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焦点 | 桂林这个区十年巨变,这些事你必须知道(某些数据首次曝光)

如今的临桂已经成为一座设施配套齐全、道路四通八达、产业融合集聚、环境生态宜居的时尚新城,彰显着桂林城市规划的高度、城市建设的力度和城市发展的速度。

百家单位进驻新区办公

市民享受智慧之城的便捷高效

临桂新区位于桂林市西面,规划面积为6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万,主要由临桂老城片区、临桂新区核心区、机场路以北片区、兰塘河以南片区和秧塘工业园片区五大区域构成。

创业大厦作为桂林市行政中心的核心,由主楼、会议会堂和东西辅楼四个区域组成。2013年4月,创业大厦基本建成,四家班子正式入驻创业大厦办公。

目前,60个市直机关单位已进驻该大楼合署办公,不仅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在创业大厦西附楼的是桂林市行政服务中心,设有215个办事窗口,市民可以在这里办理257项行政许可事项以及222项公共服务事项。

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共进驻审批服务部门50个,市直44个具有行政审批和服务的部门进驻率达100%,让市民提前感受到生活在智慧之城的便捷高效。

除创业大厦外,2018年市委市政府还通过调剂、租赁的方式,在临桂新区建设大厦、发展投资商务大厦和新城商务酒店解决了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的办公用房。

目前,三栋大厦已安排进驻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水利局等28个市直机关单位约2000人合署办公。

市委市政府将在创业大厦东南面建设第二办公区“兴桂园”,计划安排33个单位入驻办公。兴桂园预计将在3年后建成,建成后,我市各部委办局将全部进驻新区。

历时7年打造新区环城水系

“宜居桂林”再添“人间仙境”

临桂新区环城水系经过7年建设,环城水系景观工程中区已经通航,北区水系正在进一步建设,而南区水系也在规划设计中。

环城水系的建设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新区人气,临桂新区正以时尚优美的步伐向前迈进。

临桂新区环城水系2011年8月开工至今完成了21公里的河道开挖。目前,水系核心区已通航7.8公里,溯水而上可以欣赏到状元揽胜、兰塘野趣、平沙戏浪等水系十景,兼具调节新区生态和防洪排涝的实用价值。

新区水系采用库区补水的方式,疏通河道、连通水系,实现江河湖库联通。

水系设置三处壅水坝,兼顾防洪排涝和旅游景观,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了新区中心区湖塘水域与河流的连通,解决了新区防洪排涝问题,还有效改善了新区水环境,形成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效果。

过去临桂排水不畅,夏涝冬旱,内涝严重。北区水系建设既要解决水生态问题,又要为洪水找好出路,施工难度大。

今年3月,北区水系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实施河道开挖2公里,建成后将通过桃花江相连、勾通“两江四湖”和漓江以及会仙湿地和相思江,并与洛清江相通。

一方面将改善新区水体的连通性,使水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加大项目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另一方面将增强片区的防洪排涝功能,大大改善沿岸居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九横七纵”新格局  “绿色交通”新城区

临桂新区通过十年建设,形成了“九横、七纵”的主干路网格局,并着力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新区休闲自行车通道和临桂新区绿道,为新区居民的健康生活和新区入驻打造康庄大道。

临桂区位于桂林市西面,湘桂铁路、桂柳、桂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两江国际机场紧靠城区,形成了东西南北贯通的立体交通网络。

临桂新区按“窄马路、密路网”的理念配比次干路、支路、街坊路,逐渐形成了“九横、七纵”的主干路网格局。

截至目前,临桂新区的主要规划道路建设项目共63个,路长约78千米,桥梁35座。现在新区的道路宽敞美丽、四通八达,路灯、管道等基础设施齐全,为新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保障了新区的入驻。

新区建设的启动,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桂林新城投资集团在新区核心区启动建设了35条道路,19座桥梁。其中多条道路荣获“桂花奖”,这些都是新区建设的创新成果。

