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这应该是楼主接触的第一款宜丽客的产品。出于对分体蓝牙耳机的热爱,楼主在不久向朋友借了这货并体验了一番。那么今天楼主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款产品,也给各位将来的选购一点点参考。

  一、细节展示

  耳机盒方方正正,洋溢着一股日货特有的性冷淡风。盒子顶部有一圈凹槽修饰,使得整体线条流畅了不少。正面盒盖与盒体交接部位设计有半圆形的开盖槽,衔接处缝隙极小。在盒子正面靠近下部,有两行英文——第一行是产品的品牌:ELECOM,即中文译名的宜丽客;第二行是“Rrue Wireless Headphones”,意为:真无线耳机

  盒子顶盖采用半透明磨砂材质的塑料制成,透过盒盖可以清晰看到指示灯状态。其中红色部分为耳机机身上的指示灯,红色意为充电中;亮着白光的则是充电盒的电量指示灯,满格为 4 格 ▲

  打开盒盖,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上文中描述过的两个部分的指示灯 ▲

  耳机设计有凸起的由橡胶制成的耳翼撑架,这是几乎所有百元级产品都没有的设计,也是佩戴中有效增加牢固度的方法之一。具体效果下文再表。

  可以看到,耳机腔体部分呈规则的柱状,或者说是水桶状,显得有些笨拙。尾部除了一颗指示灯,别无他物,再次体现了性冷淡的设计风格。

  而盒盖与盒体的连接方式竟然是最原始的卡扣而不是磁吸,甚至在合页位置都没有弹簧助力。

  在盒盖内侧,设计有两个正圆形橡胶,用于盖上后固定保护耳机。在胶贴的圆心位置分别抠有一个小孔,用以透过盒盖观察位于耳机尾部的指示灯的状态 ▲

  盒子充电口采用传统的 Micro-USB ,位于盒子背面正中位置 ▲

  盒子底部是一些产品的基本信息 ▲

  楼主非常意外,这样一款说明书和产品上满是英文和日语的产品,竟然也是 Made in China

  与大部分其他同类产品一样,充电用的金属触点位于耳机槽内 ▲

  对应的位于耳机端的触点 ▲

  可以看到,两个耳机在金属触点旁,分别刻有字母“L”和“R”,用以区分左右。触点和浮雕均位于耳机上,设计通过在耳翼撑架上挖孔使之暴露出来。

  这里顺便提一下耳机的橡胶塞,共有三对,分为大-中-小,图中为中尺寸的橡胶塞。

  橡胶塞在材质上非常特殊,乍一看非常劣质,甚至粗糙。手指轻触滑动,甚至可以感受到轻微的凹凸不平的质地。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容易粘灰(如果我说粘耳屎真怕你们关了文章就走了)。

  左右两个耳机上分别有一个实体的机械按键,侧面也都印有产品的英文名:ELECOM ▲

  眼尖的值友应该已经发现了,图片右边的耳机在英文名旁边有一个小小的 Mic 口,而左边的耳机则没有。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个耳机才有 Mic,而是耳机采用了非对称的设计 ▲

  戴上后,右耳的Mic 口位于用户后方,而左耳的 Mic 口则位于用于的前方。楼主猜测,这样的设计应该是为了更好更立体地收集声音。

  最后从不同角度感受下这款 TWS01 充电盒的尺寸 ▲

  此前楼主在华为 FreeBuds 的测评中,盛赞这款耳机在充电盒上的设计,表示其尺寸非常小巧,极其便携。这款宜丽客TWS01 与华为的 FreeBuds 放在一起,虽然更厚,但是更窄,更短,在尺寸上可以称得上极限

  二、使用及体验

  在讲体验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操控 ▲

  这张图简单介绍了基本功能,但是这款耳机在两个耳机的设计和连接上比较有意思,需要详细说明。

  两个耳机上各有一个机械按键,长按 3 秒打开。可以看到,在楼主的蓝牙设备列表中,出现了两个名为TWS01的设备,分别代表了左耳和右耳 ▲

  单独使用状态下,单击机械按钮,可以分别控制音乐的播放/暂停。此时根据实际连接的设备,会自动显示其中一台设备为“已连接”。当然,你也可以强行先后让两个耳机都处于“已连接”状态,但是此时只有一个耳机可以使用,另一个实际处于待机状态。状态的切换可以通过单机机械按钮实现——按一下按键,即切换至该耳机。

  如果需要两个耳机同时使用,有三种操作:

  1、同时按住两个耳机开机键 3 秒,打开耳机,在听到右耳提示音“Right channel”以及左耳提示音“Left Channel”之后,两个耳机配对成功;

  2、在右耳单独使用状态下,打开左耳,无需任何操作,片刻之后,听到右耳提示音“Right channel”以及左耳提示音“Left Channel”,两个耳机配对成功。少数情况下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声音的间断。

