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晏殊是北宋著名名的文学家,他从小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

晏殊14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华。有人把他推荐给了当时的皇帝。皇帝召见他以后,也非常欣赏他,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就让他和一千多名进士一起参加考试,想试试他的真本领。

开考后,晏殊发现考试题目是自己几天前刚刚做过的。如果换作别人,碰到这么凑巧的事情,很可能就会悄无声息的完成考试,博取一个好名次。

但是晏殊看到这种情况,他并没有因此暗自窃喜,写出自己早就得心应手的题目。他把这个情况如实地禀告给了皇帝,并且要求给自己另外命题,重新考试。

皇帝看到14岁的晏殊如此诚信严谨,非常赞赏。直接就赐给他“进士”,而这个“进士”,是只有通过皇帝的考试,才能得到的功名。

晏殊做官时,正值国家安定太平,百姓们生活富足无忧。

一时间,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也乐得清闲。大家经常结伴到郊外,或观赏美景,或游玩射猎。

城内的茶楼酒肆几乎天天有人宴请宾客,门前车水马龙,门内歌舞升平。

晏殊因为为官清廉,家里比较贫穷,没有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留在家中和兄弟亲友们读书写字,谈文论章。

有一天,皇帝召晏殊入朝,宣布提升他的官职,让他辅佐教导太子们读书。

得到这个封赏,不但大臣们异常惊讶,就是晏殊自己都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看到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用意,皇帝说:“近来国事清静,百姓安宁。大臣们都只顾声色犬马、游玩宴饮。只有晏殊一人闭门读书,研习学问,这样自重谨慎的人,当然要委以重任。”

晏殊听了皇帝的话,先是向皇帝谢了恩,然后,他诚恳地说道:“现在天下一片歌舞生平,都是因为皇帝的英明决断,和大臣们的忠诚有为。能生在这样的盛世,也是我的大幸。”

晏殊向各位大臣施了一礼,接着说:“在这个富庶安宁的时候,郊游宴饮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出身寒微,早就习惯了清贫的生活,再加上我囊中羞涩,实在没有余钱款待各位。如果我也富足多金的话,恐怕也早就和大家一样,到处游玩,饮酒作乐了。”

晏殊说出这样真诚的一番话,皇帝和大臣们都不由得大为赞赏,大家都欣赏他的实在坦率,太子的老师自然是非他莫属。

从此以后,晏殊在大臣们中间建立了诚实良好的声誉,皇帝也对他赞赏有加、大为信任。

成语解释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造句:马上就要过节了,大街小巷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囊中羞涩:指口袋里钱很少。比喻经济困难。

造句:那时候的他囊中羞涩,别说请客吃饭,自己的温饱都成问题。

成长小贴士

诚实永远都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失去诚信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不欺骗别人,也不欺骗自己

晏殊的运气多好呀!考试遇到自己做过的题;没钱郊游宴饮反而升了官。换作别人,可能就会偷着乐了。但是晏殊不要这种“幸运”,他坚持在任何时候都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偶然的“幸运”或许会带给你一时的好处,但漫长的人生道路,还是要靠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

小朋友,假如你也遇到晏殊这样的“幸运”,你会怎么做呢?

方法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讲诚信。

在一个小镇的菜市上,每个菜摊都不用人看管,每种菜都打好了捆,上面写着“1元”、“2元”等不同的价钱。每天傍晚,卖菜人来收摊的时候,筐里的钱和菜摊上的菜,从不出差错。

小朋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小镇啊!如果我们人人都讲诚信,那这样的理想很容易就能实现的。

方法二:不做自欺欺人的事。

“掩耳盗铃”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自己听不到偷铃铛的声音,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种想法和行为多可笑呀。

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偶尔也会做这种可笑的事情呢?比如,考试作弊。可能我们一时侥幸,没有被发现,成绩也不错,但是,应该会的知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学会,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是不是很不可取呢?

更多教育问题,请引导孩子阅读《胡小闹日记》,或关注微信公众号lddbook——漫画、音频、小学生学习资料、最新教育资讯与观点,倾情呈现!

《胡小闹日记》简介:

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乐多多创作,已畅销1000 0000册,被誉为“开启孩子心灵”的第一书,出版后得到了全国小学生、家长、老师的一致好评,迅速风靡全国小学校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