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徐新宽:时代发展助力教育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今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前夕的关键之年。四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砥砺奋进,众志成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青山人青山事微信平台推出“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为主题的专栏,从自身工作经历、所见所闻、切身感悟出发,通过多角度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身边人、身边事发生的重大变化,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青山区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表达改革再出发、砥砺再奋进的决心和情怀,争做时代新人的决心。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教育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回顾自己30年的教学经历,由农村到城市一步步走来,真是感慨良多。1985年我初中毕业考取了包头师范学校,经过3年的学习,1988年响应国家号召回到了家乡包头市土右旗小召子乡中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记得当时的教室是简易的砖木结构的平房,学生用的桌凳也是单薄破旧的,老师们上课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具也只有一些最原始、最简单的,有时候上课需要教具还得自己制作。记得有一位物理老师大冬天一晚上自己做设备提取蒸馏水,为了第二天上好实验课,能让同学们看得真切理解的深刻。团委组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没有抢答器,我们三个人熬了一晚上终于自制成功了抢答器,保证了比赛按时顺利举行。那个时候的教具很多都是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的,虽然粗糙但是特别适用。学校的音响设备只有两个高音喇叭,一台电唱机,后来又赊了一台录音机,上课间操的时候,喇叭的线圈经常烧坏,我只能提着录音机给学生上操。那个时候虽然设备简陋,但是老师们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堂依然异彩纷呈。

那个时候印卷子都是用手刻蜡纸,手推的油印机,这可是当老师的基本功,经过了刻苦学习不久我就能独力操作了,到后来还跟老教师比谁用一张蜡纸印的卷子多了。虽然刻印试卷很辛苦,但是看到同学们用上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试卷时,心里还是很欣慰的。

1999年我调到了萨拉齐第三中学,第一次见到并学会了使用实物投影仪,投影仪的使用节省了很多抄题的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也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初投影仪也是一个组轮流使用,后来才发展到一个班配备一台。2001年我在北重四中参加包头市青功赛还是用的胶片和投影仪,不过那次参赛我见到了更先进的多媒体设备。2003年我调到了北重四中,第一次接触到了多媒体设备,学会了制作课件,学会了播放音频和视频,这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使得课堂的容量更大了,也更直观了,一些抽象的知识也更好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更高了。

2012年北重二中搬到了新建的楼房里,每个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经过专业人员的培训,老师们大多掌握了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让课堂更活了,容量更大了,知识的理解更容易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数学中的“动点问题”和物理中的“分子运动”,通过电子白板的动画演示,本来抽象的知识同学们很容易就掌握了。

2015年我来到了包头市第四十五中学,教育局为学校配备了一批全新的一体机,实现了老师们人手一台计算机,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们备课,现在更先进的交互式教学一体机比电子白板更先进了,知识的传输更迅速了,操作也更方便了。有些地区和学校开始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信息的双向传输,这使得知识的学习更便捷了,师生互动既频繁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果,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往期精选

Recommended reading 暖气热起来了……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投稿!投稿!

快来,用你的才华征服我!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3616638

好文!必须点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