  3、在左耳单独使用状态下,打开右耳,右耳在出现“滴”的短暂提示音之后,声音自动切换至右耳,此时左耳没有声音,也就是说,设备由左耳连接切换至右耳连接。继续等待,在听到右耳提示音“Right channel”以及左耳提示音“Left Channel”之后,两个耳机配对成功。

  上述现象证明,虽然两个耳机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但是依旧分主次,右耳为主耳机。此时蓝牙列表只显示连接一台设备,可以猜想连接的其实只是右耳。

  那么在双耳同时使用状态下,取下其中一个,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分为两种情况:

  1、取下左耳放回盒子,右耳继续正常使用,期间没有任何间断和提示。耳机放回盒子自动关机,自动充电,无需手动长按按键关机。

  2、取下右耳放回盒子,此时因为右耳为主耳机连接设备,因此左耳声音立刻停止,并且在随后发出短暂的“滴滴”提示音。此时需要手动打开蓝牙列表重重新连接左耳,才可以使之继续正常使用。

  除此以外没有更复杂的操作和连接状况。通过耳机无法调节音量。通过耳机无法调节音量。通过耳机无法调节音量。当然,目前为止,可以通过耳机调节音量的耳机楼主也只用过一款。但是还是那句话——目前主流无法调节音量,不代表这不是用户需求,也不代表这将来不会成为标配。个人感觉直接通过耳机调节音量的功能还是非常有必要加入。但是随之而来会有一个问题:按键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误操作概率的增大。

  这是楼主第一次上佩戴后的本人照片,因为佩戴体验上真的很棒,这个耳翼撑架尺寸是恰到好处 ▲

  耳机连接采用蓝牙 4.1 方案,比起市面上新发布产品的越来越普及的蓝牙 5.0 显得有些穷酸 ▲

  关于延迟的问题,楼主挑了《奇葩说》里面语速最快的人之一的马薇薇发言片段进行测试 ▲(你们不要关注马薇薇眼睛为什么闭得如此销魂,请你们告诉我,马薇薇左后方黑衣人物的性别是男是女)

  延迟是有的,但凡是蓝牙设备必然都会存在。楼主盯着嘴型的情况下,确认耳机存在零点几秒的延迟,但是并不影响视频观看体验。如果不是盯着嘴型,基本可以忽略这样的延迟——当然,偶然的情况下,你还是会感受到延迟的存在。

  大概是多数用户都喜欢澎湃的低音的关系,所以几乎所有的厂商都会在宣传自家产品的时候说自家的产品低音有多么厉害。这款产品的自我描述是“低音爆发力强劲”吹牛哔的功夫,你们如果用来改善一下声音素质不会好很多吗?啥样的产品都说自己低音强劲。你不强劲你可以不说,可以轻描淡写过去,可以多秀秀自己的优势…

  好了不吐槽了,在吐槽厂家要举报我了。而且实际体验其实并不糟糕楼主个人感觉,这款产品的低音部分是其弱项,与楼主此前测评的华为 FreeBuds 类似,属于清汤寡水,没有弹性的类型。但是耳机音色不错,非常纯净,感受不到底噪。并且,人声也比较通透清亮,听听王菲是极好的。如果想感受弹性十足的鼓点声,楼主劝你还是算了。

  最后是通话。

  前文中楼主在特写 Mic 口位置的时候特意分析了两个通话 Mic 的分布情况,那么实际通话效果如何呢?

  测试中楼主没有尝试复杂环境——安静卧室中,单耳通话。实际通话测试结果声音清晰,音量足够。(Iphone 之间)。

  三、总结

  这款耳机在今年上半年刚发布的时候售价貌似是699还是799,不过很快厂商调整售价,日常售价变成了499。楼主查看了天猫活动,双十一期间,这货仅售 399 ,且可以使用 400-50 津贴券,这样一来,这货的售价变得更加亲民。楼主认为,这样的售价还是比较值得入手的。

  在听了这么多款分体蓝牙的产品之后,抛开音量调节、运动记录等高端产品才有的功能以外,大部分产品在声音表现上只能说是各有特色,很难分出明显的高下(当然,类似白菜价产品的底噪等问题是无法容忍的,索尼降噪豆的低音部分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这个时候,楼主认为最重要的体验就在于佩戴体验以及充电盒设计/尺寸。

  在这两个关键指标上,楼主觉得这款产品深得我心

  当然,部分用户比较在意续航问题。那么这款产品可以分别单独使用的设计也是无可挑剔的。

  废话讲了这么多,最后再来几条总结:

  1、充电盒小巧便携,手感好。开盖设计有待改进,但是也有优势:牢固;

  2、佩戴舒适牢固,适合剧烈运动;

  3、耳塞材质佩戴舒服,但是太容易沾灰/耳屎了;

  本文作者极果见习体验师:天何言哉

  本文由极果见习体验师天何言哉原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