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佼佼者”,安徽仲平织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结平告诉记者:“我们从8月22号开始基建,加班加点赶时间赶进度,12月,建成后,将年产10万锭纱,产值可达5个亿。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临江产业园港口大道以东的安徽森淼实业有限公司,这里主要从事棉制品、纤维素的生产、研发、收购、销售,矿物油生产技术的研发等。

2019年是我县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攻坚年”,县委、县政府建立每月15日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书记县长“双调度”及固定资产投资预警机制,出台了《重点项目推进办法(暂行)》,加大了项目入库入统力度。

据统计,截至目前,98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27亿元,新增入库项目119个,25个集中开工项目拟投资46.74亿元,耀亚电子、森淼纤维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立德智能、永荣电子等21个项目加快建设,县经开区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临江产业园港口大道以东的安徽森淼实业有限公司,这里主要从事棉制品、纤维素的生产、研发、收购、销售,矿物油生产技术的研发等。6栋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自动化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工人们穿梭其中,忙碌不停。

成立于2014年的安徽森淼实业有限公司,是县政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依托我县产棉优势及先进技术,产品远销海南、辽宁、福建、云南等地,获得较高的客户认可度。“

公司总占地面积135.5亩,建筑面积56520平方米,一期年产1万吨精制棉,1万吨纤维素已经投产。”该公司副总经理王绪国告诉记者,“二期一万吨纤维素计划明年年初设备进场建设,预计下半年将生产20000吨纤维素。后面计划与高校合作研发食品级、医药级纤维素,填补市场空白,将我公司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纤维素基地。”

同样位于临江产业园的安徽中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经纬集团旗下安徽白玉矿业有限公司270万方汉白玉天然矿产资源,打造了汉白玉矿产资源从开采到深加工系列全产业链基地。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安徽中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斥资1.8亿元,建成现代化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年产能总和超30万吨的汉白玉系列产品生产线二十余条。为达到标杆性品质,其中汉白玉砂线11条、汉白玉粉体线5条分别采用目前国内行业内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安装而成,已于今年初正式投产。

作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佼佼者”,安徽仲平织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结平告诉记者:“我们从8月22号开始基建,加班加点赶时间赶进度,12月,建成后,将年产10万锭纱,产值可达5个亿。从老厂房的购买到新厂房建设、设备购买,总投资有2.5亿,新建10条以上气流纺生产线,建成后可年产棉纱3.8万吨、棉布800万米。”

安徽优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县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年轻人”,于2019年初成立,经过一年的发展建设,已呈现出蓬勃的活力。

工厂车间里,流水线上坐着百来名工人,从零件组装到成品包装,熟练地进行产品加工。墙边垒起的一只只纸箱正是包装好的各类电子称,只待投放市场销售。

该公司行政主管刘敏介绍说:“我们公司专业从事电子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大量生产口袋秤、厨房秤等各类精密电子秤。拥有3条先进的生产线,月产量达到15万台。”

该公司负责人洪培东告诉记者:“我们现有7500平方米的厂房,员工有100多名,几乎都来自宿松本地,月产值达2000万元。”

主攻电极箔生产的安徽普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生产电极箔,安装了全新的自动化设备,生产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位置。目前完成建设的生产线有4条,平均每条生产线每月产量超过30000平方,年产值可达3个亿。”采访中,董事长王琪告诉记者,“我们目前投资了6000万元,总工程将会建成28条生产线,总投资达1.2亿元。”

目前,县经开区已签约服装纺织、电子信息项目20个,合同总投资58.55亿元。首位产业发展质效双增,124家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产值149.43亿元、增长14.27%,优品科技、富悦达电子等骨干企业产值增速实现年度翻番,天宇纺织,仲平织造等成功兼并重组多家“僵尸企业”并完成数字化设备改造,红爱实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绿色工厂。

“今年以来,随着我县仲平织造、优尚电子等一批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工,预示着我县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作为招商部门,我们会为企业提供项目立项、环评、安评、规划设计等全流程的服务,营造经开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县经开区招商局副局长尹小军表示。(融媒体记者 司舜 杨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