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它稀有而且高贵。估值高、发展快的独角兽企业,在张江也崛起了一批。

张江到底有多少独角兽?

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北京70家,上海36家,杭州17家,深圳14家。

其中,浦东拥有独角兽企业共12家(数据截止2018年7月),可见,上海独角兽“最盛”在浦东,而浦东独角兽中大多数又来自于张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数据来源:浦东科创集团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张江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于互联网、大健康、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总体估值接近130亿美元,数量上占据浦东新区独角兽公司数量的80%以上。

在互联网领域,主要是互联网+的模式,这类独角兽企业的特点是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提供服务,目前大多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比如沪江网校,利用互联网搭建在线教育线上平台,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互联网学习服务;喜马拉雅,利用互联网打造在线移动音频分享平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有声内容。

在生物医药领域,这类企业主要是以创新药研发为驱动力的生物制药公司,且由于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赴港上市政策的落地,张江生物医药独角兽正集中赴港上市。除了已经成功登陆港交所的华领医药,君实生物也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或将成为“三+H”首单企业,此外复宏汉霖也传将会赴港上市。

在人工智能领域,这类企业主要聚焦于“新物种”,催生出一些新兴产业,比如智能安防、新零售等,为传统行业赋能。比如小蚁科技,用“眼睛”和“大脑”重新定义了人工智能,即时优化人货场关系,解决机器视觉AI落地最后一公里;

张江独角兽如何炼成?

虽然从总体估值上来看,张江还未出现超级独角兽,距离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这些科技巨头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创新是张江的动脉,张江的独角兽企业均能找到精准的“靶点”,在市场中实现快速增长,成为行业中的引领者与创新者。

沪江已经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目前全球用户已经突破1.6亿,其中移动端用户达到1.3亿。作为张江互联网老牌企业,沪江一直在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在别人还在主力对准网络教育时,沪江已经快速抢滩人工智能,打造“AI+教育”平台,努力实现“千人千面”的教育模式。目前,沪江已经启动赴港IPO计划。

喜马拉雅FM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目前拥有超过4.7亿的激活用户,其中3500万海外用户,占据国内音频行业73%的市场份额,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音频平台。作为张江知名的文创企业,喜马拉雅也在不断拥抱新事物,它推出的‘小雅’智能音箱目前已经规划到芯片级。

还有君实生物是国内抗体创新药佼佼者、华领医药是全球领先的糖尿病创新药企、WiFi万能钥匙是全球领先的免费上网平台,每一个契合时代而又与众不同的张江独角兽总是走在时代浪潮前列,踏足脚步做到相同领域里的领先者,当然在新事物迭起的背景下,也在采取新的战略,为企业发展加码加力,比如七牛云以云存储起家,如今却在AI领域动作频频,不断进行智能平台的创新与发展;还有波奇网正在不断升级运营思路,上线区块链产品。

张江如何培育更多独角兽?

作为浦东新区独角兽最多的地区,在未来张江又该如何孕育更多的独角兽?为独角兽打造怎样的发展“温床”?

一、抓新兴产业,以产业发展视野高起点构建创新生态孵化基地。

战略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市场爆发的机会大,更容易产生独角兽企业。浦东与张江需要积极寻找新的热点且有利于新区战略发展的潜力产业,比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规划建设相关产业孵化基地,重点引入高成长性企业,提前进行布局,才有可能持续不断地催生新的独角兽企业。

二、聚资本,重视利用并购、创投等资本工具。

哪里的风险投资机构多,风险投资最聚集,哪里就最有可能诞生独角兽企业。据数据显示,北京及中关村在全球风险投资集聚地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加州湾区,2016年中关村园区企业对外披露的PE/VC投资案例共1865起,获得投资金额约2084.7亿元。 因此在独角兽培养道路上,资本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三、强国资是上海优势,要发挥浦东国资作用。

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培育独角兽,在这场独角兽争夺战中,浦东与张江更要充分发挥强国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从技术创新供给、金融服务支撑、产业生态优化、人才集聚培育等多方面,为独角兽企业构建一个适宜其生长的生态高地,将培育独角兽落到实处。

独角兽企业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是城市、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的集中体现。独角兽企业的大量涌现,对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的颠覆式变革和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培育独角兽企业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张江可以建立独角兽种子企业的发现、储备及跟踪服务机制,以小见大,努力培育孵化属于自己的科技巨型企业。

文章主要来源张江发布,由张江头条编辑整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