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昭通人年底的几件大事,家家都要做!

昭通人关心昭通事点[醉美昭通]关注哦! 秋去冬来,转眼一年就过得差不多了,再过两个月就要过年了。

在过年之前,作为昭通人来说,有几件大事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的。

第一件事当然是收庄稼了。在我们昭通农村,大部分地方都是出产包谷洋芋,这是一家人一年的希望和盼头。秋收可是农村人的头等大事,一年的努力和汗水就全部在上面了。当然洋芋早就挖完了,包谷也收进屋了,还有花椒啦核桃啦板栗啦等等经济作物也丰收了,还有荞子麦子也可以收割了。真是收获满满的季节。

杀过年猪也是一件大事。昭通农村人,家家户户都喂得有过年猪,猪儿喂得越胖,来年的生活越有保障,现在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家里有米有肉,过年猪也喂得膘肥体重的,大部分人家都喂了三四头过年猪。杀年猪绝对是农村人的一大盛事,事先要看好日子,准备好香蜡纸烛,邀约亲戚朋友,推好豆花,录好酸菜。一家杀猪,家家帮忙,男的按猪杀猪刨膛腌肉,女的烧火做饭炒菜,娃娃些就房前屋后的玩耍,炭火上那块烧得滋滋冒油的瘦肉,是多少昭通人的童年记忆,肥瘦相间的坨坨肉,是昭通杀猪饭上最具特色的美味。

做血豆腐也是一件大事。血豆腐是昭通农村特有的美食,做血豆腐的豆花最好是石磨推出来的。在杀年猪的前一晚,就要把豆花推好,杀猪的时候用新鲜的猪血,跟豆花搅拌均匀,捏成团,在晴好的日子里放太阳下晒干。在往后的日子里,这就成了一道上好的待客下酒菜,可蒸可炒,别具一格。

农村人嘛,因为条件简陋,环境差,尤其是很多山区的人家,靠烧柴火做饭和取暖,房屋和墙壁上布满灰尘,但是到了腊月,都要抽出一天时间来,全家出动进行打扫,昭通方言叫“打扬尘”,辞旧迎新过大年。不过,现在农村条件好了,很多人家修起了大砖房和小洋楼,生活水平提高了,告别了从前的脏乱差,但是打扬尘作为一种传统习俗,还是很有寓意的。

炒豆腐果是小编最记忆犹深的事情。每年底,要过年了,父母都要挑选黄豆,磨成豆腐,将豆腐切成四方小块,用灶膛里的柴灰腌制一晚上。第二天,在大铁锅里放入筛好的柴灰,猛火烧烫,放入腌制好的豆腐小块,在柴灰里翻炒,很快,一个个香喷喷黑灰色的豆腐果就出炉了。柴灰炒的豆腐果保留了豆腐的清香和柴灰的独特味道,烧汤出来,特别好吃。这样的豆腐果现在很少有机会吃到了,一是操作太过于繁琐和麻烦,二是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的农村,都是用油炸了。

要过年了,炸酥粑粑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农村,生活苦,但是所谓“叫花子都有三天的过年时间”,无论再穷,都要买回几斤面粉,用猪大肠熬的油,炸酥粑粑。孩子们早早就守在锅边,等着第一锅酥粑粑出炉,那情景,会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呢?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好多人会捂甜酒。但作为一个昭通农村人来说,捂甜酒是年末必须做的。蒸一大锅包谷饭,拌入酒药子(甜酒曲),将包谷饭装进布袋里,压紧压实,用包谷须须破棉袄等捂进背篓里,放在火塘边,过得几日,但闻酒香袭来,背篓下的地上已经流了一滩酒汁,香甜的甜酒酒出炉了,装在土坛子里,来年春天,干农活累了,打瓢凉水搅甜酒水喝,那是一种享受,或者用红糖煨甜酒,下着干巴洋芋吃,也是难得的美味。小编已经十多年没吃过了。

现在,农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那些苦难的日子,不会再有,那些让我们无限留恋与回忆的时光 ,再也回不去了,你说呢?(@醉美昭通 原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