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读经典|冯内古特:2081 年,终于人人平等了

作者简介

库尔特•冯内古特( Kurt Vonnegut ,1922-2007)20 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猫的摇篮》《五号屠场》《冠军早餐》《时震》《囚鸟》等。他的作品抓住了他身处时代的情绪,并激发了整整一代人的想象。

本文是冯内古特短篇小说中的名篇,被称为“科幻鼻祖”的老冯为我们描绘了2081年人类的“平等”社会,在阅读中,既为他的想象力所折服,又对他所呈现的世界不寒而栗。科幻与讽刺,反乌托邦与黑色幽默,在他的笔下结合得天衣无缝。——小悦按

相关阅读:冯内古特:自杀流行病患者(点击阅读)(选自《众生安眠》,一起悦读第395期共读文本)

哈里森·伯杰龙

2081 年,终于人人平等了。不只是在上帝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所有方面都平等。没有人比其他人更聪明。没有人比其他人更好看。没有人比其他人更强壮或敏捷。这一切平等源自宪法第 211、212 和 213 修正案,源自美国助残总会会长手下警员的不停警戒。

但生活里的事情仍不尽完善。例如,春天将至的四月还是使人狂躁。正是在那个黏湿的月份,助残总会的人带走了乔治•伯杰龙和黑兹尔•伯杰龙夫妇十四岁的儿子——哈里森。

这件事确实惨痛,但乔治和黑兹尔无法过多去想。黑兹尔的智力恰好是平均水准,无论什么事情只能想一下子。乔治的智力远超正常水准,但耳朵里接着一个小小的精神助残收音机。按照法律,他必须时刻戴着这个设备。收音机接收着一个政府发射的频道。大约每隔二十秒,发射器会发出某种尖锐的噪音,阻止乔治这种人不公平地利用大脑优势。

乔治和黑兹尔正在看电视。黑兹尔的面颊上有泪水,但她此刻已忘记了泪水的由来。

电视屏幕上是女芭蕾舞演员。

乔治的脑子里嗡的一声。他的意念恐慌地遁去,就像强盗听见了防盗警报。

“那舞跳得真美,她们刚刚跳的舞。”黑兹尔说。

“啊?”乔治说。

“那个舞——跳得很漂亮。”黑兹尔说。

“对。”乔治说。他想了想女芭蕾舞演员。她们并不真的多好,反正不比别人强。她们身上绑着吊锤和鸟弹袋,脸上戴着面具,这样,就不会有人因为看见自由优雅的姿态或漂亮的脸而自惭形秽。乔治模模糊糊地想着,也许助残限制措施不该用在舞蹈演员身上。但他没能想太多,耳麦里的又一记噪声驱散了他的想法。

乔治畏缩了一下。八个女芭蕾舞演员里,有两个也畏缩了一下。

黑兹尔看见他缩了。她没有戴精神助残器,便问乔治最新的那记声音是怎样的。

“像是有人拿圆头锤锤打牛奶瓶。”乔治说。

“我想那真有趣,听各种各样的声音,”黑兹尔有点嫉妒,“他们想出来的各种声音。”

“嗯。”乔治说。

“不过,如果我是助残总会长,你说我会做什么?”黑兹尔说。总会长是个女人,叫狄安娜•穆恩•格兰姆普尔,黑兹尔事实上长得很像她。“如果我是狄安娜•穆恩•格兰姆普尔,”黑兹尔说,“我会在礼拜天使用钟声—就只有钟声。算是对宗教的致敬。”

“如果只是钟声,我是可以思考的。”乔治说。

“唔——也许把钟声弄得特别响,”黑兹尔说,“我认为我会是个很好的助残总会长。”

“谁做都一样好。”乔治说。

“还有谁比我更了解正常是什么吗?”

“对。”乔治说。他隐隐约约想起自己不正常的儿子—正在监狱里的哈里森,但脑子里弹出的二十一发齐鸣的礼炮制止了他的思绪。

“好家伙!”黑兹尔说,

“这一下很厉害,是不是?”这一下很厉害,乔治脸都白了,身子颤抖,红眼睛的边缘有了泪水。八个女芭蕾舞演员里有两个摔倒在演播室地板上,捂着太阳穴。

“你一下子就这么累了,”黑兹尔说,“你可以躺在沙发上,让枕头托一托助残袋,亲爱的。”她指的是一个帆布袋,里面装了四十七磅鸟弹,袋子用扣锁锁在乔治脖子上。“快去把袋子托一小会儿,”她说,“我不在乎你和我不平等一会儿。”

