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悉,周梅森创作完《人民的名义》剧本以后,因为题材比较敏感,再加上反腐涉及的级别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副国级,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投资方敢接拍这部剧。但之后,反腐、涉案题材剧并未彻底回暖,仅有《猎毒人》《天下无诈》等少量几部剧集成功上星播出。

【侨报记者粟裕北京报道】近日,由李幼斌、李小冉、张丰毅领衔主演的法治题材的电视剧《因法之名》登陆北京卫视黄金档,该剧也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平反冤假错案的电视连续剧。这部剧2017年初便已杀青,沉寂两年终于定档,后一再延播。有专家指出,反腐剧的审查依旧严格,大量的剧仍在等待播出。

《因法之名》延播两年终面世 中国反腐题材剧困境仍待解

电视剧《因法之名》登陆北京卫视黄金档,在《人民的名义》后第二部重大题材法治剧。(图片来源:因法之名宣传剧照)

沉寂两年的反腐剧播出 多部剧延播或未播

《因法之名》源于真实案件,“法治题材”一直是影视行业中一座亟须开发的“富矿”,原来有人说这样的题材是一个“沙漠禁区”,但国家一级编剧赵冬苓和导演沈严、刘海波一同“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因法之名》正是这样一部取材于真实案件,着眼于还原社会真相与人性的优秀作品。

该剧讲述了李幼斌扮演的部队转业的刑警“葛大杰”因好友在追捕嫌犯时不幸殉职牺牲,由“怒”生“错”,间接导致冤假错案的产生。然而,碍于当时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张丰毅扮演的检察官即便心怀疑问,也只得妥协现实。时隔多年后,李小冉扮演的新生代检察官“邹桐”与律师共同努力,多年冤案最终沉冤昭雪。

事实上,这部剧2017年初便已杀青,沉寂两年终于定档,此前《因法之名》官方宣布在2018年播出,后改为2019年却在播出前又遭遇延播风波。在反腐第一大剧《人民的名义》之后,反腐、涉案等题材不仅没有再出现第二部真正的爆款,而且还面临着愈发严格的审核,播出之路十分坎坷,无论是央卫视还是视频网站,播出的此类剧集都颇为罕见。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反腐题材影视市场仍然处于这样的现状:作品数量不多,精品更加匮乏,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影响大的少、顺利播出的少。除了《因法之名》之外,现在还有多部制作完成许久的反腐、涉案题材的剧集积压待播。

无独有偶,2016年底便全剧杀青的反腐题材电视剧《国家行动》,原计划2017年1月10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但临时被调换。2017年3月,《国家行动》进入补拍和后期制作阶段。而播出情况却一直未有消息传出。

《拼图》是由公安部宣传局金盾影视文化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联合出品,郑晓龙、梦继执导,王雷、刘涛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名导加上实力派演员,这部剧集本来颇受关注。然而2017年出品,原本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播出的《拼图》,直到现在仍然播出成谜。

《人民的名义》的总监制李学政向记者表示,创作反腐剧就是在大肯定之下的小批评,要把握这种微妙的创作立场。更深一层,李学政透露在创作中要把握大方向,“要像父母待孩子一样,批评要建立在爱和感恩的基础上。在歌颂的同时,把我们社会的问题,完整地甚至是尖锐地表达出来。”

《因法之名》延播两年终面世 中国反腐题材剧困境仍待解

《拼图》是由公安部宣传局金盾影视文化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联合出品,已延播一年,播出时间仍待定。(图片来源:拼图宣传剧照)

反腐涉案题材曾严重跟风 广电总局下令整顿

在《人民的名义》之前,反腐剧和刑侦剧已经在“冬眠期”沉寂了十余年。刚刚踏入21世纪,中国影视创作曾出现一大批颇有影响力的反腐、涉案题材作品,包括周梅森编剧的《忠诚》《国家公诉》,陆天明编剧的《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这些剧集不仅席卷各大电视台,掀起一阵阵收视热潮,还引发长期的社会舆论热议。

2004年4月,针对反腐涉案题材严重跟风、粗制滥造的不良风气,影视主管部门着手对反腐剧进行整顿,要求涉案剧、反腐剧退出上星频道黄金段,并在晚上11点前不要播出此类电视剧。据报道,在2004年,全年申报的涉案题材剧目被压缩了40%之多。从此,这类题材便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十八大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反腐涉案题材迎来了新的创作阶段。中纪委宣传部2015年6月的座谈上提出,希望广电总局和最高检两部门配合,用文艺推动反腐,并提出“每年电影最少一两部,电视剧最少两三部,而且必须是精品”的要求。

