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一起超自然事件的记录:当事人坐在一张苇席上飞行了400公里,从苏北飞到了山东青州,这事情发生在宋代。类似事情似乎中央电视台还有过报道,说一个人未借助任何外力,背着某人在天上飞,也是飞了很长时间……

陈靖宝来自祥宏讲夷坚

00:00

06:54

【原文】

紹興甲子歲,河南邳徐間多有妖民,以左道惑眾,而陳靖寶者為之魁傑。虜立賞格捕之甚峻。

下邳樵夫蔡五采薪於野,勞悴饑困,衣食不能自給,嘗歎喟於道曰:“使我捉得陳靖寶,有官有錢,便做一個快活漢。如今存濟不得,奈何?”念念弗已。逢一白衣人,荷擔,上系葦席,從後呼曰:“蔡五,汝識彼人否?”荅曰:“不識。”白衣曰:“汝不識,如何捉得他?我卻識之,又知在一處,恨獨力不能勝耳。”蔡大喜,釋擔以問。

白衣取葦席鋪於破垣之側,促坐共議所以躡捕之策。斯須起,便旋路東,回顧蔡,厲聲一喝。蔡為席載起,騰入雲宵,遡空而飛,直去八百里,墮於益都府庭下。府帥震駭,謂為巨妖,命武士執縛,荷械獄犴。窮訊所由,蔡不知置辭,但言正在下邳村下,欲砍柴,不覺身已忽然飛來,實是枉苦。

府移文下邳,即其居訪逮鄰左,驗為平民,始獲免。而靖寶竟亡命,疑白衣者是其人云。

(陈靖宝与蔡五共乘阿拉伯飞毯)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宋高宗绍兴甲子年(绍兴十四年,1144年),河南邳徐之间(现苏北睢宁徐州一带)有很多妖民。他们用一些妖法来蛊惑百姓,有个“陈靖宝”是这些“妖民”里的佼佼者。整片地区是金人统治,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官府限期悬赏捉拿“陈靖宝”,赏格很高。

下邳(江苏睢宁)有个樵夫叫蔡五,他平时靠到野外砍柴谋生,生活困顿,饥寒交迫,经常感叹命运不公。有一回,他走在路上又开始报怨:“如果我能抓着这‘陈靖宝’,那我是又有官又有钱,就能做个快乐汉了!哪儿像现在这样都快活不下去了,怎么办呢?”他念叨不止。

忽然有个白衣人挑着担子从后边过来了,他担子上捆着苇席。白衣人招呼蔡五:“蔡五啊,这‘陈靖宝’你认识吗?”蔡五说:“我不认识!”白衣人说:“你不认识,怎么去捉他呢?我跟你说啊,我认识他,我还知道他在哪儿,现在唯一遗憾的,就是我一个人势单力孤,我得找个帮手!”蔡五一听,特别高兴,他把砍的柴卸下来放地上,向白衣人打探情况。

白衣人把挑着的苇席铺在一面破墙旁边,他跟蔡五坐在苇席上商量怎么才能抓住陈靖宝。他俩商量半天,确定了行动计划。白衣人站起来往东走,同时回头看还在那席子上的蔡五,猛然大喝一声,这时候出现一个神奇的事情:蔡五脚下的苇席竟然托着他飞起来了,苇席越飞越高,一直冲上云霄,飞了800里,最后竟然落在了益都府(山东青州)衙门里。

益都府帅当时在场,这个场景把人都吓坏了,从天而降一个大活人,在场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巨妖。府帅命令武士把蔡五捆起来上了枷锁,有人审讯他:“你是从哪儿来的?怎么回事?”蔡五说:“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是下邳人,正砍柴呢,不知怎的身不由己就飞起来了,飞到你这儿来了,我没有什么本事,也不是什么妖怪。到你这儿来真是冤枉,实在是受苦来了!”

益都府官文下到下邳,经过当地官府调查,邻居们证实,蔡五就是个砍柴的普通百姓,没什么特殊能力。后来蔡五就给放了,陈靖宝最终也没找着。人们怀疑,那个所谓的白衣人可能就是陈靖宝。

【祥宏点评】:佛法说众生平等,人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的情况是,人跟人确实不平等,高矮胖瘦,美丑善恶,聪明愚笨,这些特点往往与生俱来。愚笨如蔡五竟然想抓陈靖宝,他就没想到,一个陌生人怎么知道他的名字?为什么他想抓陈靖宝,人家就说知道陈靖宝在哪儿?因为人的差异,蔡五只能是蔡五,陈靖宝就是陈靖宝;印象中中央电视台播放过一个节目:有人声称自己被什么人绑架了,绑架以后被人背着在天空中飞行,这个事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蔡五事件,可以说,这是宋代的一起超自然事件的记录,一个人坐着苇席从苏北飞到了山东青州;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起事的时候通常是有些“ 妖民”用左道惑众,显示一些稀奇古怪的能力,迷惑老百姓上当;蔡五的故事让人想到《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伯飞毯。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龙的传人”博客-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