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赢政亲政之后(尤其是在铲除嫪毐和吕不韦之后)不久便开始着手完成祖先的遗愿——吞并六国。在这个长达十年的征程中,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甚至本人都有过多次被刺杀的经历。《史记》中记载了秦始皇四次遇刺的经历,其中著名的有荆轲刺秦和张良刺秦。

  第一次、荆轲刺秦

  “荆轲刺秦”的故事大家都比较了解,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大将王翦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随后,秦军又兵临易水,准备对燕国发动进攻。此时的燕国国力衰弱,而在位的燕王喜又昏庸无道。此时,燕国太子丹决定孤注一掷,派刺客荆轲以纳土为名前往秦国都城咸阳,在见到秦王之后荆轲企图以藏在地图中的匕首刺杀嬴政,但最终没有成功。

  第二次、高渐离刺秦

  刺杀秦始皇的第二人是荆轲的好友高渐离(荆轲嗜酒,曰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刺秦失败之后,高渐离便隐姓埋名多了起来。但是他后来又因为善于击筑(一种弦乐器)而闻名天下,秦始皇听说之后便把他请到咸阳,而大臣门则提醒高渐离可能会图谋不轨,秦始皇于是便把他的双眼熏瞎以防不测(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高渐离始终没有忘记提故友荆轲报仇——在逐渐得到秦始皇的信任之后他将铅块藏在筑中并行刺,但是也失败了。秦始皇在诛杀高渐离之后,再也不接近六国之人。

  第三次、张良刺秦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灭韩之后,曾经五世相韩的张良将全部家产都用于寻找能够刺杀秦始皇的勇士,后来终于找到一个能将一百二十斤铁椎运转如飞的大力士。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他们趁着秦始皇东巡之时埋伏在博浪沙中,结果只击中了秦始皇的副车。秦始皇为此大怒,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缉拿凶手(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当然,张良顺利逃脱了。

  第四次、无名氏刺秦

  这一次刺杀秦始皇的人没有留下自己的大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十二月,秦始皇微服私访,身边只带了四个侍卫,他们在兰池遇到刺客,当时的情况一度十分危急,但后来刺客被侍卫所杀(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这次遇刺之后,秦始皇又下令在关中大索二十日。

  秦始皇这四次遇刺的经历可以说都是与秦灭六国有关——六国后裔的亡国之恨驱使着他们找秦始皇嬴政复仇,只是当时的国内矛盾尚未达到让百姓揭竿而起的程度,故而未形成大规模的反秦运动。而秦始皇驾崩之后,“天下苦秦久矣”的百姓们终于将残暴的秦朝推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