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我的都关注我了~

守望曲棍球

12

深山密林是家乡。

这是达斡尔广为流传古老的民歌,歌词大意:

“那深山密林深处

祖辈居住达斡尔

随着畜群四处游牧

山河土地是慈母……

……讷耶勒呢耶……”

达语意为“敖勒哈里”,一首歌的传播,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力量。

13

那天然的曲谱,散发出浓浓的山川江河,森林草原和童话般的白桦林。

从童声、独唱和齐声合唱,表达了依山傍水的生活习俗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唱出了生活在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渔猎、放排、游牧的生产情景。

节奏悠扬,雄壮豪迈,令人振奋。

唱出了风霜雨雪,坎坎坷坷,唱出了酸甜苦辣的生活。

唱出了莫力达瓦山的气魄,唱出了松嫩平原的广袤。

唱得田野麦浪舞动大豆飘香,唱得牧野欢歌人畜兴旺。

这是一个拥抱大自然,追求纯朴真挚情感的民族。

这片故土,让达斡尔人爱恋。勃兴在这片故土上。

14

古时候,春秋闲暇。

在柳编的院落里,在荞麦垛的边上。

靑少年玩一种牛皮缝制的球。

那球在空中抛来抛去,球似有拳头大。

很像现在的垒球,玩法很简单,也危险。

于是,大人们找树根,削成圆形的球,找柞树根部有弯曲的,稍微修理后。

于是,放在地上试打,用弯曲棍击打木球。

于是,靑少年觉得这种玩法好,也安全。 

于是,时间久了,逐渐演变成了下端有弯曲的曲棍。

慢慢的就成了达斡尔人后来喜爱的曲棍球运动。

曲棍和球,球分为木球、毛球、火球三种。

至柔的草甸子上,承托起超人的魅力。

神话,在曲棍和曲棍的激烈碰撞中,不经意间默默的叙写。

日月星辰的倍伴,山川江河的护佑。

都与曲棍球有缘,曲棍球的由来,做旷古来去。

15

山鹰在天空磨练翱翔的翅膀。

为宣传和推广曲棍球运动。

运动员辗转去齐齐哈尔、哈尔滨、北京等多地表演比赛。

交流技术、战术、扩大了曲棍球的影响。

曲棍球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曲棍球队员刻苦的训练,顶烈日,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迎寒风,斗严冬。

雨天里滚一身泥,雪天里染一身霜。艰苦的训练,枯燥的反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16

那时,力量训练器械都是自制的。

废弃的拖拉机车轮做杠铃,压磨水泥的铁球做哑鈴。

白天集中训练,晚上分散住在大车店,旅店,废弃的空房。来回走训。

训练在不平整的土质操场上。

尽管如此,也没有一个运动员退出,也没有一个运动员想放弃。

骑自行车或是搭上老百性的车,去本旗的乡村。

沒有运动场地,教练和运动员自己做球门。

这都是值得记忆的。

17

与来访的巴基斯坦国家队在沈阳、上海进行了七场较量。

学到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打法。

于是,经过刻苦,科学的训练,聘请外籍教练,成绩斐然。

于是,回访了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卡垃奇和拉哈尔.白沙瓦。

以莫力达瓦曲棍球队为主,成立中国靑年曲棍球队。

于是,对西班牙进行历时一个月的访问比赛。

曲棍球队得到长足的发展。

18

1979年首次参加了国际比赛,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决赛中。

巴基斯坦靑年队与中国靑年队相遇,绿茵场上摆开了阵势。

巴基斯坦靑年队是曲坛一支劲旅,中国靑年队勇猛顽强,敢打敢拚。

上半场,巴基斯坦队利用长角球率先破门。

两个队龙爭虎斗般的鏖战扣人心弦。

或拚抢或挥棍拦截,跑动快,动作利落。

闪展腾挪,骁勇非凡,前锋巴尔登,巧接队员布库传来的球。

门前倒地铲球,急如闪电的攻击,进球了。

19

纵横弛骋赛场,激战正酣,人声鼎沸。

尽展曲棍球英姿,男儿风釆。一传一拨,一挥一射。

蓬勃的活力释放在绿茵场上。

下半场,对峙的状态中,中国8号孙国庆从左路突入射门区。

对方惊慌中犯规。短角球,孙国庆发出球后。

7号队员接球猛射,太正,球被对方后卫挡了出来。

前锋巴尔登象伏虎跃起,拦球再射,进了。

21,五星红旗在异国升起。

20

从莫力达瓦走来。

走过辉煌,也走过低谷。

走上了国内国际曲棍 球比赛的舞台。                

1978年至2018,莫力达瓦曲棍球队代表内蒙古,代表国家。

20多个国內各类比赛的冠军。先后有200多人次代表国家参加了洲际、国际比赛。

友谊的足迹留在了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日本、韩国、德国、西班牙,

朝鲜、澳大利亚、孟加拉国、英国、俄罗斯、泰国、新西兰、意大利,

印度、斯里兰卡、香港、澳门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1

1980年莫力达瓦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

开创了女子曲棍球运动的先河。

填补了中国体育女子曲棍球项目的空白。

莫力达瓦女队代表内蒙古参加第七届曲棍球比赛获冠军。

在莫力达瓦女队建队6年中,战绩显赫,获得过7次冠军。

代表国家出访、迎访了10多个国家的曲棍球队。

为国争光,为莫力达瓦争得荣誉。

22

温暖的风依然从莫力达瓦天空飘过。

达斡尔人打曲棍球太久了,应该寻找记忆里和记忆外的辉煌。

莫力达瓦曲棍球队。

曾向外省市输送10位优秀曲棍球教练员。

甘肃省男、女主教练,天津市男队主教练。

内蒙古女队主教练,宁夏回族自治区男队主教练。

辽宁省男队主教练,广东队男队主教练。

四川省男、女队主教练,火车头女队主教练。

曾先后有10位担任过国家男、女队的主教练。

23

于是,当今的莫力达瓦。

被国家体育总局名命为“曲棍球之乡”。

曲棍球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人才基地。

中国曲棍球的鼻祖,中国曲棍球的发祥地。

2008奥运选拔中,莫力达瓦队6人入选国家队。

勇猛剽悍、粗犷豪爽、淳朴善良、勤劳耿直的民族特征。

这片故土,达斡尔人守望,守望曲棍球的家园。讲好曲棍球的故事。

莫力达瓦之鹰又要起飞,共同叙写曲棍球的复兴之路。

作者简介 -

苏勇  达斡尔族,作品散见多部诗刊,出版散文诗集《木库莲声》《恩赐》,长篇散文诗《魂系故土》,散文集《曲棍球记忆》等,曾获内蒙古第三届文艺创作“索龙嘎”二等奖。

栏目主持人:张生祥 审稿编辑:永言

《中国散文诗人》

微信平台编委会

主  编 /副主编 /执行主编

汪志鑫张生祥 胡似昭方齐杨 永言

微信ID:zg_swsr

长按左侧二维码添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