟火,不过如此简单罢了。

NO.4 | 肆

爱画画的文珍和爱雕刻的小白,

珠联璧合,就地取材,

环保省钱地整出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院,

为的是什么?

面对芜杂,独立思考。

自得其乐,平复心态。

时光不老,忽然而已。

看喜欢的书,做喜欢的事,

见喜欢的人,说喜欢的话,

不急也不徐,日子慢慢过。

小白可以抽一整个周末,

将已忍很久的配电箱,

画出自己满意的样子。

他还喜欢搜罗古花雕和老木件

看文珍画了几个石头,

惹得小白也眼红,赶紧追一个:

《山海经》里牛头蛇尾的妖兽“蜚”,

琢磨石头画石头

自制的各种手串

雕刻各种小物件

写几幅字

看小鹦鹉们理毛打架抢食亲嘴

看文珍逗逗狗子

机智又猥琐、睡姿open的小二

这所有的一切,

都让他们觉得踏实而满足。

有时候,一大早,

纯朴热情的村民就会送来

自家种的水果,一大兜。

最美还有天边的落日余晖,

每天不一样的色彩景致,

抬眼望去,只想深呼吸,

恨不能与全世界分享

这份宁静的美丽。

每日晚饭前,都要在这条路上走半小时遛狗,小路两边是大片水稻。

每一天来,都能看见不同的天空,都能不用深呼吸,就闻到米稻香甜的气息,以及大地和阳光混合调制的味道。

奔跑的二狗,扑鼻的稻香,

叽喳的鸟叫,呱呱的蛙鸣,

无不祛除内心的焦躁和惶恐。

天气晴朗的夜晚闲坐小院里,

抬头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

文珍和小白的心,

便填满了莫大的幸福。

只要有空,

小白就拉着文珍在村里转悠,

拍村子、老婆、小二、院子······

成为他无比惬意幸福的负担。

窄而幽深的巷子,

拍古装还是蛮带感。

低云数缕绕宅生,

淡墨轻言浅黛痕。

落日楼头鸣野鹤,

蒸霞巷末走村翁。

这个被建筑学家妥妥地誉为

“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的新叶村,

小白和文珍怎么看怎么喜欢。

明万历年间的塔和清代的文昌阁

鬼斧神工的老木雕

就是这样,在村里的日子,疏忽而过。

转眼在村里已经抢了两年的稻米。

自家种的稻米,做出来米饭,

那个香甜,谁吃谁知道。

山中无甲子,人间岁月长。

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吧~

都说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可总有人在做着我们想做,

却无法实现的梦。

因着他们诗情画意的小情小调,

让这个世界

陡增无限趣味和蓬勃生机。

远方,之所以被人们向往,

是因为只有少部分人去了远方,

而大部分人在围观远方的人。

愿我们都拥有一方闲适随心的小院,

养花种草,喂鱼戏鸟,

逗猫遛狗,诗酒花茶。

愿我们都怀着一颗简单快乐的心,

柴米油盐,平和恬淡,

琴瑟相和,慢慢变老。

也许幸福,

就是拥有一个院子的纯真而已;

但是,常常我们走着走着,

就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愿我们不问繁华,只问初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