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我们配穴方案的粉丝,都知道我们平时特别喜欢配神阙穴,就是肚脐。其实,不单单我们如此,很多艾灸大师如单桂敏、翟光墨等也非常推崇艾灸肚脐,甚至有一种灸法名称就叫“脐灸”。很多艾灸初学者、美容院从业者也经常艾灸肚脐,不但操作方便,而且效果很好。

那么,为什么艾灸肚脐效果这么好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肚脐,平阴阳、通气血、调五脏、生元气,一穴系全身!

肚脐为任脉要穴,又名“神阙”,“神”,神气也,“阙”,宫殿之寓,故而,“神阙”就是指神气出入的通道。

在胎儿时期,肚脐是帮助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和营养的生命开关,人体先天的禀赋与之密切相关。

等到胎儿降生,肚脐便成为元气元神的门户(即生命力所在之处),内通五脏,外达四旁,前贯任脉,后应督经,加上位处中州,根系于肾、命门,故而成为人体的重要枢纽。

一、肚脐,阴阳相交之处——平阴阳

《黄帝内经》指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这里的“天枢”就相当于肚脐的位置。《黄帝内经》把人比作天地,肚脐以上为天,肚脐以下为地,肚脐属任脉,任脉乃阴脉之海,与阳脉之海督脉相表里,故而,任督二脉其实代表了阴阳各半,而肚脐恰恰就是任督二脉的阴阳相交之处。

也就是说,灸透了肚脐,就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二、肚脐,通达十二经脉——通气血

除了上文所说的“任脉贯行于中,督脉气应于后”,肚脐还是经脉之海冲脉循行的区域。也就是说,任、督、冲一源三岐,三脉经气相通,皆循行于肚脐。

举个例子,在上海目前已经开通的14条地铁线路中,人民广场站是客流量最多的地铁站,且大部分地铁线路都会在它这里交会——肚脐在经络中的地位,就好比人民广场站在地铁线路中的地位,经络交错,经气贯注!

这就是中医“脐通百脉”的道理所在——肚脐地处人体中枢,为经络通行之枢要,许多经络皆贯脐或挟脐而行。比如,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足阳明胃经“其直者,下挟脐”,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乃至阴跷脉、阴维脉等经络的循行也都接近肚脐。

说白了,灸透了肚脐,就可以让人体的气血融会贯通,畅达全身经络。

三、肚脐,五脏六腑之本——调五脏

肚脐作为人体的中心点,与五脏六腑有着极为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

智慧的古人从胎儿借助脐带吸收营养得到启发,认为肚脐不仅是人体的中心点,还是人体的“治病点”,只要给它施药,就能让药性“由点及面”,透达脏腑。

在临床上,仅以灸法为例,单纯艾灸肚脐就能对付很多牵涉到脏腑的病症,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可见,灸透了肚脐,就能帮助各个脏腑始终不偏离健康状态,各司其职,有序运行。

四、肚脐,元气归藏之根——生元气

《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

这里,肾间动气指两肾之间所藏的生气,即元气。

因此,肚脐的生理意义还在于——“脐为生气之源”,它关乎于肾,连及于命门,所谓前有神阙,后有肾、命,共为生气之所系。

我们都知道,肚脐本是人体生命能源(元气)的所在地,相当于“人体的锅炉房”,源源不断提供能量,但人出生之后,这个生命开关就关闭了,很多人之所以身体羸弱,就是因为元气损耗过度,只要激发元气生成,就能大大增强疾病的治疗效果。

所以,灸透了肚脐,就相当于“一键重启”这个生命开关,元气就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综上所述,肚脐虽小,却“一穴系全身”,辅以灸法,便能广泛应用于阴阳不均、气血不畅、脏腑不和、元气不足等相关病症,实为养生要穴。

五、隔姜灸,冬季必用之灸法!

艾灸肚脐,我们推荐采用隔药灸,就是将药物制成粉剂、糊剂或膏剂,敷于脐中,而后艾灸。

一般而言,病在胸膈以上、头面部,用黄酒调敷;病在中焦,属寒者,用姜汁调敷,属热者,用黄连水调敷;病在下半身者,用牛膝水调敷。

使用最多的是隔姜灸,就是在艾绒的基础上配合生姜的药性。生姜归肺脾胃经,本身就是散寒的利器,对祛除脾胃肺脏内的寒气极为有效。也就是说,隔姜灸最显著的效果,就在于它的祛寒能力!

当前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加上很多人本就为虚寒人群,故而特别适合采用隔姜灸,祛除陈年体寒。

方法如下:

材料:

艾绒或艾柱、新鲜的老姜、牙签(针)

步骤:

1、将生姜切片,厚度在1.5-2个一元人民币的厚度,大小可覆盖穴区即可,厚薄以自己对烫的承受能力为准,熟能生巧,先厚再薄;

2、用牙签(针)在生姜片上刺5个小眼,能让艾灸的热力及药力渗透下来;

3、取艾绒(艾柱),艾绒的话做成下面大上面尖,呈宝塔形,可先小再大,小柱燃烧时间短;

4、将生姜片放在穴位上,点燃艾柱开始施灸,初期每个穴位灸3-5壮,熟练后,慢慢增加。

灸到以穴区局部出现潮红时为宜。在施灸的过程中,如果感觉穴区有灼痛感时,可以略微把姜片提起来,防止皮肤灼伤。

很多灸友反馈:立冬后,隔姜灸肚脐,不但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诸症有预防作用,对于痛经、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自古以来,就有“艾灸神阙,万病自灭”的说法。如果你刚刚接触艾灸,如果你是不懂配穴取穴的艾灸“小白”,那么,不妨从艾灸肚脐做起,可以迅速提高免疫力,让你温暖一冬,诸病不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