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同在他们身边,这些特质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中和,若不能,则会往两个方向发展,影响他们的性格与择偶观。相对来说,爸爸身上更具毅力、有责任心、能吃苦等品质,这些特性妈妈身上也会有,却不一定能像爸爸表现得这么明显,孩子在与爸爸相处的时候更能直观感受到这些,并自己在心里。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夫妻俩离婚是成就了彼此,影响了子女,尤其是分隔两地、父母难以与子女见面的。

20年前,林先生夫妇因性格不合离婚,双胞胎女儿一个跟爸爸,一个跟妈妈。自此,林先生带着姐姐生活,前妻则带着妹妹回到家乡,两地相隔几千公里,从此再没有见过面。

夫妻俩离婚,双胞胎女儿一个跟爸爸,一个跟妈妈,20年后差距明显

20年后,姐妹俩才得以抽空见一面,却发现两个人除了面貌相似,性格、爱好没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姐姐的性格相对来说比较暴躁,很容易生气,也有点孤僻,所幸她能独当一面,不用为生计发愁;而妹妹则比较温和,独立自强,上大学的时候更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没用妈妈一分钱,不过她是坚定的“独身主义者”,完全没有找男朋友的想法。


为什么姐妹俩的差距与变化这么明显?

▲父母角色定位不同、作用也不一样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健全的家庭有利于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往良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爸爸与妈妈的角色定位的不同,会让他们感受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相对来说,爸爸身上更具毅力、有责任心、能吃苦等品质,这些特性妈妈身上也会有,却不一定能像爸爸表现得这么明显,孩子在与爸爸相处的时候更能直观感受到这些,并自己在心里;而妈妈的气质偏向婉约、柔和,他们的性格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父母同在他们身边,这些特质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中和,若不能,则会往两个方向发展,影响他们的性格与择偶观。

夫妻俩离婚,双胞胎女儿一个跟爸爸,一个跟妈妈,20年后差距明显

▲生长环境不同

爸爸照顾女儿难免有很多不便的地方,这一点在青春期时尤为明显。在这样一个敏感的阶段,生理心理的变化都可能会让她们变得焦虑、情绪激动,强烈的自主意识也会让她们觉得爸爸不应该过多干涉,进而变得叛逆、暴躁。而且,男性与女性的思维方式千差万别,爸爸很难弄清楚女儿在想什么,双方难以交流。

而跟着妈妈的女儿,看着妈妈一点一点辛苦将自己拉扯大,能够理解、体谅妈妈的辛苦,更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想法。因为知道妈妈经历过的艰辛,即便妈妈再婚、之后也过得很好,她们心底依旧是不相信爱情的,觉得“男人都是靠不住的”。

夫妻俩离婚,双胞胎女儿一个跟爸爸,一个跟妈妈,20年后差距明显

这么说并不是让父母为了孩子延续本该破碎的婚姻,这样对他们的伤害不比离婚带来的少。而是希望父母能够明白,即便离婚,他们也是自己的子女,不要因此就对他们不管不问,不要在他们的生命中缺席太多。

今日话题:你认为父母离婚后还需要为了孩子继续联系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