乔治用手托了托袋子。“我无所谓,”他说,“我都注意不到它了,它就是我的一部分。”

“你最近太累了,大概是拖垮了,”黑兹尔说,“要是有什么办法能在袋底弄一个洞,拿出一点点铅弹。就一点点。”

“每拿出一个弹要坐两年牢,罚款两千美元,”乔治说,“我不觉得这是笔好买卖。”

“你下班回家了拿出来一点点呢?”黑兹尔说,“我的意思是—在家里你不跟谁竞争。你在家就是待着。”

“如果我试图弄掉它,”乔治说,“其他人也会弄掉它。很快我们又回到黑暗年代了,每个人都跟别人竞争。你不喜欢那样,对吧?”

“我痛恨那样。”黑兹尔说。

“那就是了,”乔治说,“一小撮人开始愚弄法律,你觉得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

就算黑兹尔没能回答这个问题,乔治也是给不出答案的。一声警笛在他脑子里响起。

“大概要散架了。”黑兹尔说。

“什么要散架?”乔治茫然地说。

“社会,”黑兹尔迟疑地说,“这不是你刚刚说的吗?”

“谁知道呢?”乔治说。

电视节目突然中断了,插播一条新闻简报。是什么简报起初并不清楚,因为播音员有严重的言语障碍,所有的播音员都是。大概半分钟后,异常激动的播音员努力说出:“女士们、先生们——”他终于放弃了,把简报交给一个女芭蕾舞演员朗读。

“那没什么,”黑兹尔说,指那个播音员,“他努力了,那才是重要的。上帝赐予他多少,他就努力做到最好。他这么努力,应该好好涨他的工资。”

“女士们、先生们——”女芭蕾舞演员读着简报。她肯定格外美丽,因为她戴的面具很丑陋。也很容易看出她是所有舞者里最强健优雅的,她的助残袋跟两百磅男人戴的一样大。

她随即为自己的嗓音道歉,因为女人有那样的嗓音是很不公平的。她的嗓音发出一支温暖、明亮、恒久的旋律。“原谅我—”她说,然后继续读下去,把嗓音弄得毫无竞争力。

“哈里森•伯杰龙,十四岁,”她的声音就像鹩哥的嘶吼,“此人刚刚越狱,他被收监是因为涉嫌策划颠覆政府。他是个天才,是个运动健将,他身上的助残限制措施不足,他应被视为极端危险分子。”

一张哈里森•伯杰龙的警局照片闪现在屏幕上—上下颠倒着,然后横着,又上下颠倒,最后才正了。这是一张哈里森的全身照,背景是英尺英寸的量度尺。他刚好七英尺高。

身高之外,哈里森的外表如同挂满了万圣节装备。从未有人戴过比这更重的助残器。他生长的速度超过了助残总会的人发明助残设备的速度。他戴的精神助残器不是小耳麦,而是一对巨大的耳机,戴的眼镜镜片厚如旋涡。这副眼镜不只要让他半盲,还要让他嗡嗡头痛。

他全身挂满了金属片。给强壮者用的助残器通常会形成某种对称,有一种军人的整肃感。但哈里森的样子就像一个垃圾场站了起来。在生活的赛场上,哈里森背负着三百磅。

为了抵消他的好容貌,助残总会的人要他时刻在鼻子上戴一个红橡皮球,眉毛要一直剃光,整齐的白牙齿要胡乱戴上黑色的畸形齿套。

“如果你看见这个男孩,”女芭蕾舞演员说,“不要——重复一遍,不要——试图跟他讲道理。”

这时响起了一记大门拽拉铰链的尖锐声响。

电视机里传出惊愕的尖叫和狂喊声。屏幕上,哈里森•伯杰龙的照片不断跳动,仿佛随着一场地震的节奏舞动。

乔治•伯杰龙正确地认出了这场地震是什么,他也确实能认出的——他自己的家曾许多次随着同样猛烈的节奏舞动。“我的上帝—”乔治说,“那肯定是哈里森!”