为实现城市交通微循环,构建外引内联的畅达交通体系,临桂新区以大容量公交为骨干,加大共享汽车投放,重点建设绿道和自行车通道,通过自行车、徒步、游船等慢行交通打造绿色交通体系,让市民体验到新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市意境。

目前临桂新区内部休闲绿道滨水相连,主要分布在环城水系及山水公园,截至目前,绿道累计完成绿化种植面积约80万平方米,总长约49公里,为新区居民打造绿色交通新生活。

康养旅游胜地  新区蓝图变现实

临桂新区成立十年来,一批大型综合性医院落地生根,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卫生计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临桂人民在新区内就能享受到三级医疗的健康服务,一个康养旅游胜地的蓝图逐步变成现实。

地处临桂新区的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依托优势资源,汇聚了大批高精尖的专业人才。

在去年7月正式晋升为临桂新区目前唯一的一所大型现代化国家三级综合医院,为临桂新区乃至及桂北地区人民的卫生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临桂新区成立之前,临桂城区只有一家二级综合医院,两家一级民办医院,一家妇幼保健院,城区医疗机构实际开放的床位不足500张。经过十年发展,临桂新增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和一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一所乡镇卫生院也逐渐标准化,城区医疗机构实际开放病床增加到1261张,足足翻了一番。

辖区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数由十年前的不足100万人次,到2017年的227.7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区的目标,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适应临桂新区的发展,新区医疗卫生部门一方面对在岗医生进行轮岗培训,提高医疗队伍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积极面向全国引进医疗卫生人才,进一步加强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新区还积极引导、扶持各种类型的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让新区成为康养旅游之城。

因地制宜  新区成投资热土

临桂新区因地制宜,通过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临桂新区已然成为一片名副其实的投资热土。 

临桂新区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主战场,不仅承载着疏解桂林老城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功能,还集中为行政办公、金融贸易、生活旅游等提供了承载空间,是桂林新一轮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区自2010年正式建设以来,确定了“十年基本建成”的目标,各项工作持续推进。

至2017年,新区累计实施项目186项,竣工68项,累计完成投资388.22亿元。如今新区的人气、景气、商气不断集聚,一批有影响的大企业纷纷落户临桂新区。

目前,临桂新区已经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尤其是近两年来,商业巨头对临桂新区的关注持续升温,现已成功引进了花样年、新城控股、国奥集团、碧桂园、万达集团等重量级龙头企业在新区投资落户,对新区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策助推发展。在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大机遇、大背景下,临桂新区借力国家赋予桂林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使得入驻新区的企业,除了能享受到国家、自治区、桂林市等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外,还可以享受到新区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专门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未来,临桂新区将继续一本蓝图绘到底,重点加快机场路以北片区14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好的政策和优越的环境欢迎各大企业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民生之本  教育先行

临桂新区将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建设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规划。

通过十年建设,一批基础性教育学校在临桂新区生根落地,不断推动新区教育快速高质发展。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临桂新区注重教育资源扩容增量和合理布局,使基础教育资源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十年来,临桂新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8.69亿元,新建校舍28.19万平方米,覆盖学校33所。共新增学位14500多个。

目前已能够满足20万人口规模城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同时,桂林中学临桂校区、复兴小学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在临桂新区落户,受到不少学生和家长亲睐。

十年来,为确保临桂新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顺利实施,我市持续加大临桂新区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按计划,2019年秋季学期还将有欢乐颂小学、崇文小学等2所公办小学、新城中学1所公办初中和师大二附临桂分校1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建成招生。

预计到2035年前,临桂新区规划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将达到44所,小学29所,初中9所,规划新建公办普通高中2所。

携手世界一流企业  重振桂林工业雄风

新区催生产业,产业支撑新区;与产业互动发展,使临桂新区活力迸发:形成以福达重工锻造、广汇低温设备、桂冶实业等为支柱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华能、众阳光能科技为支柱的新能源产业;以三金药业、天和药业、莱茵生物等为支柱的生物医药业;全面优化了产业布局,促进形成桂林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东西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在新型绿色工业核心理念指导下,新区范围内秧塘园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态食品、生物医药4个主导产业和橡胶制品、新材料2个辅助产业,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生态食品产业四大集聚区。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广西最大的医药企业,其在临桂秧塘园区建设的三金现代中药产业化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1020亩,建设包括三金片、西瓜霜润喉片、桂林西瓜霜喷剂等现代化中药生产车间和现代物流仓贮基地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已成为一个国内一流的现代中药产业化生产基地。

