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18年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上海6小时赛经过激烈角逐,麦克·康维、小林可梦伟和何塞·玛利亚·洛佩兹所在的丰田7号车组夺得了LMP1组别冠军。由前F1世界冠军阿隆索和巴顿所在的丰田8号车组和SMP Racing 11号车组,分别获得该组别的亚军和季军。

  作为上海国际赛车场年末重头戏,尽管天公不做美,比赛当天雨水淅淅沥沥,但从上午9时左右,赛车场便开始人群攒动,观众的热情并未因下雨而减弱半分。11时,比赛正式开始,经过长达6小时的最终较量,WEC上海6小时赛为雨中的车迷奉献了一场肾上腺素喷薄而出的赛车大戏。

  比赛现场,赛车的轰鸣声每经过看台便引起中国车迷的一片尖叫,某种程度上,比赛的精彩程度丝毫不输F1。这也是24小时勒芒赛愈加受到厂商、车手追捧的原因之一。

  本次WEC上海6小时赛吸引了丰田、保时捷、法拉利、阿斯顿·马丁、宝马和雪佛兰等各大品牌,分布在全部的四大组别、总计35辆顶级赛车竞相参与,其中,包括首次来中国参赛的雪佛兰科尔维特厂商车队。

  雪佛兰科尔维特厂商车队首次中国参赛

  参加本次WEC上海6小时赛的是雪佛兰经典车型科尔维特C7.R Redline,是科尔维特厂商车队首次登陆中国。

  C7.R Redline可谓马不停蹄,在刚刚结束的在2018广州国际车展上亮相后,又参加了2天后举行的WEC上海6小时赛。

  雪佛兰科尔维特车队Corvette Racing曾8次获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是由通用汽车与帕特米勒共同成立的传奇赛车车队,以雪佛兰科尔维特量产车为原型。自1999年以来,Corvette Racing已经在国际顶级赛事中赢得百场胜利。

  与通用旗下的别克车型不同,作为由赛车手创立的百年汽车品牌,科尔维特、科迈罗、全新科鲁兹为代表的雪佛兰车型,高性能和运动基因是它们身上的独特标签。

  雪佛兰赛道基因 技术转化首当其冲

  本次参赛的Corvette Racing两台赛车采用的科尔维特C7.R,便是与量产车科尔维特Z06共同开发,采用相同的铝制车身,搭载了相仿的空气动力学套件,直喷式发动机技术以及轮胎结构设计,显而易见,雪佛兰将现代赛车与量产车之间技术转化作为品牌发展历史上的一项严格承诺。

  Corvette Racing搭载5.5升V8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492匹马力。同时,铝制六活塞单体固定卡钳与耐超高温的陶瓷刹车盘搭配定制米其林赛车轮胎,为赛车提供强大的制动能力。车身使用了高强度的液压成型铝制框架,搭配碳纤维材质打造的轻量化空气动力学套件。

  Why we race?关于雪佛兰为何钟情参与赛道,无非是四个理由。

  ——技术转化

  ——培养工程师

  ——树立品牌口碑和形象

  ——与消费者互动

  显然,技术转化首当其冲。

  代表雪佛兰克尔维特厂商车队出征本次WEC上海6小时赛的车手 Oliver Gavin 与Tommy Milner更是在采访中多次提及了赛车技术在雪佛兰量产车型中的多次技术实现。

  其中,42岁的英国人Oliver Gavin 是雪佛兰Corvette Racing中服役时间最长的赛车手,2018年已是他为车队出战的第17个赛季。赢得了包括4次美国勒芒系列赛冠军,1次国际汽车运动协会(IMSA)卫士泰克锦标赛冠军,并在5次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胜出。32岁的美国车手Tommy Milner在2011年加入了Corvette Racing,并与Oliver Gavin搭档在2012年的美国勒芒系列赛赛季中4次获得单项冠军。

  以下是包括汽车头条App在内的媒体对雪佛兰科尔维特车队Corvette Racing

  Oliver Gavin 与Tommy Milner两位车手的专访实录。(问答略有精简)

  Q:你好Tomy。科尔维特是美国国宝级的跑车,您开过美国的科尔维特,那你有没有开过欧洲的超跑,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科尔维特的优势在哪?

  A:我开的科尔维特C7.R这款赛车,其实是源自于科尔维特的量产车,他们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包括同样的底盘,悬挂的位置以及发动机。另一方面,C7.R Redline是与量产车有一些不同,看起来更加低,翼字板更宽,更适合比赛,外形上面也更加炫酷一些,但如果你开了我们的量产车还开了赛车的时候,会有一种相似的感觉,因为它的底盘、发动机这些都是用的一样的,所以你在开量产车的同时会有一种很炫酷的驾驶赛车的动力感和激情。

  第二个问题,关于美国的赛车和欧洲的赛车比较。我开过BMW的赛车,也开过保时捷的赛车,体验过多种不同的赛车,很难说做一个具体的比较,不同的车、不同的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不过,值得骄傲且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现在开的科尔维特的车,我赢过的比赛最多,拿过冠军也最多。

  Q:现在雪佛兰科尔维特C7R的赛车,它的发动机缸体是LS的,但是它的排量就被限制在5.5升。我们会发现现在比赛的规则对大排量是非常不友好的。我想了解未来会不会按现在的潮流把它变成一个更小的排量,或者是引入混合动力系统,让它在比赛中有更多的优势?

