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职主妇为何没有安全感?

很多女性生了孩子以后,选择暂时或彻底退出职场,成为全职主妇。

母亲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从心理到技能,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好处,而且,还可以省下一笔保姆费用,表面上家庭少了一份薪水,实际上的经济帐是划算的。

付出的代价有几个:

一是女性脱离职场,职业规划打断,知识与技能没有更新,重返职场的难度加大。在职业上获得荣耀的可能性降低了。

二是女性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家庭,又隔绝又琐碎,容易让丈夫觉得无聊,没有共同话题。在家,难免随便一点,形象也会少点吸引力。

三是没人发工资了。在中国的传统判断里,女人带孩子做家务,那是应该的,不算工作。是男人每月拿钱回家,他才是养家的。

第三条的心理杀伤力最大,女性放弃职业,更多承担起抚育孩子的重担,在夫妻两人中,牺牲更大一点,结果别人认为她享福,不用上班就有钱花。婆婆难搞一点,丈夫给家用神气一点,全职主妇就得崩溃。

想到这些,全职主妇没有安全感,是正常的:

如果自己的妻子是全职主妇,那丈夫要做的事情,其实不少:

一、当然得更努力,这样收入才会增加。

二、要真的承认全职主妇也是工作,你只不过是替她领了工资而已。前几天,有位读者的留言,可以当作范本:

在生儿育女之前,在女性成为全职主妇之前,夫妻小家庭,双方大家族,就应该先讨论这个问题,要达成共识。矛盾出现后,再来做工作,结局未必都会美妙,更有可能是双方不停抬杠加码,最后不可收拾。

几天前,推荐过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书中也有从基因的角度分析了两性关系。

基因唯一的动力就是尽量多地复制自己,所以,当孩子出生以后,最有利的策略就是先于配偶逃离,这时孩子就只能依靠配偶,配偶为了维系自身的基因,只能留下来照顾孩子。配偶养孩子,我则寻找新的机会复制基因,最高效率的做法。

这种先下手为强的游戏中,男性处于优势地位,分娩的女性还在疗伤时,他就可以跑了。更别说女性当全职主妇,对孩子感情日渐深厚,在外工作,兜里有钱的男人,完全掌握了逃跑的主动权,随时可以抛弃全职主妇。

所以,全职主妇的不安全感,也是写在基因里的,当丈夫的,要知道这点,对自己当全职主妇的妻子,要更加体谅和尊重,这样才能安抚她随时产生的不安全感。更不要去说对女性不尊重的言论,她也是女性,代入很正常,将加剧不安全感。

男女都不容易,都很辛苦,要互相安慰,不要互相折磨。

推荐:终止人类最大纷争的一本书

上文:人要甘愿去赚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