临桂新区从最初“招大引强”、到“选商选资”、再到完善“入驻配套”,一直坚持积极、灵活、有效的招商引资模式,截止目前,新区辐射范围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过200亿元,累计注册企业3091家。

其中工业和信息服务业企业4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高新企业17家、上市企业18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总数45个,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2个,园区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构建便民生活圈  打造时尚新都市

农贸市场建设条件是市民入住重要的生活基础配套设施之一。目前,临桂新区三个主要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后都有了崭新面貌。

金山市场目前已成为新区入市人数最多、交易量最大的农贸市场。临政路农贸市场则是新区首家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市场,功能完善、设施健全。二塘市场按“农加超”模式,推行“四化”管理,已成为桂林首家并在广西领先的现代化星级市场。同时,临桂新区宏谋市场、翻山底市场正在抓紧建设,可满足新区居民基本生活配套需求。

除了不断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外,临桂新区还注重为入住居民提供更大规模和更新的消费业态。

花生唐、凤凰荟、吾悦广场等时尚购物区相继落户新区,将新区打造成为现代时尚的品位之都。一个集购物中心、景观高层、商务公寓、酒店和风情商业街互为支撑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在新区拔地而起,让入住居民能够在这里体验到更为便捷、更为时尚的都市生活。

打造入住创业就业新空间

创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目前,临桂新区有30多个居民住宅小区伴水而栖,居民可以尽享“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此外,道路、桥梁、学校、医院、市场、城市综合体等一大批市民生活配套设施建成使用,可满足居民在15分钟步行生活圈需求,新区景气、人气、商气不断集聚。

在景气、人气、商气的带动下,今年1至8月,临桂区商品房累计成交16036套,成交面积超过159万平方米,成交金额达94.7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临桂楼市下半年供应量预计可达200万平方米,持续呈现量价齐升的状况。

临桂新区承载疏解桂林老城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功能,为行政办公、金融贸易、创业就业、生活旅游等提供新的承载空间。

截止目前,临桂新区累计注册企业已达3091家,为市民入住新区提供了广袤的创业、就业空间。

再造一个新桂林  十年磨剑得民心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临桂新区在城市绿色发展、城市功能布局、开放发展格局上实现多点突破,建设绿色高质新家园,十年磨剑得民心。

新区建设,首先从绿色发展布局谋篇。目前,临桂新区环城景观水系经过7年建设,核心区已实现通航,北区水系进一步推进建设,南区水系正在规划设计中。

环城水系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新区防洪排涝问题,还有效改善新区水环境,形成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效果。

除此之外,市民广场、中央公园、一院两馆相继建成,配以49公里滨水相连休闲绿道,实现城市水路交通微循环。

同时,临桂新区项目建设逐渐成为新一轮城市化发展重要引擎。截至2017年,新区累计实施项目186项,竣工68项,累计完成投资388.22亿元。花样年、新城控股、万达集团等一批重量级企业在新区投资落户。有效激活市场活力,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布局,增添临桂新区城市魅力和竞争力。

同时,随着桂林交通布局的完善,临桂新区交通枢纽的优势也更加凸显。按照“五纵三横三环”的路网建设格局,临桂新区路网建设已基本成形;临桂大道、西城大道、宏谋大道均与机场路相通,万福路、西二环路成为新区与老城之间往来的便利通道;高速铁路方面,通过贵广等高铁建设,已初步将新区打造成区域性铁路集散中心。

今年9月30日,桂林两江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为桂林打造国际旅游航空枢纽、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翻开了崭新一页。

来源:桂林电视台《桂林新闻》栏目 桂林头条

编辑:卢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