《人民的名义》便是解禁之后爆发出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据悉,周梅森创作完《人民的名义》剧本以后,因为题材比较敏感,再加上反腐涉及的级别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副国级,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投资方敢接拍这部剧。

直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参与以后,得到了官方的初步认可,该剧才顺利开始拍摄。拍摄过程中这部剧又出现了资金问题,湖南卫视买下播映权并参与投资,剧集才得以顺利制作完成并播出。

历经一波三折的《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但之后,反腐、涉案题材剧并未彻底回暖,仅有《猎毒人》《天下无诈》等少量几部剧集成功上星播出。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官方对此进行说明,但是审查严格是业内默认的反腐、涉案剧迟迟无法定档播出的根本原因。

相对于其他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反腐剧因内容中具有涉案、涉黑等情节,对大众具有天然吸引力,而且,反腐题材的故事又比较容易处理成惊悚、悬疑、侦探等类型片风格。对一些涉案题材来说,展示刑事案件血腥、暴力、凶杀、恐怖的场景和画面,以及关于破案、腐败的敏感情节,更是重要审核对象。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赵建中表示,反腐题材影视剧将主旋律的立意与类型片的表现风格融合,能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但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国反腐题材影视剧的教育功能还远未充分发挥。

《因法之名》延播两年终面世 中国反腐题材剧困境仍待解

《人民的名义》大火之后,两年中并没有重大题材反腐剧推出。(图片来源:人民的名义宣传剧照)

“ 解禁”春天已来? 专家:反腐题材过审难度仍大

《人民的名义》红遍中国,网上网下都引发讨论。许多媒体称,反腐剧的春天来了。但无论是剧作者周梅森本人,还是最高检影视剧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都十分谨慎地看待这个“春天”。范子文表示,这类题材十分敏感,不是谁都能写的,如果说要形成像抗战剧那样大规模的大批作品,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不是一般人能写能拍的,能驾驭这个题材的。”

范子文表示,反腐剧的创作,还是应该坚持少而精,把握好“反腐、倡廉、正能量”的原则。否则,反腐剧可能还会受到限制。

编剧周梅森也用“不是很乐观”来形容自己对这个“春天”到来与否的看法。他说,反腐这么多年,文艺作品太少了,出得太慢了。“要小跑几步,才能赶上火热的生活。”

周梅森向记者表示,在2002年《绝对权力》送到专家组评审的时候,专家组一致好评。但主审部门要求把这部剧送反腐部门审。反腐部门把这部剧毙了。主审部门的领导多次去找该部门的领导沟通,才把这部剧救下来,付出的代价是,周梅森改了 600 多处。

后来,《国家公诉》送专家委员会审的时候,专家委员会起立鼓掌,向剧组致敬。主审部门的一位领导听说了,反问道:“周梅森的剧就这么通过了?重审!”之后,主审部门向周梅森指出了 800 多处问题。周梅森一处一处改完后,对方说,这部剧还涉及公安部门,是不是要送公安部看看?

周梅森和主审部门的人,在私下里并不陌生,双方都很客气。但谈起作品来就是另一码事了。“我去谈艺术,人家跟我谈宣传纪律。”有人跟他说,你来总局大院,总给我们领导带来不安。

事实上,《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国家公诉》都首播于 2003 年。其中,《至高利益》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历经三次预告要在黄金档播出,三次都临时下马,最终改在非黄金档播了。

知名影视评论人李星文告诉记者,反腐剧确实正在逐渐回暖,但经过上一轮的禁令限制,基本不可能达到十年前的热闹,一方面是制作公司、投资方心有余悸;另一方面,反腐剧的门槛提高了,自由度、写作技巧、整体把控都相应提高,故事既要好看,又要把握分寸、有力度,做好那是相当难。

“虽然现在反腐剧会播出,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少而精,这是审查部门和专家经过考量后的决定,目前不会看到大批反腐剧上星播出。”一名编剧告诉记者,目前的反腐剧审核还是比较慎重,如剧情方向和把控不好,打回重审几率非常大。他同时表示,一些反腐剧还是会面世,市场目前仍然对精品反腐剧抱有期待。(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