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你非常不简单,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公益,你的事迹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社会。”

“我只是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现如今你的妻子病重,我们也为你尽一份力,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在王兴弟妻子病房,一波又一波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陆续前来探望、慰问。近日,一篇关于义乌热心公益的王兴弟妻子病重被困医院的消息在朋友圈扩散,牵动了全城市民的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今天(11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住院部采访王兴弟,了解他妻子的病情最新进展。

从事公益事业20余载 老王用手艺温暖别人

王兴弟1955年出生于义乌市稠江街道下柳村,从事补鞋行业47年。在义乌稠城街道下车门社区修鞋配锁便民服务点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周围的街坊总是亲切的称呼他为“老王”。1992年起,老王的修鞋箱上多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为子弟兵免费修鞋”。20余载,老王一直恪守准则,坚持为军人、退伍军人、环卫工人免费修鞋。

资料图

平常老王还热衷公益事业,经常参加义乌市学习雷锋公益协会、爱国拥军联合会、城市友爱等公益组织举行的活动,上门为农村和社区的60岁以上老人免费修鞋。“每月大致有四五天时间要参加这些公益组织的活动。”老王说。无论生意多忙,甚至生病,他都不会失约于人。近年来,老王的“名气”越来越大,2017年,老王被金华市双拥领导小组评为感动金华“最美双拥人”。今年年初,老王被评为第二届“感动义乌”人物暨义乌市道德模范。多年来,他曾多次被多家公益组织评为“公益达人”、“先进个人”。

夫妻携手30余载 风雨同舟

老王没有子女。在妻子毛桃芳怀孕6个多月时,因为查出乳腺癌,孩子无法保留。当时以切除一只乳房、失去当母亲资格为代价的毛桃芳虽然挺了过来,此后却留下了后遗症,一直疾病缠身,几乎每过两三年就要住一次院。

老王告诉记者,20多年来他之所以可以一直热心公益,离不开妻子全心全意的支持和理解。“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我修鞋、配钥匙的收入,每次外出,妻子就一个人留在家中做家务。”老王说。他们夫妻俩对生活要求不高,只求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好不容易携手度过31年,天有不测风云,一张体检单再次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生活。今年6月,毛桃芳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连几个月,夫妻俩只回家住过两星期,其余时间都住在医院里。据了解,目前老王已花了20多万元医药费,虽然医保报销了不少,但还是让本来就没有什么积蓄的夫妻俩忧心忡忡。问起老王接下去打算怎么办?他表示尽管治疗费用很高,但他不会放弃,要尽全力撑下去,能守着妻子多久就守多久。

治疗过半 病情总体趋于稳定和好转

“我这辈子能一直看到她,心里就很高兴。”与妻子携手白头是老王最大的心愿,医护人员更是全力以赴控制病情,为毛桃芳争取更大的希望。

“医务部多次组织浙大四院多学科团队肾病科、感染科、血液内科等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同时,和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多次进行远程会诊。”浙大四院肾病科执行主任杨毅告诉记者,11月20日,全国学科带头人、浙大一院的陈江华教授跟医生们共同商定了目前最新最前沿的治疗方案。

据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本身就属于难治性疾病,而毛桃芳患上的红斑狼疮是属于其中更难治的一类。“目前患者正处于急性期的诱导治疗,经过救治后病情总体是趋于稳定和好转的,但是还没有到可以掉以轻心的阶段。”浙大四院肾病科执行主任杨毅表示,他最担心的是患者出现器官自发性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

爱出者爱返 社会各界“反哺” 温暖相帮

探访途中,记者恰巧遇到前来看望王兴弟夫妇的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他们向王兴弟夫妇表示慰问,并协商确认王兴弟夫妇的后续帮扶工作,绝不让好人流泪。

记者了解到,民政局及时采取临时救助措施,并将王兴弟夫妇纳入低保户范围,计划实施长期救助;妇联启动康乃馨行动公益项目资金,发动全市妇女力量筹集善款;稠江街道将发动部门内部各条线人员组织捐款活动;市慈善总工会按照程序,通过“红斑狼疮”专项基金进行救助......

今天13时30分,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局、团市委、妇联、卫计委等部门共同推动下,《请大家帮帮热心公益25年的王兴弟》这一众筹项目在“亲青筹”平台上发布,希望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老王解决困难,目标筹款金额15万元。项目一经发出,截至22时10分,8个小时40分钟内,筹款金额为80063.34元。“我们会将捐款的使用情况等详细信息向大家进行公布,确保公开、透明。”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金利宾告诉记者,为老王发起的筹款再一次见证了义乌的城市温暖,筹款目标达成或筹款时间截止后,该笔捐款将拨付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专用账户,由相关工作人员统一汇入医院账户,用于老王妻子的后续治疗。

老王数十载如一日热心公益,感动了一座城,现如今老王有难,社会各界“反哺”相帮,温暖一户家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