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价值投资】看巴菲特投资中“力挽狂澜的绝对积极”

“开聊八点半,与开兴开聊私募行业话题”

开兴:大家好,我是金斧子创始人CEO张开兴,《开聊八点半》又与大家见面了,每周聊一个私募行业话题,花几分钟时间学习一个私募小知识。

仍然送大家一句金斧子今日签“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足够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毫无疑问,这个脍炙人口的金句来自于股神巴菲特,正是股神正直、理性、专注且具有持续性的投资品质才领导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创下不败战绩的伟大公司。

小卓:最近我读《巴菲特传》发现股神具有太多太优秀的品质了,他充满了激情、勤奋专注、非常节省、内心宁静、独立思考、高度理性、简单之至、坚韧不拔、却又相当低调、正直诚实、害怕改变、好奇心强、同时具有无私和爱。

巴菲特相较于他的老师,教父格雷厄姆,可能真正是一个接近“神”的化身,很难能找到那么多方面都能与之匹敌的人。

开兴:是的,所以股神的称号不仅仅代表对他及他的公司在50年投资生涯中所创下的辉煌战绩的敬意,也包含着对他“性格强者、品格王者”尊崇。那么小卓,在巴菲特的诸多优秀品质中,你对哪个品质印象最为深刻?

小卓:如果说最深刻的,最近大家不是都在讨论经济周期、金融周期,说要准备过冬啦,我这有一段巴菲特写在2012年的欧债危机期间的话,挺有意思的,与大家分享一下。

“2012年那些面对资本配置决策为‘不确定性’而狂躁不安的CEO,内心充满了很多的恐惧担忧(虽然他们管理的企业中很多账上盈利和现金都创出历史新高)。在伯克希尔公司,我们完全没有任何这样的恐惧担忧。

我和芒格十分热爱在值得投资的项目上大规模投资,我们根本不理会那些所谓的权威专家说些什么,我们却注意到,Gary Allan在她的一首新乡村歌曲里唱道:‘每一次暴风都会过去,每一次暴雨也会停止。’我们将会继续脚踏实地投资扩张,而且我们几乎肯定2013年的资本支出还会再创历史新高。现在的美国,机会到处都是。”  我想对我来说,最为深刻的就是巴菲特面对危机的高度淡定与理性。

开兴:的确如此,巴菲特面对危机是高度理性的,同时也是乐观积极的,这在他收购的很多公司经营过程中都有所体现。说到这里,我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典故,“杜鹃不啼,何使之啼”这个典故来自日本,描述的是日本区分政治家 治世态度的不同,刚才那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只漂亮的杜鹃,它不啼叫,若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呢?

每个人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日本三个大名鼎鼎的政治人物:

织田信长说:“杜鹃不啼,强迫它啼。”

丰臣秀吉说:“杜鹃不啼,诱劝它啼。”

德川家康说:“杜鹃不啼,等待它啼。”

日本三位政治人物不同性格则会采用不同对策,大家可以猜猜巴菲特面对“杜鹃不啼”的问题,是哪种应对措施。

小卓:我觉得按照股神的性格品质,应该是“杜鹃不啼,等待它啼”的策略吧?

开兴:哈哈,小卓你只答对了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大家知道巴菲特的投资哲学经过了几次变迁,他自己也说“投资风格85%来自于恩师格雷厄姆,15%来自于费雪”,事实上查理芒格也对他影响巨大。

所以在投资过程中,巴菲特曾经采用过“强迫”、“诱劝”、“等待”三种态度:

比如在收购纺织厂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过程中,巴菲特成为大股东后更换总裁人选,并解雇很多员工,被媒体贴上了“清算人”的标签,从此就发誓不再解雇员工;在之后的《华盛顿邮报》收购中,巴菲特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侠骨柔情”,担任起负责人凯瑟琳的“家教”,甚至将投票权交给凯瑟琳的儿子以换取信任;但是在可口可乐、美国运通、蓝带印花公司等经典收购案例中,巴菲特均是采用“等待”的态度,他严格遵循恩师格雷厄姆的教导,等待股价下跌,产生安全边际。

正是在不断等待持续性投资机会的过程中,巴菲特培养了足够耐心与理性思考的能力,兼具投资家与企业家的头脑令他遭遇危机也能处变不惊。

小卓:事实胜于雄辩,开兴能不能给我们讲个经典的危机处理案例?

开兴:好的,那我就以著名的所罗门危机为例吧,先为大家普及一下背景知识。

所罗门兄弟公司创建于1910年,启动资金是很低的。所罗门兄弟公司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为美国政府的主要债券交易商之一。在约翰.古特弗罗因德的带领下,所罗门兄弟公司作为一家投资银行,发展迅速,被称为“华尔街之王”。巴菲特在1987年购买了所罗门公司的优先股,进入董事会。

那么危机的诞生其实来源于华尔街金融机构根深蒂固的傲慢,公司的一个员工在在1990年12月和1991年2月的两次竞拍中,超过规定上限竞标国债,然后将国债囤积起来,借此压榨手头“国债”短缺的公司,遭受到财政部严厉调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所罗门违规操作中期国债”,恰逢竞选期氛围紧张,丑闻一再发酵,总裁被迫引咎辞职。

小卓:所以,巴菲特是在这种政府、媒体、舆论集体负面的情况下出山救火的?

开兴:可以这么说。临危受命的巴菲特干了几件事情。

第一,认可优秀文化的同时,严抓制度,从管理层开始,在所罗门全公司层面严格标准;

第二,充当“救火队长”,财政部取消所罗门竞标资格,巴菲特冲出董事会去接政府官员电话恳请法外开恩。

第三,主动“示弱”,向财政部长事无巨细汇报动向与整改决心。

第四,发挥“品格王者”魅力,在听证会现场主动认错,认可政府监管。

第五,筹集资金解决流动性,拯救所罗门,资产得到盘活,两年后利润又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所以,纵观整个过程,我们发现巴菲特的处理过程都是高度理性,不掺杂个人感情的,比方他要放下自己和所罗门原总裁约翰.古特弗罗因德的私交,促使其引咎辞职,他还要放下自己股神与首富的身份向政府部门表态,这种心态实际上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是非常难得的,在政治氛围不利于华尔街的情况下接受满是怒火的听证会的考验,他都做到了。

平静、坚定、明确,喜欢独自决策的巴菲特向我们展示了“杜鹃不啼,等待它啼。”的力挽狂澜的大师风度。

小卓:的确,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既能有临危受命、不惧损伤自身的胆识,又有智慧果决、快刀斩乱麻的能力,非常令人钦佩。

其实巴菲特面对危机的应变与处理规则就与我们必须在处于下行的经济周期中做决策的道理一样。“杜鹃不啼,等待它啼。”容易赚的钱都是等来的。做时间的朋友,才是聪明的投资者的明智之举。感谢各位今天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