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过着这程开甲院士与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程开甲,1918年8月在江苏吴江出生。1937年高中毕业后,年仅18岁的程开甲就已经同时被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两所知名院校录取。经过程开甲的反复斟酌,他最终决定了选择承诺会给程开甲作为个别优秀考生的公费生奖励的浙江大学。

1941年程开甲毕业后选择留在了浙江大学的物理系担任助教,还同时进行相对论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1946年,程开甲肩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远赴英国留学,并在留学期间,与导师合作提出了超导电双带模型。1948年。程开甲荣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出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的研究员一职。1950年,程开甲在感受到祖国的在军事方面的召唤,他拒绝了英国方面的高薪待遇,怀着一腔热血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的十年,程开甲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任职。并且协助南京大学物理系的施士元教授共同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物理教材《固体物理学》,这本教材的出版对我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科研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0年,程开甲接到调令,随即离开了南京,赶赴北京,就职于中国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被任命为副所长,就此程开甲正式加入可我国和武器研究队伍。从这一刻开始,程开甲就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国家,远赴西北荒无人烟的荒漠之中,程开甲正式从这个国家“消失”了。

1963年至1985年这22年之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西北的核试验基地,在为国家核武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实验方案,为首次核试验任务圆满完成提供了完美的技术支持。

1984年,考虑到程开甲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国家决定把他从西北荒漠调回了北京,并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

程开甲的研究成果曾经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1999年还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程开甲院士曾经在采访中公开表示过“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这些为国家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值得被大家去高声歌颂,我们永远记得他们为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做出的贡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