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各界名人的相继离世,再加上大家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很多人都将癌症与工作符合过重联系起来。

部分人认为工作导致人体疲劳,使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癌症。但目前并没有权威研究表明,工作强度与癌症有直接关系,癌症主要与先天基因及后天接触致癌物有关,然而“过劳伤身”确实存在。

一项研究显示,每周多工作15小时的人,患中风的概率会高出33%,患冠心病的几率会提高13%。因此,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是“过劳猝死”的原因。

其实,年轻人猝死率上升,不仅与工作生活压力大有关,与人们对于心血管疾病普遍存在的误区也有密切关系。

1、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患心血管疾病

我国6~18岁学生的高血压发病率已达到8%,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年轻人也要定期检测。

2、运动量不是越大越好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平时没有时间锻炼,一旦进入健身房就会大量运动,如果运动量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很可能引发意外。

3、高血压没症状可能也需要治疗

有50%左右的早期高血压病人是没有症状的,这是由于个体差异存在的对高血压不敏感现象,但高血压由此带来的危害并不会减少。因此,应定期检测血压,若发现问题也要遵医嘱服药。

4、要合理服用急救药物

很多冠心病患者因担心耐药性,病发时忍痛不吃药。但间断服用硝酸甘油类的急救药物,不会产生耐药性,只有长期吃且每天服用频率很高时才可能出现耐药性。

5、装了支架也要继续治疗

虽然大部分心绞痛患者装了支架后症状会减轻或消失,甚至可以恢复体力活动,但并不表明没有危险。由于患者患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还是要提高警惕,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按照医嘱服药。

因此,疾病的防治是需要每个人都引起重视的。但与其恐慌疾病的到来,不如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这也是RAPAS努力的方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