  Oliver:我们现在这款车型就是科尔维特C7.R Redline,我们觉得这款车型现在参加各种赛事的时候,性能已经是非常非常好的了。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现在的世界耐力锦标赛,对它的性能目前非常满意;但是我们也是一直看着一些监管规定还有各种赛事的规则,但是接下来会怎么做就要看雪佛兰及科尔维特车队是怎么样的决定。规则可能一直都是变的,但是目前对于C7.R Redline这款车是非常满意的,对于它在各个比赛中所展现出来的成绩还有它的性能都是非常认可的。

  Q:Tommy刚刚也说过他开过其他很多赛车。像科尔维特这样前置发动机的车和其他中置发动机的车进行比赛,这两种形式的车在赛道上的竞争关系是怎么样的,优缺点各是什么?A:第一个关于不同的赛车开过的体验有什么样的不同。我能回忆起来的最近一次开科尔维特以外的赛车是九年前,开的是BMW,当时BMW想跟科尔维特上一代的C6进行比较,因为这两款车全都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所以在动力上面有一定的可比性。当时受到比赛规则的限制,科尔维特的车排量还是5.5升的,BMW用的是另外一个发动机,所以两个发动机在动力输出和扭矩上面有挺大的差别,但是两款车在整个赛道上表现的理念也是不一样的。像科尔维特是在减速性能、经过弯道以及经过一些颠簸上面处理的非常的巧妙,而且感觉到更加的柔和一点。可能BMW会更加的激进一点,去追求一种快速,但是如果你把科尔维特的性能掌握好了,你会发现在经过一些巧妙的弯道或者是一些坡道的历程之后,也可以追求一个快速。作为一个车手,其实不会过的回看过去,不会说我曾经开过的一款车可能比现在的车更加好,我强调专注,专注于现在的一款车,而且相信现在这款车的性能会好。如果我把性能掌握得好的话,会用现在的车取得更好的成绩。

  Q:大家都知道在这类汽车赛事中,赛车都会在比赛中高速的运转,针对这些做过哪些耐久性的测试?另外,您对这场比赛有什么预期?

  A:我们在美国参加过很多的赛事,最短至100分钟,长达24小时都有。我们现在开的科尔维特C7.R Redline是经过各种大赛磨炼的,在各种磨炼之后,它的性能都非常好。这次我们来到上海参加世界耐力锦标赛是6小时,对于6小时的车跑时的一致性是没有问题的,在耐久性、稳定性分析都是很好的,不管是在任何的情况下,因为我们知道天气是多变的明天可能会下雨,明天我们在经竞技赛的过程中天气就和今天完全不一样。

  昨天在训练的时候也是下雨,我们看见在湿的状态下和干的赛道状态下,我们的C7.R Redline表现的都很好。所以我们也有信心,它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Q:因为WEC跟其他赛事不一样,它不仅仅要拼速度,作为比赛经验丰富的车手您对耐力赛有什么自己的理解?与其他场地赛最大的不同有什么?

  A:首先,因为这与我们在美国参加的赛制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在勒芒赛是24小时的,有些比赛也有12小时的,还有10小时的,甚至有些比赛不用持续做6小时,2小时40分钟就可以结束了。这次上海的比赛就是要持续跑6小时,对于长时间的比赛,我们还都是比较有经验的,因为也都参加过多次了。但是我们觉得对于耐力赛一个特点就是WEC是在中国举行,同时也会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举行,而且这次它是一个超频赛季,会有两年的时间在各地举行这样的比赛。而且像在美国比赛的时候是分四个组别的,在每一个组别都是希望能够跑出最好的成绩。在耐力赛上不仅仅是要看组别,跟同一个组别去比较,而且还要在整个的过程中分析各个车队和自己对比的数据等等表现,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虑。

  Q:刚刚Tomy与我们分享,他开的赛车获得过优胜,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有哪些具体的优势?

  A:确实提到过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是开着科尔维特的赛车取得的战绩最辉煌、最成功。我觉得这一点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背后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这个团队指的不仅仅是赛车现场这些工程师、维修团队,也包括在科尔维特量产和赛车两个团队之间紧密的合作,进行了非常好的技术转移。我们科尔维特用的赛车是原自于量产车的车型,对于量产车经常会把它自己遇到的问题、挑战告诉赛车的团队,在比赛的过程中就会从赛道去汲取一些经验和数据,把我们学习到的东西全都运用到量产车上,所以我们的量产车在每做出一个新一代的时候,就集成了这些赛车的优势,让量产车更加的有动感,而且动力的性能也越来越好,因为这个,所以科尔维特的整个量产车系列都是有一种赛车的DNA在里面,这就是科尔维特的独特之处。放眼整个汽车界,各个厂商的车队都没有表现这一点,但是我们科尔维特做到了,在量产车和塞车之间的转化已经形成了一种双赢的理念。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