他脑子里立刻响起汽车撞击的声音,把这个意识轰跑了。

乔治又能睁开眼睛时,哈里森的照片不见了。活生生的、有呼吸的哈里森占据了屏幕。

像个小丑般的、巨大的哈里森站在演播室的正中间,身上叮当作响。他掀开演播室大门时拽下的球形门把手还在手里。女芭蕾舞演员、技术人员、音乐家和播音员蜷缩着跪在他身前,以为自己要死了。

“我是皇帝!”哈里森叫道,“你们听见了吗?我是皇帝!所有人都必须立刻照我的话去做!”他跺着脚,演播室摇晃着。

“我站在这儿——”他咆哮,“即便被弄残了、弄瘸了、弄病了——我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统治者!现在看着,我是怎么成为我能成为的人的!”

哈里森拽断了他的助残用具带,就像拽断湿纸巾一样。制造者担保那种带子能承受五百磅的力。哈里森的铁片助残器摔在地板上。

哈里森把拇指插到锁住头具的挂锁条下面。锁条像芹菜一样断了。哈里森把耳机和眼镜往墙上砸。他扔掉了橡皮球鼻子后,一个雷神托尔也要敬畏的人现身了。

“现在我要选定我的皇后!”他低眼看蜷缩着的人,“第一个敢站起来的女人将赢得她的伴侣和王座!”

稍停片刻,一个女芭蕾舞演员站起身,如柳枝般摇晃着。

哈里森摘掉她耳朵里的精神助残器,很小心地弄断了她身上的助残设备。最后,他摘下了她的面具。

她的美丽令人炫目。

“现在——”哈里森说,拉着她的手,“我们是不是让他们看看‘舞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音乐!”他下令。

音乐家们跌跌撞撞奔回自己的椅子,哈里森把他们身上的助残设备也拽掉了。“拿出你们最好的本事,”他对他们说,“我就封你们为男爵、公爵和伯爵。”

音乐响起了。起初是正常的音乐——廉价、傻、假。但哈里森从椅子里抓起两个音乐家,一边唱着他希望演奏的音乐,一边像挥舞指挥棒一样挥舞他们。他把他们塞回椅子。

音乐再次响起,这回好得多了。

哈里森和他的皇后先是站着听了一会儿音乐,庄重地听着,仿佛在把心跳调节得与音乐同步。

他们把体重移到脚趾上。

哈里森把他的大手放在女孩的纤腰上,使她体会一下很快将属于她的那种失重。

然后,随着喜悦和优雅的爆发,他们弹到了空中。

不只是这片土地的法律被废弃了,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也废弃了。

他们摇摆,回旋,缠绕,疾走,欢蹦,腾跃,飞旋。

他们的跳跃就像月亮上的鹿。

演播室天花板高达三十英尺,但他们跳跃得越来越接近它。

他们显然想亲吻天花板。

他们亲吻了它。

然后,他们靠着爱和纯粹意志力抵消了重力,悬在天花板下几英寸的空中,然后他们接吻,吻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就在这时,狄安娜•穆恩•格兰姆普尔,助残会长,进入了演播室,带着一把 10 铅径的双管猎枪。她开了两枪,皇帝和皇后在落地之前就死了。

狄安娜•穆恩•格兰姆普尔又装上弹。她瞄着音乐家,说他们有十秒钟时间把助残器重新戴上。

这时伯杰龙家的电视显像管烧爆了。

黑兹尔转过头想跟乔治说说电视烧掉的事,但乔治去厨房拿啤酒了。

乔治拿着罐啤酒回来,一个助残信号震了他一下,他停了停。然后他又坐下来了。“你在哭吗?”他对黑兹尔说。

“是啊。”她说。

“为什么事?”他说。

“我忘了,”她说,“电视里的什么事,很悲伤的事。”

“是什么事?”他说。

“都在我脑子里搅成一团了。”黑兹尔说。

“忘了悲伤的事吧。”乔治说。

“我一直那样做的。”黑兹尔说。

“这才是我的好女孩。”乔治说。他畏缩了一下。他脑子里响起了一记狠狠的枪响。

“呀——我看得出这一下很厉害。”黑兹尔说。“说得很对,说得很对。”乔治说。

“呀——”黑兹尔说,“我看得出这一下很厉害。”

(1961)

本文选自《欢迎来到猴子馆》,王宇光 译,楚尘文化出品,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短读经典|冯内古特:2081 年,终于人人平等了

《欢迎来到猴子馆

美/库尔特·冯内古特

王宇光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7月

- End -

主编:宋程 责编:小悦君

加入一起悦读群请找小悦君

加微信15300077378,并标注“微群”

短读经典|冯内古特:2081 年,终于人人平等了

一起悦读

ID:readtogether

快乐阅读 | 共同阅读 | 分享阅读

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 | 加入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六号华亭嘉园A-1F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