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昨晚,第55届台湾金马奖颁奖礼如期举行,各大奖项的归属终于有了结果,内地影片果然不负众望,成为大赢家。

本届金马奖内地影片所获奖项占据了多数名额,特别是几个重量级的奖项,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分别颁给了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张艺谋、徐峥等内地电影与电影人。

于是网上网下关注金马奖的朋友,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毕竟,金马奖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很有分量很正统的奖项,与之对比,不少国内的颁奖礼颇有种山寨的感觉。

所以内地影片能在金马上如此风光,似乎也在验证着,内地影片的崛起。

不得不承认,内地的电影市场成为世界电影市场中的一块大肥肉,本身对电影业就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内地市场的兴起也吸引了港台的电影人北上发展,所以内地电影已经成了整个大中华区的主流并不奇怪,港台两地的电影业在内地的挤压下,正在逐步萎缩,不占优势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么看来,所谓内地市场的崛起,其实是一种商业战略上的标榜,平心而论,如果三地公平发展,各地籍人才各归其位,并且有一样的市场和待遇,内地不一定能强过港台,在内容与摄影技术的成熟度上,以及演技方面,可能港台方面还是会具备一定的优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国产影片被人诟病太多,几乎毎出一部都会得到很多不尽人意的反馈,好一点的毁誉参半,像《我不是药神》这种好评如潮的影片,数量真的太少了。仔细算算,中国作为电影大国,每年产出多少电影?而被观众认可的又有几部?想一想着实应该汗颜啊!

国产电影的路在何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跟国足有一拼了,当然,像国足那种LOW到极点的玩意,还是不多见的,有理由相信国电不会走国足老路。不过,这个老话题,还有必要再复习一遍,匹夫哥这次就冒充一下寨专家,给国产电影好好把一次,若有不适,轻喷。

其实国电不是没有进步,这些年在影片的视觉效果上还是有突破的,至少相比前些年那些5毛特效,最近是良心了不少。但是技术这东西,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有美国大片这样的王者在侧,国产电影就是再努力,也无法与之平分秋色,而特效技术赶在你前面的可不止一个美国电影,既然如此拼视觉效果这条路自然就很难走得通了。

接下来就得拼演员,可我们看到的是,真正有实力的演员不会被重视,什么样的明星都能来拍电影,演技都不能得到保证,谁又能投入到剧情中呢?

好,既然不信邪,那就用剧情来硬拼吧,我想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国产影片一没好莱坞电影的高度,二没有韩国电影的细腻,三没有印度电影的深度,怎么拼?不知怎么地,很多国产电影都有种底气不足的感觉,就是各种要素都有了,但就是觉得哪里缺了很多似的。

以上匹夫哥把国电与国外电影作对比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总会接触到外来文化,如果人家的东西比咱好,同时付出的代价又差不多,我想很少有人会凭一腔盲目的爱国热情舍好的取次的。电影也是一样的,既然看过一个国家整体质量更好的电影,那些稍逊的就难以入眼了。虽然国产也不是原地踏步,但全世界的电影业都在进步,而你只是市场够大,本身在起跑线上就输了的水平提升又不如人家,你照样还是落后的。

当然了,有人会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奇葩的制度下,中国电影人只能带着镣铐跳舞,但是,其实这一点并不足以形成制约,因为国外的和谐电影也是一大堆,照样很受欢迎,所以这一点不是理由。

那么既然找到了病灶,自然就得对症下药了。

首先,还是要让商业化与艺术性达成统一,所以,国内还是要好好规范一下电影市场,去除乱象,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理想的状态是,商业目的达到了,同时电影所应该具备的使命与责任,也就是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启迪性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并且又极具观赏性,这才是好电影的基本素质。

其次,编剧、导演、摄影和演员都尽全力挖掘人才,给新人更多的机会与空间,不要太在意什么明星效应,才华与水平的高低跟名气这件事不见得一定就是成正比的,民间藏着多少能人,你看看抖音就知道,娱乐圈里有多少无德无能的人,你看看一大批被吐槽的明星就知道了。

再者,要重新定义表演这件事,如何让可看性、真实性、自然、大方、感染力这一切都融为一体,是需要深刻去领悟和探索的,不过,演员本身的内涵与修养,是一个需要考察的前提。

说了这么多,或许匹夫哥的有些见地与老话题是重合的,也或许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不成熟之处,但是匹夫哥对国产电影的期许是很强烈的,虽然任重道远,但是也发现了很多可喜的现状,以上匹夫哥提到的一些问题,其实有的已经有了一些改善,只希望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可以一直发扬光大下去。

总结一点就是,如果每个人拍电影,都有抖音大神一样的精神与实力,那么国电崛起指日可待!

接下来你最期待那部国产电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