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论语》的孩子们后来怎么样了?

今天和调研的老师谈话,他们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孩子们学了《论语》之后有些什么变化?”当时张口就谈了三四个事例,事后细细一回想,挺让我感慨万千的,原来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有了巨大进步:学习上的变化自然不用说,这种变化是立竿见影的,从前几节课在读天书,笔记记的一塌糊涂,到如今每一位孩子笔记都记的准确清晰,大部分孩子会自己翻译,从最初的莫不啃声,到如今都积极举手抢着回答问题;而我最看着的是孩子们道德的进步、人格的完善,孩子们在这方面的进步最让我关注。乘兴把一些典型的事例记录下来,时不时激励一下自己。出于对孩子隐私的保护,人名全部用字母替代。

变化一:

在A同学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学会了在下课之后把桌椅摆放整齐。这件事我之前特意写过,不再敷述。

变化二:

《论语》第二篇针对不同的人,孔子对“孝”的含义给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课堂上我并没有要求孩子们应该怎样,但孩子们懂得了其中的深意,Get到了背后的点,大部分同学都自觉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根据家长的反馈:

B同学回家对妈妈说:“我以后再不故意和你做对了。”事后果然每天和家人和和气气的,半年过去了,不知B是否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是时候做个回访了。

C同学爱玩游戏,有多喜欢呢?一到周末总是先玩游戏,后做作业;每天说的话三句不离游戏,不谈游戏就无话可说了……有一天他突然对自己的妈妈说要把所有的游戏都删除了,他妈妈当时根本就不相信,以为就是突然兴起,妈妈给我形容一直听书上、电视上说:“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有一天她真实地体会到了那种感觉。孩子当时当着她的面把所有游戏都删除了,但让他妈妈震惊的事还在后面,这个孩子果然不再玩游戏,好几个月过去了,孩子再不提玩游戏的事。他妈妈劝他你本来就是周末玩一下,没关系的,适当放松一下,可这孩子就是不玩了,不玩游戏之后,时间就突然感觉多出来好多,以前周末就只能做个作业、玩个游戏,现在这孩子周末能去参加运动训练、还有时间看课外书、看电影、自己捣鼓编程……真不敢想象,同样的周末,以前鸡飞狗跳,啥都不能做,现在却可以做这么多事,而且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也稳步上升,老师们都看到了孩子的变化,纷纷给家长报喜。妈妈多次追问他是什么缘故,他都说是因为我给他讲过的“曾国藩戒烟”的故事,他也想向伟人学习。每每想起这个孩子我的心就暖暖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家长会就和家长们强调的,这门课和其它的课不太一样,不要在意孩子是否全部会背诵、会默写,而要在意孩子是否每节课能Get到一个点,并融汇到自己的血液中,只要能Get到一个点,孩子们的人生将大不同。C同学做到了,做为老师我很欣慰,很骄傲。

变化三:

D同学,第一次课简简单单的五则内容都读不下来,而且特别胆小,说话声音像蚊子。后来她发现我的课堂不用害怕说错,加上家长配合,课后和孩子一起复习,渐渐地D同学开朗起来了,上课积极举手,声音也洪亮起来,腰杆也挺直了。之前我看到D同学腰有些驼背,我实在不希望一个女孩有这样的外形,现在也许问题不大,但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因此自卑,会影响她一生的性格甚至命运,虽然“文”和“质”相比,“质”更重要,但是二者也要配合得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我忍不住多管闲事,给D同学的妈妈提醒,希望关注一下孩子的体型,不得不说好孩子离不开好家长,这位妈妈当之无愧的好妈妈,学习上陪孩子一起进步,生活上也积极进步,现在我看到D同学不再驼背了,为D同学和她的妈妈鼓掌。

……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今天上课板书的笔都没墨了,E同学说要把家里的带过来,结果大家争先恐后地都说要带,连平时上课有些调皮的孩子在这件事上也是一本正经地给我说要笔过来……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能被幸福包围。感谢你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